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南街幼兒園 麻淑雯
幼兒園時期正是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至關重要的階段。因此教師必須要運用準確有用的方式來幫助幼兒提升語言水平。研究發現,游戲是幼兒學習發展的主要方法,是幼兒成長發展階段不可或缺的內容,而在游戲中獲得的體驗是幼兒學習的基礎,游戲對于幼兒生長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幼兒的心理和生理都處在發展階段,說教教育完全行不通,而且可能會影響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導致他們對學習和教學活動產生厭惡情緒。借助游戲環節,給幼兒創造情景體驗,幼兒將會很好地接收到這份有價值的體驗和感受,想象力和創造能力也將會被一點點地發掘出來,慢慢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因此,在語言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根據幼兒心理生長發展特點等因素進行教學,根據幼兒的需求和興趣點,給幼兒創造一個舒適且自由的語言教學氛圍,鼓勵幼兒有想法、敢表達,并且要給幼兒創造一個可以自由發言的機會,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運用游戲的形式,讓語言教學活動變得豐富多彩,教學效率也會相應提高,幼兒還能在教學中感受到快樂,從而愛上語言教學活動。
在進行語言教學活動時,幼兒教師要將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與幼兒語言教學目標匹配起來,幫助幼兒創造有趣的游戲空間,打造一個自由輕松的語言氛圍,這對提高幼兒對語言學習的興趣很有幫助,還能使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但是目前幼兒園游戲化語言集體教學活動存在一系列問題,使游戲化教學方式沒能發揮到應有的水平。
一是幼兒園教學班級人數過多,想要開展游戲教學活動的話會有困難。幼兒數量太多,幼兒行為不好控制,游戲期間容易管理不當,從而造成安全隱患。此外,在游戲過程中,幼兒互相打鬧情況難以控制,教師因為害怕出現此類情況從而不使用游戲化教學。
二是輔助進行游戲的資源過于匱乏。以往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少進行游戲化教學,造成游戲教學資源過于短缺。同時因為教師掌握的游戲化教學課程較少,所以在這方面缺少經驗,不了解游戲化教學內容,然后去上網借鑒視頻游戲資源,無法實現因材施教,上述情況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游戲教學的發展。
三是游戲化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占比過大,缺少對幼兒體驗感的考察。部分教師在游戲教學中形式化情況嚴重,占據了游戲化教學中多半部分的主動性,幼兒反而處在一種被動的地位,一切都是聽從教師的安排,缺少了獨立性和思考性,導致游戲化教學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從理論上分析,語言集體教學活動的游戲化具有復雜性,教師要捕捉幼兒的實際學習情況,再根據教學活動內容及目標,把語言游戲、cosplay、才藝比拼等多種游戲要素整合到游戲語言教學中去,激發幼兒的想象力,提高幼兒對語言教學的興趣。其中在進行語言集體教學活動時,教師要結合幼兒的思維特點和生長階段,用游戲的方法來引導幼兒走上愛學習的道路,幫助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變得輕松自在,同時也要讓幼兒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先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如果實在解決不了可以求助教師,教師再給予恰當的指點和引領。比如,以小班語言活動“球”為例,首先,教師要利用玩球的游戲將幼兒興趣調動起來,組織幼兒共同玩樂。其次,教師要讓幼兒動用思考能力,選擇各種方式玩球。在此,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可引導幼兒組織語言,描述一下自己的玩球方式和過程,有的幼兒把球拍起來,有的幼兒把球扔起來,有的幼兒把球踢起來。最后,教師可引導幼兒組詞造句,造句的主題是“玩球”,比如,“我愛踢球”“我喜歡投球”等,在此期間,假如幼兒在造句過程中卡殼,教師要給予合適的引導和鼓勵。但是需注意的一點,在該活動前期,教師需將課外玩耍活動加以組織管理,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幫助幼兒更好、更快地將語言進行組織與表達,對幼兒語言能力的提升有幫助作用。
幼兒對一切事物是好奇的,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這一特性,設置具有懸疑的問題環境,勾起幼兒的好奇心,讓他們提高對教學活動的興趣,還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使其語言能力慢慢增強。教師還可以借助角色扮演來進營造教學情境,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適當地借助一方法激發幼兒的表演欲,用合適的方式將角色表演環節增添到活動中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表現欲,促使他們能夠恰當地展示自己的才能,積極參加教學活動。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游戲教學觀念是游戲化幼兒語言教學活動開展的第一步。首先教師應擺正觀念,不要把游戲和學習放在對立方,認識到游戲對于幼兒成長學習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是存在很大意義的,教師要做到將游戲全方位融入幼兒教學中,使幼兒游戲化教學活動達到非常好的效果。舉個例子,在“小豬變干凈了”這一課堂游戲中,教師可以借助小豬玩偶來開啟教學。教師可在桌子上擺上小豬玩偶,里面有干凈的玩偶,有臟兮兮的玩偶,讓幼兒在其中做挑選,選擇自己心儀的玩偶來做接下來的游戲。不出所料,絕大多數幼兒會對干凈的玩偶進行爭搶,當事情進展到這一步的時候,教師可以恰當引出課文的主題:“大家都喜歡干凈的小豬,而不喜歡臟臟的小豬。”以這種方式開啟游戲,不僅可以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力,激起幼兒的好奇心,還能推動教學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游戲是有趣的,是可以促進幼兒之間建立深厚友誼的。游戲對于幼兒來說,是新穎且愉悅的存在。教師想要利用游戲進行語言集體教學,要先保證游戲的趣味性。因此,教師要捕捉到游戲的內在本質,豐富游戲過程。假如教師在游戲和教學兩個方向穿插得太過明顯,或者兩方存在偏差,在游戲過程中過分強調語言學習,或者忽視語言教學,只是一味地沉浸游戲,都會對教學效果產生不利影響,游戲中的教育意義沒有體現出來,幼兒的游戲體驗還會變得很差,嚴重影響到幼兒對以后游戲的期望值。因此,合理選擇游戲是語言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教師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游戲,同時還要保證游戲可以順利進行,圓滿結束,保證游戲的可操控性。教師可以適當改造游戲,根據自己班級幼兒的特點對游戲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激發游戲的趣味性,讓游戲教學效果達到最好,讓幼兒的語言能力慢慢提升。
總之,游戲對于幼兒語言學習發展來說,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方法。在幼兒園語言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開展游戲,還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游戲,根據幼兒階段的學習內容將游戲和學習完美結合起來,幫助幼兒提高語言學習成長能力,保證其心理和生理都能健康生長,對語言學習產生興趣。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主要就是為了幼兒現階段的需求和發展而開展起來的,因為幼兒的生活和學習都離不開游戲。幼兒教師要動用思考能力給幼兒創造輕松、自由又積極的語言學習環境,將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學會思考,積極主動地積攢豐富經驗;讓幼兒愛上語言教學活動,從而為幼兒以后的語言能力發展和學習成長奠定基礎,讓語言集體教學活動變成一項可以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趣味性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