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冬, 田 卉,賈 勇, 王 亮, 萬宣伍*
(1.四川省安岳縣植保與植物檢疫服務站,四川 安岳 642350;2.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植物保護站,成都 610041;3.四川省資陽市植保植檢站,四川 資陽 614300)
四川是我國主要的檸檬產區,其中安岳縣種植面積達3.6萬hm2,規模全國第1。近年來,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檸檬種植逐步向威遠縣、資中縣、內江市中區、東興區及遂寧市船山區、安居區等檸檬生產生態適宜區擴展,形成以安岳縣為中心的川中檸檬產業帶。產業發展過程中,由于建園水平低、管理粗放、濫用農藥等因素導致病蟲危害呈上升趨勢,局部地區由于病害影響,對產業發展造成嚴重制約。本文針對四川省檸檬主要病蟲害,提出科學用藥和綠色防控方法,以期為四川檸檬產業健康綠色發展提供參考。
四川檸檬產區調查發現,目前檸檬生產中主要病蟲害有檸檬瘡痂病、檸檬炭疽病、檸檬樹脂病、檸檬黃脈病、柑橘全爪螨、柑橘始葉螨、柑橘潛葉蛾、柑橘花蕾蛆、柑橘粉虱、銹壁虱等。
由柑橘痂圓孢(SphacelomafawcettiiJenkins)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為害新梢、幼果、幼葉等幼嫩組織。葉片受害后,典型癥狀為葉面凹陷、葉背凸起,嚴重時葉片扭曲變形。果實受害后,在表面形成瘤狀凸起,嚴重時造成幼果掉落。該病以菌絲體在病枝、病葉上越冬,春季氣溫升高到15℃后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風雨或昆蟲傳播[1]。適溫高濕有利于該病害的發生,陰雨連綿的春季發病重,夏季溫度高對病害的擴展有抑制作用[2]。
由膠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引起的真菌病害[3],葉片、枝梢、大枝、主干、花、果實、果梗等部位均可受害。葉片受害后出現病健交界處不明顯的開水燙傷狀病斑(急性型)或病健交界明顯的近圓形、不規則形病斑(慢性型),病斑上后期著生黑色小顆粒。枝梢受害后,急性型從中部開始迅速向下蔓延,病梢呈開水燙狀。慢性型由頂端向下蔓延,病梢呈灰白色或淡褐色枯死。幼果受害表現為油漬狀病斑,后期擴大至全果,病斑凹陷。該病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部越冬,春季菌絲體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風雨或昆蟲進行傳播。在四川檸檬產區,該病從春季到秋季均可發病,高溫多雨的環境條件有利于病害發生。炭疽病菌屬于弱寄生菌,幼樹和初結果樹發病輕,樹齡大、樹勢衰弱的發病重。
由柑橘間座殼菌(Diaporthecitri)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為害枝干、果實、葉片,因發病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名稱。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上越冬,春季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或昆蟲傳播[3]。葉片、幼果受害,表面散生黃褐色或黑褐色小顆粒,稱為砂皮病。果實受害在儲藏期腐爛,稱為蒂腐病。樹干受害后,樹皮呈水漬狀伴有褐色膠液滲出,稱為樹脂病。該病嚴重發生時,可引起樹勢衰弱甚至死亡。低溫寒潮和蟲害防治不到位是該病害重要的引發因素。2016年以來,樹脂病在安岳縣等四川檸檬主產區呈加重發生趨勢。
由柑橘黃化脈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引起的病毒病害。植株發病后,主要表現為老葉扭曲、反轉,新葉黃化、葉脈透明,部分幼果上也會出現黃綠斑駁的癥狀[4]。該病是2014年在安岳縣新發生的病害,并呈快速擴散態勢。研究表明,病毒主要通過嫁接、修枝、采果等農事操作和柑橘粉虱等媒介昆蟲傳播[5]。田間調查發現,該病受氣溫影響較大,氣溫較低的春梢和秋梢期發病較重,夏季癥狀不明顯。實驗室研究表明,環境溫度24℃以上對病毒的復制有抑制作用[4]。
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citri)和柑橘始葉螨(Eotetranychuskankitus)都是為害檸檬的重要害螨,以吸食葉片汁液危害。柑橘全爪螨又稱柑橘紅蜘蛛,以卵或成螨在葉片背面或樹皮裂縫處越冬,2~3月冬卵孵化,3~6月盛發,4~5月為高峰期,6~7月當旬均溫達25℃以上時蟲口迅速下降,當溫度達32℃以上時死亡,9~10月氣候適宜又出現危害高峰,年發生16~17代。柑橘始葉螨又稱柑橘黃蜘蛛,以卵或成螨在葉片背面越冬,2月下旬開始活動,3~4月危害春梢,4~5月為猖獗危害期,氣溫超過30℃時,死亡率增高,9~10月出現第2個危害高峰,年發生16~17代。隨著近年氣候變暖,檸檬產區柑橘全爪螨和柑橘始葉螨發生高峰期提前,發生代次增多。
屬鱗翅目,潛葉蛾科。該蟲每年3月開始為害,每年7~9月是為害高峰期,幼蟲蛀入新梢嫩葉為害,形成彎曲的銀白色蟲道,造成葉片卷曲、硬化、早落,還可誘發其他病害的發生[6]。檸檬春梢一般不受害,夏梢受害較輕,秋梢受害最重。若秋梢萌發多且不整齊,特別有利于潛葉蛾為害。該蟲在四川檸檬產區年發生9~10代,田間世代重疊嚴重,以蛹和幼蟲在被害葉上越冬。
又稱柑橘花蕾蛆,屬雙翅目,癭蚊科。越冬蛹3月羽化出土,產卵于檸檬花蕾,以幼蟲蛀食花蕾,受害的花蕾形狀如燈籠,不能開放和授粉,后枯萎脫落,影響產量。該蟲1年發生1代,4月中旬,老熟幼蟲入土化蛹[7]。
屬雙翅目,癭蚊科。越冬蛹4月中旬至5月下旬羽化出土,產卵于檸檬幼果皮層,幼蟲孵化后鉆蛀到果實內為害,只取食白皮層,不取食果瓣。受害果沿產卵孔有黃色水漬狀暈斑逐漸擴散,呈現不均勻的未熟先黃。該蟲1年發生1代,老熟幼蟲穿孔脫果,彈跳入土化蛹[8]。
屬同翅目,粉虱科,以成蟲、若蟲在檸檬葉片背面吸食汁液為害,造成被害葉片變黃,影響光合作用,同時該蟲分泌的蜜露也會誘發煤煙病的發生,在不同植株間輾轉為害也會造成病毒病傳播流行[9]。在四川檸檬產區,柑橘粉虱越冬蛹3月初開始羽化,每年有4個發生高峰期,春梢和秋梢期為害最重。近年來,受檸檬園不合理用藥等因素影響,柑橘粉虱種群數量不斷增加,在局部地區已由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
又稱柑橘銹螨,主要在嫩芽、葉片和果實表面吸食汁液為害。對于檸檬來說,銹壁虱為害后,果皮油胞破裂,溢出的油脂被氧化為黑褐色,同時,果實變小、變硬,嚴重影響果實商品性[10]。在檸檬園,銹壁虱5月左右開始為害,6~9月為危害高峰期,年發生16~17代,以成蟲在秋梢上越冬。
目前,施用化學農藥或生物制劑仍是防治檸檬病蟲害的主要方法,特別是在暴發期,藥劑防治是快速控制病蟲害擴散蔓延的重要手段。
瘡痂病等3種真菌病害主要是侵染植株幼嫩組織,因噴藥防治的重點應以新梢、嫩葉、幼果為主。對幼樹以保梢為主,在每次抽梢后,芽長1~2mm時噴藥。對成年樹以保果為主,一般在春芽長到1~2mm時噴第1次藥,花落2/3時噴第2次藥。可選用25%溴菌腈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800~1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1000~2000倍液,或25%咪鮮胺1500倍液。
當平均每葉有紅蜘蛛3頭或黃蜘蛛1頭,有螨葉率達到10%~15%即進行中心蟲株挑治,若中心蟲株的比例達到30%時就應全園普治。可選用20%四螨嗪乳油1500~2000倍液,或20%噠螨靈乳油2000~3000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5% 噻螨酮1500倍液,或5% 唑螨酯1500~2000倍液。
秋梢芽長至3mm時或在新芽抽出50%時噴第1次藥,以防治成蟲為主,在傍晚連續噴藥2~3次,每隔6~7d噴1次,直到新梢木質化。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5000~8000倍液,或90%殺蟲單粉劑800~1000倍液,或0.3%印楝素400~600倍液,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 800~1000倍液。
該蟲防治時以保護花蕾為主,防治的關鍵是抓住成蟲出土前地面防治和花蕾露白期的樹冠噴藥。在成蟲出土前(現蕾初期)或幼蟲入土初期(謝花初期)選用3%地蟲克星(含辛硫磷)顆粒4kg或90%敵百蟲晶體1~2kg,與15kg細土混勻后撒施667m2地面。在檸檬花蕾露白期(花蕾直徑約2~3mm)成蟲大量羽化上樹時可立即用48%毒死蜱乳油1000~1200倍液樹冠噴藥,或3%啶蟲脒1000~1500倍液樹冠噴藥。
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癭蚊在土表化蛹羽化時,667m2用50%辛硫磷乳油500g配制成毒土均勻撒施果園地面或用5%百樹得1500倍加庫龍800倍噴施土表。于5月中旬至8月上旬用48%樂斯本500~600倍或2.5%敵殺死乳油2500倍液進行樹冠噴施,7d左右1次,直至果實無活體幼蟲止。
在春梢萌芽前和全年4個發生高峰期均需用藥防治。可選用0.5%煙.參堿水劑800倍液,或1%苦參堿800倍液,或3%啶蟲脒800~1000倍液。
當少數樹有個別果實呈現黑皮時立即噴藥防治。可選用代森錳鋅450倍液,或5%虱螨脲1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
近年來,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等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逐漸在檸檬生產上得到推廣應用,與科學施藥一起構成檸檬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對控制病蟲危害,保障檸檬生產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剪除枯枝、病蟲枝、病蟲果及地上的枯枝、落葉、病果等,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瘡痂病、炭疽病、潛葉蛾、害螨等病蟲害越冬基數;同時中耕翻土,殺死花蕾蛆等越冬蟲蛹。
冬季清園后,通過花前復剪,對弱枝、裙腳枝、無葉枝、花序枝適當疏剪,集中養分,提高座果率,使樹體通風透光,提高樹體的抗病抗蟲能力,減輕病蟲害的發生程度。搞好抹芽控梢,打斷潛葉蛾的食物鏈,以便集中防治潛葉蛾。推廣修剪工具消毒,切斷檸檬黃脈病傳播途徑。
選用麗蚜小蜂控制柑橘粉虱若蟲、蛹。在3月柑橘粉虱發生初期,日最低溫度在17℃以上時即可釋放麗蚜小蜂,釋放量根據田間柑橘粉虱數量確定,每隔15d釋放1次,連續釋放2~4次。選用胡瓜鈍綏螨或巴氏鈍綏螨控制柑橘害螨、柑橘粉虱卵。釋放前1~2個月進行果園生草,釋放前15~20d進行清園,確保釋放捕食螨時每葉害螨在2頭一下。選用異色瓢蟲控制柑橘蚜蟲,在3月檸檬園蚜蟲發生早期釋放,釋放數量按瓢蚜比1∶80的比例確定。
3~10月,掛20~25張/667m2黃色粘蟲板,高度在檸檬中上部枝條,誘殺柑橘蚜蟲和柑橘粉虱成蟲。當粘蟲板上布滿害蟲或因雨水失去粘性時,及時更換。檸檬秋梢萌芽時,果園均勻放置3~5套/667m2潛葉蛾性誘誘捕器,誘捕器放于樹冠內,高度為果樹1/3或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