江蘇省儀征市大儀中心小學 黃 芹
現階段的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我認為教師應該使用一些措施,將這種理念融入課堂,并且從多角度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素養。
遷移結合是指教師將一些學過的知識或理論作為出發點,對此展開進一步的拓展延伸,利用一些熟悉的理論解析出其他方面知識的過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這種方法與課程的融合度較高,學生也可以聽得懂,久而久之,就能提升邏輯思維和數學素養。
在講到“小數的加減運算”這一節時,教師可以利用過去學過的整數加減法的內容來進行滲透教學。教師可以選擇講故事的形式來設計教學情境,如:小麗和小夢每個人有12 元錢,她們來到水果攤想買一些水果,店主告訴她們一個蘋果0.9 元,一個橙子1.5 元,一個柚子10.5 元,小麗買了一個柚子和一個蘋果,小夢買了兩個橙子,那么她們每個人花了多少錢?還剩下多少錢?教師發現學生雖然學過加減法,但是在計算過程中還是會暴露很多問題。首先是換算單位的問題,很多學生都是采用直接相加的方法,這顯然是錯誤的。其次還有小數點對齊的問題,很多人不知道小數點如何相加,只會將數字相加。此刻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方法,讓學生回憶整數加減運算法則當中的算理與算法。這樣的遷移結合方法可以很快讓學生理解知識,使其在掌握新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對以前的內容進行鞏固。
提問教學法受到許多教師的特別關注,使用率也非常高。小學生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并不會嚴謹地討論分析提出相應的方案,他們在這一階段的數學邏輯思維、數學素養等都是比較低的。教師可以利用抽查提問的形式來轉換學生的思路,促使學生緊跟教師的授課步伐。教師在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時,學生的思緒都會集中在這些問題上,從而達到抽絲剝繭、層層遞進的效果。
比如在學習“比例”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整個班級學生分成四個小組,開展分組學習討論。如將“12 ∶4=x∶6”“10 ∶6=15 ∶x”“8 ∶6=x∶15”“15 ∶3=x∶2”這四個問題分別分給不同小組,讓他們具體分析。這里要強調的是,教師提出的問題雖然不一樣,但是難易程度要盡量在同一水平。等學生討論完之后,教師再進行講解。教師開展高效課堂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而其中最為關鍵,也最難以培養的就是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應用提問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用問題作為誘餌去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可是簡單的課堂枯燥乏味,小學生內心很抵觸這種課堂氛圍,通常對這樣的教學模式不感興趣,而且對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的提升也有局限性。教師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講授有關的課外內容,這樣可以使學生養成讀課外書的習慣,課下也能通過數學故事來進行溝通交流,從而豐富知識視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比如,在教學“生活與百分數”或“自行車里的數學”時,可以給學生講一些生活中與百分數有關的故事,或者是關于自行車的一些知識。雖然這些不是課本里要講的內容,但是這些有趣的知識卻是學生喜歡聽的,可以增加學生生活知識的儲備量。當學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之后,再聯系本節課的內容,他們會對這節課將有更好的理解并且印象深刻。
總而言之,學習數學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僅僅因為數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同時也由于數學能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活躍,增強他們對世界的了解和認識,以后他們遇到問題時可以從不同知識層面去分析解決。在當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改變過去陳舊的教學手段,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盡可能地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滲透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