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戴 璐 符 嶸
對于幼兒園管理者來說,加強新教師管理、提升新教師素質,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們在關注園所發展的同時,積極拓展新教師發展路徑,促進新教師專業成長,取得了顯著成效。
新教師走上講臺時,已經從學生的角色轉變為教師的角色。進入幼兒園的新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責任。
在我國教師以知識為基礎的職前培訓模式下,新教師們會發現,學校所學的書本知識基本不可能全部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這使得新教師普遍對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產生懷疑,對工作的熱情減弱,認為自己的專業水平不符合現在學前教育的發展需求,從而出現挫折感。
如何讓新教師明確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堅定工作信念,正確認知自己的水平,盡快適應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幼兒園管理者的首要工作。
新教師作為教師隊伍中的新鮮血液,他們的教育水平和自身素質會對幼兒產生直接的影響。雖然新教師可能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儲備,但由于經驗不足,很難將理論知識直接應用到教學實踐中。所以,新教師勢必要經歷一個從懵懂、不成熟的階段到自信、有經驗的階段。
對于新教師來說,專業發展應該有多種方式,如書本學習與實踐學習相結合、知識學習與技能學習相結合、接受學習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因此,轉變新教師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方式,是教師成長的必然要求。幼兒園管理者可以通過培訓、講座、競賽等方式,促進新教師的專業發展。同時也要讓新教師從比賽、培訓、備課、授課的過程中進行及時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找到自己的成長點。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能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社會期待幼兒園教師熱愛生活,尊重和理解幼兒,創造與幼兒生活特點相適應的教育。
每個幼兒園對新教師的期望不盡相同,但都希望新入園的教師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實際操作能力在今后的成長中不斷增強。在如今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里,希望作為“弄潮兒”的新教師能夠快速掌握各種軟件的使用,在多媒體教學中扛起重任。
幼兒園新教師年輕,充滿潛力,具有延展性和發展性,更容易接受新知識、新概念和新技能。新教師自己的教學模式尚未定型,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只要方向是對的,就能成長為一名能力更強、更能適應現代教學新模式的優秀教師。新教師剛進入工作崗位,往往對教學工作盡心盡力。對于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老教師要及時疏導、解惑,幫助新教師盡快適應工作要求,提升工作能力。
幼兒園管理者應從幼兒園教師專業化梯隊建設出發,持續提高新教師的整體素質,以操作性強和實踐性強相結合的專業培訓和實踐活動為主要手段,幫助新教師提高專業技能,更好更快成長。
培訓多樣化。新教師是幼兒園發展的新生力量。剛剛步入幼兒園的這段時期,是新教師成長中的重要時期。為了使新教師能以最快的速度適應工作,幼兒園需要重視加強對新教師的培訓。我們每學年都會組織集中學習,由骨干教師進行專業基本功、教材教法、教育理論等方面的知識傳授;分年級組進行管理,年級組長帶領新教師聽課、磨課,園領導開展隨堂聽課,幼兒園組織公開課教學;由老教師介紹自己的成長經歷,幫助新教師制定成長計劃等;為新入園的教師配好“領路人”,師徒結對促成長。
考核科學化。只有建立科學的評價和獎勵機制,才能客觀、公正、公平地反映廣大教師的勞動成果。科學的評價能夠客觀地反映新教師的實際業務能力,幫助新教師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與差距,促進新教師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考核要以人為本,針對新教師不同的發展水平和需求,既關注新教師的現狀,更要關注新教師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