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亮,倪武帆,呂锫峰
(武漢紡織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0)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建設數字中國。
發展數字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服裝產業需要進行數字化轉型,綠色金融可以起到關鍵作用。我國服裝產業一直存在產能過剩、生產污染過高等問題,且服裝產業在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有很大的融資需求,因此,要解決傳統制造業的高污染生產等問題。綠色金融既能有效解決服裝產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融資需求,也能引導服裝產業綠色數字化轉型,使得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對環境更為友好,也更符合我國的經濟發展戰略。
綠色金融是發展綠色產業和推動產業綠色化發展的橋梁,為綠色產業和傳統產業綠色化轉型提供資金支持,實現產業的優化調整,最終促進我國低碳高質量發展。金融機構開展了綠色金融業務,而綠色金融產品的推出給金融業自身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將綠色發展、環境友好理念引入金融,推動了金融業自身可持續發展[1]。
1.2.1 綠色金融標準體系
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的建立,明確綠色金融的定義、業務范圍等,是開展綠色金融、引導資金進入綠色產業和綠色轉型產業的基礎。建立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對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金融業務進行統一管理,對金融機構的綠色金融業務進行統一評價,使得綠色金融發展市場化。
《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的推出,促使我國相關部門完善和優化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措施,通過積極探索和拓展評價結果應用,提升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績效。
1.2.2 綠色金融監管
綠色金融監管首先要求的是金融機構向監管機構和社會公眾披露相關業務狀況,并要求金融機構應用金融科技等創新技術,充分了解和分析環境信息后對外披露。同時,研發綠色金融信息監管平臺,搭建監管機構和金融機構間的橋梁。金融機構需要向監管機構定時、定期地披露綠色金融業務情況、綠色信貸規模和綠色信貸業務對象。建立綠色金融信息監管平臺是綠色金融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1.2.3 綠色金融政策
政策的制定需要以金融機構的綠色金融業務評價作為依據,在政策的具體制定上,我國已將綠色債券和綠色信貸納入央行貸款便利的合格質押品范圍,通過政策的引導,鼓勵和推動金融機構開展綠色金融業務。同時在政策的制定中,建立金融監管部門可以與環境監管部門互通機制,使金融機構可以了解環境執法信息,為金融機構綠色金融的開展提供支持。
1.2.4 綠色金融市場和產品
目前,我國綠色金融市場包含了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綠色信托等多層次的綠色金融產品,種類豐富、資源豐厚。未來,我國仍需對綠色金融產品進行細化,更加精準地開展綠色金融業務。
在數字化經濟背景下,我國服裝產業開展數字化轉型是必然趨勢。服裝產業主要在生產、管理、營銷3個層面進行數字化轉型,最終打造一體化服裝供應鏈平臺[2]。生產層面的數字化轉型是采取以銷定產的模式,通過應用大數據等人工智能技術,精準定位消費者的需求,先對最近的潮流趨勢進行判斷,再進行生產,進而避免了傳統生產造成的庫存過多或者庫存不足等問題。管理層面的數字化轉型主要是通過射頻識別、傳感器等技術打通企業內部、企業間的通道,使企業間實現數據共享,整合行業資源,實現企業的共贏,實現整個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最終提升產業的競爭力。營銷層面的數字化轉型主要是通過線上線下銷售平臺的數字化來提升企業的收益,例如線上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直播帶貨等營銷活動,線下打造門店數字化場景體驗等活動[3]。
綠色金融的本質是引導資金開展綠色投資,最終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我國服裝企業一直存在高污染、高排放的問題。服裝產業不僅需要資金支持綠色數字化轉型,更需要在這個轉型中對環境友好,實現整個服裝產業的可持續數字化轉型。綠色金融除了提供資金支持外,還可以引導服裝產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綠色化發展。
2.1.1 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需要綠色金融的支持
(1)綠色信貸支持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需要采取CAD、ERP、3D掃描、MTM等數字化技術,而我國中小型服裝產業較多,在數字化轉型中,這類產業由于自身規模、核心技術的限制,往往需要大量資金去獲取這類技術。綠色金融可以提供資金支持,提高數字化程度,促進企業高速發展。
(2)綠色金融引導服裝產業綠色轉型。在綠色金融的支撐下,傳統高污染、高排放的服裝產業很難獲得融資,而產業數字化轉型需要資金的支持。在融資的限制下,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會進行綠色的數字化轉型,提升自身的核心技術,減少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污染問題,以獲取資金支持,最終在綠色金融的引導下,服裝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會更為綠色化且對環境友好[4]。
2.1.2 服裝產業數字化能夠推動綠色金融的創新升級
(1)推動金融機構數字化。對于服裝產業的數字化,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使用,打通了企業與外部的鏈接,實現了企業資源協同高效利用,使得企業在市場中擁有快速反應的能力,而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是打造一體化供應鏈平臺。金融機構作為資金的提供方,要想參與到這個供應鏈平臺中,必須充分開展金融創新,在綠色金融業務開展中實現自身數字化,以便參與服裝產業數字化供應鏈平臺。
(2)實現金融業自身綠色轉型。在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綠色金融業務的開展會引導服裝產業綠色數字化轉型,服裝產業會有更多的融資需求,給金融機構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同時,環境友好生產、綠色發展理念也會推動金融機構綠色轉型,最終實現金融業自身的綠色轉型[5]。
綠色金融支持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通過引導資金進入微觀層面的企業,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最終帶動整個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主要是通過數字化生產、數字化營銷、數字化管理3條路徑,在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綠色發展,全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給行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6]。
2.2.1 綠色金融+數字化生產
綠色金融業務的開展,是金融機構引導資金進入綠色生產的企業。服裝產業進行綠色生產離不開數字化,同時在綠色發展理念下,數字化生產也必須對環境友好且是綠色的。企業通過獲取大數據,分析服裝的潮流趨勢,根據消費者需求精準生產,避免了傳統服裝企業大批量生產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綠色生產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綠色資金支持,進一步推動了企業生產的數字化。
2.2.2 綠色金融+數字化管理
在綠色金融業務的開展中,金融機構需要獲取、整理和分析有關企業環境保護、污染等數據,這往往是非常難以獲取的。服裝產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需要打通企業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的鏈接通道,避免數據孤島。在服裝企業獲取綠色融資時,通過信息的交換和共享,金融機構通過企業數字化平臺可以便捷地獲取企業管理、經營生產中有關環境保護和污染的信息,便于綠色金融業務的評估。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綠色資金支持,會持續推動自身數字化管理[7]。
2.2.3 綠色金融+數字化營銷
目前,我國服裝企業大多采取傳統營銷模式,在商品的銷售過程中,往往以自身庫存為引導,未充分根據潮流趨勢分析消費者需求。與生產和管理相比,服裝企業的營銷狀況更容易被金融機構獲取。傳統廣告牌、實體服裝展等營銷模式,往往會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而數字化營銷對環境更為友好,如線上精準推送、線下數字化體驗等。在綠色金融業務開展中,服裝企業通過數字化營銷帶來綠色發展,金融機構基于信息,會更多地滿足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的資金需求。
3.1.1 供需不匹配
在行業整體的轉型和政策引導下,綠色金融引導進入服裝產業的資金越來越多,但是與服裝產業整體數字化轉型的資金需求相比,綠色金融提供的資金難以滿足較高需求。這種供需不匹配的原因主要在于金融機構在開展業務時的目標是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綠色金融業務由于信息獲取難、信息不對稱等,風險程度較高且收益較低,金融機構更愿意開展傳統信貸業務。在需求端,綠色金融的貸款優惠、融資額度往往較高,服裝產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考慮到自身的資金成本,往往會向金融機構申請綠色信貸[8]。
3.1.2 耦合不緊密
當前,綠色金融和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耦合并不緊密。我國金融機構在綠色金融業務開展中,為實現利益最大化和控制風險,往往將綠色金融引入國家政策支持多的行業中去,對服裝產業提供融資和支持過少。服裝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也會更看重自身發展,忽視環境保護問題。綠色信貸獲取流程較煩瑣,對自身綠色發展要求較高,服裝企業在當前較難得到綠色金融的支持,所以服裝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采取的主要融資方式是傳統信貸。
若服裝企業能得到綠色金融的支持,去實現自身數字化轉型,首先,綠色資金引導的數字化轉型會對環境十分友好,其次,這種綠色理念也會推動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這樣,二者之間的耦合會更緊密[9]。
3.2.1 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加快綠色金融市場建設
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從國家戰略高度出發,完善綠色金融頂層設計,在綠色金融發展中建立市場化的約束機制與監管機制,制定政策激勵措施,要求金融機構打造與自身相應的管理設計,同時設計長遠的綠色金融管理規劃。同時,加快綠色金融市場建設,擴大參與綠色金融的市場主體,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開展金融機構業務,構建全面的綠色金融市場體系。
3.2.2 運用金融科技,打造綠色“產融平臺”
對于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打造的一體化服裝供應鏈平臺中的功能主要包括市場需求和預測、數字化生產平臺、數字化營銷和客戶管理、供應商管理。在這個過程中不包括企業的融資,導致服裝企業需要為自身轉型單獨進行融資,而金融機構在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時,往往因信息不對稱,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對綠色信息獲取過少。
通過運用金融科技,將自身平臺接入服裝產業供應鏈平臺,打造綠色“產融生態”平臺,實現融資、經營生產一體化。服裝企業在供應鏈平臺中可以通過數字技術提供自身生產經營信息,當自身綠色信息充分披露時,金融機構對企業的評估、發放貸款、控制信貸風險等更為便捷,服裝企業也能更好地獲得綠色金融的支持。
在我國經濟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綠色金融通過數字化生產、數字化管理、數字化營銷3條路徑支持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服裝產業數字化使得產業發展對環境更為友好,對綠色金融的需求增加,綠色金融業務也會迎來新的發展機會,同時也符合我國經濟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