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新城區小學 張玉瑛
實踐活動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在課堂中產生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引發學生思考,跟著教師思維,從而完成數學教學。數學教學中采用七巧板游戲,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空間想象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七巧板游戲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七巧板游戲與教學相結合,使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同時使教學范圍得到擴展,讓學生對數學教學中的新知識有更高的接受能力。比如,在學習了關于數字的認識以及寫法之后,可以運用七巧板拼出數字“1”,緊接著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拼出“2”“3”“4”等數字,當學生主動投入課堂游戲中,由此引出下一步的教學活動。這樣的游戲教學生動有趣,能在較大程度上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以此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低年段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黃金階段。教師在這個階段要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在課堂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而實踐教學正是引導學生養成良好意識的教學方式,它的魅力在于將教學與實踐緊密相連,將課堂內容與生活相聯系。例如,在用七巧板拼擺一艘帆船時,我首先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帆船圖,讓學生觀察后拼擺,然后到展臺上展示。學生展示時,要講清楚自己是拿什么形狀的游戲塊拼出圖形的哪一部分,總結拼擺的方法,然后給拼出的圖形起一個有詩意的名字。其中有一位學生在展示時,這樣用語言進行描述:“我先找到兩個大三角形,拼成一個更大的三角形,然后找到中等三角形,拼在大三角底邊上側,再找到小三角形和正方形,對齊擺在大三角形的右側,最后找到平行四邊形和另一個小三角形,對齊擺在底下。這是從先中間,后兩邊拼擺。”思維是語言的外殼。游戲如做事,是充滿智慧的。能夠把拼擺圖形的過程說明白的學生,思維一定更加清晰。
數學教學中,最主要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從形象思維轉變成抽象思維的思維能力。在課堂上教師講解簡單的知識時,學生一般可以很快理解,但是教師稍加改變后,學生就無法跟上教師的思維方式。學生只愿意接受知識,減少了自己的思考能力,所以需要教師通過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讓學生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認識圖形”一課時,先讓學生打開七巧板盒子,仔細觀察一下,摸一摸,比一比,你有什么發現?學生一眼就認出,盒子里有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然后教師提出:用其中大小一樣的三角形能拼出什么圖形?用三塊板又能拼出什么圖形?學生拼擺展示后,教師再進行簡單的引導,講解本節課認識的圖形,使學生很輕松地理解圖形的特點和它們之間的聯系。通過借助七巧板拼擺,使學生在具體操作中培養了抽象思維。
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到小學生由于年齡的限制,缺少實踐的機會,從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活動氛圍。在實踐學習中可以融入多樣的知識和趣味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產生對知識的興趣,在動手中掌握知識,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在實踐中增加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組織學生用七巧板拼擺古詩的情景圖,并制作出手抄報時,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圖形分析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七巧板游戲可以從各方面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小學生未來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
七巧板游戲屬于實踐活動的一種,將實踐活動融入教學中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對學生起到了激發興趣的作用,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實踐活動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從根本上改變了課堂結構,順應了當下社會教育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