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第一中學 周忠珍
核心素養是當前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議題之一,如何讓核心素養落地是一線教學中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從核心素養與教學之間的關系角度來看,核心素養是教學目標而教學是過程,前者要依靠后者來實現,而當教學研究的視角轉向教學本身時,會發現由于種種原因,發生在課堂上的實際教學情形會出現多元的景象。這種多元景象既開辟了核心素養培育的多種途徑,同時又可能因為對核心素養的理解以及核心素養落地途徑探究的思路不同,而出現課堂教學發散甚至偏離核心素養軌道的狀態,這就意味著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政治學科的特點,優化教學的方式,精選教學的策略,這樣才能讓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真正落地。
深度學習是當前的一個熱門概念,大家普遍認為通過深度學習可以促進核心素養的落地。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讓學生從淺層學習走向深度學習?很顯然,深度學習與傳統的教學有區別,但是深度學習又不可能脫離傳統的教學而另起爐灶,只有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尋找到相應的突破方法,并且讓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的狀態,才能打通通往核心素養的道路。有研究表明,在落實核心素養培育的課堂教學改革中,以高階思維能力培養打造最美高中思政課堂,能夠在幫助教師完善教學設計,關注學生思維的過程中,促進核心素養目標的落實。進一步的研究則表明,要讓學生從低階思維走向高階思維,問題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問題驅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學習狀態自然也就可以進入深度學習的狀態,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問題是深度學習的重要驅動力。對此我有兩個方面的理解:
一是高中政治學科教學中的問題設計必須要有明確的深度學習引導意識。也就是說問題的設計必須要盡可能讓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的狀態。對于理性精神這一核心素養要素而言,首先要認識到理性精神就是在認識和改造世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維品質與行為特征,進一步講,理性精神還表現為辯證思維、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等。學生進入高中階段以后,原本就變得越來越理性,到了政治課堂上,由于接觸到的知識相對抽象,如果學生沒有一個良好的理性思維狀態,就很容易陷入機械記憶的學習窠臼。相反如果設計好問題,那學生的思維就會在問題的驅動之下步步深入,也就更加容易進入深度學習的狀態。
二是高中政治學科教學中的問題設計必須要有明確的核心素養培育目標。在目標達成的過程當中,問題的設計與提出必須遵循一定的策略,只有策略得當,目標才能順利達成。理性精神作為一種思維品質與行為特征,其形成也是需要有具體路徑的,將學生引入情境之后,用問題來驅動學生深度思考、深度學習,可以引導學生提升自身的思維品質與行為特征,而這實際上也就是理性精神的落地,可以奠定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基礎。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發現,在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中,問題可以銜接傳統教學與核心素養培育的需要,可以讓深度學習真正發生。教師進行的有效教學設計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指引,并且能夠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狀況,讓學生能夠真正在深度學習的目標的帶動之下實現個人能力的成長。
既然無論是在傳統教學視野下的課堂教學中,還是在核心素養培育需要下的課堂教學中,問題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那就必須高度重視策略性,利用問題來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以達到核心素養的落地。問題策略運用具體可以分為問題設計的策略和問題提出的策略,前者強調對學生認知基礎的把握以及對教學目標的判斷,后者強調對問題提出時機的把握以及對學生回答問題結果的判斷。對于前者而言,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問題設置的有效策略是:圍繞目標去設置,做到要有典型性;重點難點要突破,要有創新性;聯系生活去設定,要有實用性;吸引學生去思考,要有趣味性;展示方式多樣化,要有觸動性。對于后者而言,問題提出的有效策略是:結合教學實際與學生的思維基礎,瞄準核心素養培育的目標,判斷問題提出的實際并進行評價。具體的問題策略運用形式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以及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的選擇,不同的方法的選擇能夠帶來不同的效果,但最終的目標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實現有效地提升,推動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發展。
例如:在“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這一內容的教學中,以春節消費這一素材為例,教師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可以以動畫的形式呈現):往年春節都是大魚大肉,今年以營養為主,防止太油、太膩;往年春節都是坐上半天甚至是通宵打牌,今年則全家去健身;往年春節是走親串戶,今年春節是全家旅游。
在學生加工這些情景素材之后,教師提出問題:在這些情境當中,居民的消費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居民的消費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第1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去進行比較,尤其是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比較,學生通過比較,可以發現這些消費變化的存在,從而思考背后的原因,思考消費變化原因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思考影響消費水平因素的過程;在比較的過程中,學生即使發現身邊有些人的春節消費可能并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但這依然有教學的契機,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在有些家庭、有些人身上,春節消費并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這個問題類似于上述問題的變式,這樣學生就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來思考這一問題,比如就有學生這樣回答:“之所以人們現在過春節不再追求大魚大肉,是因為居民的收入變高了,平常的生活就跟過年差不多。”這一回答實際上就是從居民的收入角度做出了判斷;反之當學生去研究消費沒有發生明顯變化的家庭或者個人時,發現這些家庭的居民收入相對偏低,日常的生活質量與春節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我看到的是教師從正反兩個方面用問題去驅動學生進行深度思考,而學生在思考的過程當中,一邊與生活實例進行聯系,一邊進行比較,比較的對象越豐富,學生也就更容易得出結論,這也說明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有深度的,學生所形成的認識是理性的。
進一步反思這些問題的設計提出,可以發現這些問題與情境是匹配的,在給出情境之后提出的第1個問題和第2個問題,都是恰當的;而當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有了生成時,教師再提出相應的問題,這也是對教學契機的把握,促進了學生的深度學習,在對理性消費進行思考的過程中,學生的理性精神也得到了相應的培養。因此,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重點把握政治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要能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并且把同學們日常生活比較容易感受到的情境帶到課堂上來,更好地為同學們營造更加熟悉的感覺。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已經成為一項主要任務,為核心素養的落地尋找深度學習途徑,也是政治學科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從整體的角度來看,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需要,立足于深度學習的引導與發生,教師應確立高階思維發展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深度理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探究熱情;整合意義聯接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批判建構;創設促進深度學習的有效情境,引導學生積極體驗;選擇持續關注的評價方式,引導學生深度反思。只要做到這些,就是真正領略了深度學習以及核心素養的意愿,說得通俗一點,深度學習就是具有高階思維水平的學習,而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則毫無疑問地體現在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四個要素上。只要教師設計好問題并擇機提出,就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水平從低階走向高階,從淺深學習走向深度學習,于是包括理性精神在內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也就有了可靠的抓手。
總而言之,在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中,要重視深度學習以及包括問題在內的教學策略運用,這是核心素養落地的可靠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