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丁云俠
隨著社會經濟與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良好的語言能力對發展幼兒閱讀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的作用。根據教育學的相關理論,幼兒開始閱讀的時間越早,其智力開發的范圍就越廣。當前,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活動中,繪本閱讀已逐漸成為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關鍵因素。及時開展有效的繪本閱讀活動并實施科學高效的指導,可以充分激發大班幼兒對語言學習的興趣,促進大班幼兒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
大班幼兒很容易被繪本中五彩繽紛的插畫所吸引。教師可以利用幼兒的興趣針對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進行提問,使用如“你看到了什么?”或者“猜猜他是做什么的,從哪里發現的?”這樣開放性的問題來引導大班幼兒進行思考。開放式的猜想在大班閱讀活動中不可或缺,它是一種可以讓幼兒把握繪本故事整體內容的教學指導方法。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始終圍繞故事主題進行提問,引導幼兒進行大膽猜測,培養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教師在對大班幼兒進行提問的過程中,除了要有良好的提問方式,更為重要的是讓幼兒保持說的興趣,也就是對幼兒的回答進行肯定與表揚,如“你的想法真獨特,非常有趣!”在科學的繪本閱讀活動中,大班幼兒面對開放性的提問,每個人的回答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師鼓勵幼兒對故事進行猜想的同時,應充分激發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繪本閱讀指導中,教師應該設置有層次、有價值的問題,這是一種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提問方式,重在培養大班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幼兒思維活動的深度,并使幼兒形成完整的語言系統。要想使問題具有層次性和價值性,教師應緊扣繪本內容的重點和關鍵點,設計出一系列符合大班幼兒身心特點的問題,使幼兒對繪本故事內容的認識逐漸深入。
根據繪本故事內容創設契合主題的語言情境對大班幼兒來說十分重要,尤其是繪本閱讀活動,在良好的語言情境影響下,大班幼兒可以通過多種感官感受語言的趣味性。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創設情境讓大班幼兒多看、多聽、直接感知。
多種多樣的繪本閱讀活動有助于滿足大班幼兒語言發展的需求。在組織繪本教學的過程中,“會看”是重要環節。視覺是大班幼兒了解世界以及學習生活的窗口,而繪本憑借絢麗的色彩和精致的畫面,吸引著幼兒的目光。繪本閱讀活動只有在大班幼兒能看、會看、愛看中才能顯示出其教育意義。繪本閱讀不僅在“看”,還在于“演”。“演”繪本是一種動靜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大班幼兒運用肢體、聲音或者表情來演繹繪本內容、表現繪本主題。對繪本進行動態表演既可以提高大班幼兒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也能進一步發展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應變能力。
表演對繪本閱讀具有一定的升華作用,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大班幼兒對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欲,常常在游戲中模仿自己崇拜的人物。例如,繪本《你看起來很好吃》是大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個故事。故事里的霸王龍得到了許多男孩子的喜愛,他們覺得霸王龍強壯厲害,還會保護小甲龍,是他們心目中的大英雄。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感受和把握繪本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對語言的組織能力與概括能力。教師在鼓勵大班幼兒進行小組表演后,要積極引導幼兒進行自評與互評,加深對繪本故事的理解。
繪本閱讀對于大班幼兒而言,是他們感知和學習語言的一種途徑。教師要善于在日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尤其在進行繪本教育時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采取科學有效的指導策略,利用開放性的問題、與繪本情節相契合的閱讀情境和生動的繪本表現形式,進一步促進大班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