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大同中學 楊葉娟
隨著中學生物理學習需求愈發的多樣化,教師也需要加強對具有較強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的探索力度,嘗試將更多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相互組合,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從而達到全面優化初中物理教學成效,推動落實物理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本研究可為初中物理教學提升實效性,提供相應的教學思路與實踐參考。
在提升初中物理教學實效性時,教師首先需要始終堅定不移地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調動學生內在積極性,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為主。利用中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的性格特點,巧妙設置教學問題并活用各種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創設良好教學情境,不斷激發其學習興趣。例如在《連接串聯和并聯電路》的教學中,我通過著眼學生現實生活,從居民樓樓道里的聲控燈入手,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相關教學微視頻,利用其視聽元素豐富的特點迅速抓住學生目光,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隨后我在該情境下適時向學生拋出引導性問題:“這種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你能不能設計出這種燈的電路圖?”在問題驅動下,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調動起來,我還有意識地運用電子白板及相關模擬軟件,主動為學生提供虛擬的聲控與光控開關、電源等器件,引導學生親自上機操作,分別在黑暗與光亮環境下進行電路連接,并直接在屏幕中繪制出相應的電路圖。通過為學生創造生活化的物理教學情境并設置引導性問題,積極運用多媒體、電子白板等現代教育設備,學生不僅可以順利完成物理學習,同時也有助于點燃其學習熱情,幫助其快速學習掌握相關知識要點。
除了現有物理教材外,教師需要主動關注學生現實生活,引導其對周圍事物進行認真觀察,并積極運用互聯網等各種渠道,精心收集整理更多內容多元、類型多樣的物理教學資源,從而在為學生深化物理學習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時,也能夠達到開拓學生學習視野,提高其學習效率的目的。例如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學中,在教學前我便有意識地要求學生通過翻閱教材、查閱相關教輔材料、上網查資料的方式,收集整理有關阿基米德及該原理的相關信息資料。使得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有效完成預習,對本課知識內容形成初步認知,并由此達到豐富教學資源的效果。之后我要求學生結合其搜集得到的資料在班級中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交流,我則在此過程中適時穿插講解有關阿基米德及其開展的科學實驗小故事,向學生滲透其不斷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在建設高效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結合具體學情,圍繞相關教學內容積極引導學生大膽提出猜想與假設,自主開展實驗設計,以有效培育學生形成良好物理核心素養。以《凸透鏡成像》教學為例,在實驗之前,我先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物理基礎、真實意愿等,引導其自主成立各個學習小組。要求學生在小組中結合以往所學物理知識內容,對凸透鏡成像特點進行大膽猜想和假設。而后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相互討論,自主設計出驗證凸透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方案。在各組制定出實驗方案后,我通過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學生直接展示規范標準的實驗方案設計模板,要求各組學生認真對各項實驗方案要素進行核對,如是否所有實驗器材均已明確列出、實驗方案是否存在項目遺漏等。引導各組學生根據實際情況主動優化改進實驗方案。最后我通過要求聯系以往所學物理知識,并與自身生活經驗相互聯系,在小組中對實驗方案可行與否展開進一步分析論證,利用這一方式,在有效提升實驗方案完整性、可行性的情況下,使學生學會熟練運用所學物理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訓練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
為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水平并幫助其樹立良好的科學探究精神、敢于探索和質疑的良好精神,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以引導學生自主完成物理實驗探究為主。仍然以《凸透鏡成像》為例,在實驗操作環節,教師一方面需要引導學生結合本組共同商討制定的實驗方案,自主選擇教師提供的各項實驗材料與設備,并按實驗步驟規范完成放置凸透鏡與電池、標記位置記號等實驗操作。另一方面教師則需要密切觀察學生的實驗全過程,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時為其提供必要的指點,如提醒學生在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的同時,做好相關實驗數據的真實記錄。一旦發現有學生存在危險操作,需立即進行糾正。我在該課的實驗教學中,則通過運用智能監控裝置,對學生整個操作過程進行全程拍攝記錄。
在實驗結束后,我則通過引導學生以列表及圖文并茂的方式,對實驗中獲得的各項數據進行匯總整理,并根據其獲得的實驗數據在組內展開討論分析。在對自身前期提出的凸透鏡成像特點的猜想、假設進行驗證的同時,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實驗數據,嘗試探究其中蘊含的物理規律,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精簡地描述實驗結論,并通過對比教材中的相關內容,進一步歸納總結出正確的凸透鏡成像特點。最后我通過運用現有的多媒體、希沃白板等現代教育設備,將教學實錄視頻直接播放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形象地了解自身在實驗中的表現、存在問題等。 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結合教學實錄視頻,進行相互評價與自我點評,令學生可以對自我形成全面認知,準確把握自身在物理學習中的優勢與不足,以便學生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改善。
適當的習題練習有助于學生強化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理解記憶,打牢學生的物理學習基礎,但為避免陷入題海戰術,同時達到提升物理習題教學的實效性目的,教師需要精選習題,并重視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例如在《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一課中,我先利用教材中已有的案例作為“引子”,隨后從例題的“相似性”出發進行陷阱偽裝,引導學生活用所學物理知識技能,抽絲剝繭地進行層層深入思考與探索,最終順利解決物理問題。例如我在教學中給出例題:“一根粉筆在使用之前與之后的密度基本保持不變,相信大家也都表示認同。那么假設現有一瓶密度為10的氧氣瓶,當病人吸入一半氧氣后,剩余氧氣瓶中的氧氣密度是多少?”此時受到之前“粉筆密度不變”的思維影響,有許多學生提出剩余一半氧氣的氧氣瓶密度仍然為10。對于跳入陷阱的學生,我并未立即直接否定,并指出其錯誤之處,而是引導學生思考由于氧氣并無固定體積,因此瓶裝氧氣中氧氣體積基本等同于瓶容積。學生通過進一步思考即可得到如果氧氣質量減半,則在不改變氧氣瓶自身體積的情況下,剩余氧氣密度也應當減半即為5。相較于單純要求學生機械式地反復做題,精心設計此類陷阱題,對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深化學生做題體驗與物力學習體驗,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學結束后,教師可積極引導學生在回顧以往所學知識內容,并主動將其與新知識進行相互聯系下,通過繪制思維導圖使得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梳理出各關鍵知識要點,使得學生可以由此建立起完整的初中物理知識體系架構。如在《多彩的光》一章的復習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光作為核心關鍵詞,圍繞各小節的主要內容,依次設置光的傳播、光的反射等二級分支,并繼續對其進行細化。在此基礎上使用圖形、線條等各種具象元素將各分散的知識點進行有機聯系,由此構建起知識要點清晰、邏輯關系明確的思維導圖,從而有效強化學生既有圖式并使其能夠從中生成新圖式。
結束語:在實際開展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重視調動其內在積極性。根據具體學情與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技術手段,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完成物理實驗設計與操作,引導其自主展開相關思考探究。并在主動優化作業設計,重視發散學生思維下,使其能夠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獲得全面發展,由此建設出具有較強實效性的初中物理教學課堂,為深化中學物理教學改革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