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 坤(江蘇:宿遷市宿城區洋北鎮中心小學)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與創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了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和學習興趣,許多教師已將微課教學形式融入教學中。教師運用微課自身所存在的特點進行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掌握能力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就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展開分析。
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由于微課的特點比較多,便于在教學中運用,所以微課形式現在已在教學中開始獲得運用。其主要特點在于教學時間較短,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知識重點突出,播放形式也可以是有選擇性的,所占用的容量也較小。微課依據視頻為教學載體,深受教師和學生喜愛,能夠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
興趣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不同的方式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小學生身心正處于發展中,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展開教學。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由于信息技術知識對小學生而言具有強烈的吸引力,所以他們都會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學習中。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運用微課模式進行教學,要始終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標,通過制作和設計教學視頻來進行教學。例如在教學“電腦處理文字的方式”課程內容時,其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掌握運用電腦對漢字的字體以及顏色進行處理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為了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其注意力,就要利用微課的形式,運用視頻進行教學活動。首先將不同顏色、不同字體的漢字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這樣一種改變字體形態顏色的操作擁有特別高的興趣;再進一步運用微課的模式向學生展示改變漢字字體以及顏色的方法步驟,并且在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幫助其加深印象,提高掌握程度,讓學生積累充足的經驗。在教學的最后,為了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適當地布置一些小任務,讓學生進行更多的實踐,進而提高其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又例如,在運用微課形式向學生進行畫圖教學時,可以在視頻開始時加入各種色彩鮮艷的繪畫作品,刺激學生的視覺,使其對畫圖產生興趣,調動學生想要創作的積極性,然后再根據教材內容進行畫圖的操作教學,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畫圖技術。在演示教學后還可以在視頻中加入教師布置的課堂作業,讓學生獨立進行操作,培養其動手能力。
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學生由于存在個體差異,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有所不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堂中適宜地進行互動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教師可以安排一些課堂答疑的時間讓學生說出自己在知識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通過查看學生的課堂作業完成情況,對所發現和存在的問題向學生集中再次進行說明指導,并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重新選擇適合學生的微課視頻,保證教學質量。例如,班級中有的學生記憶力好,對視頻中所展示的演示步驟都能一一記住,但其實踐能力偏偏有些許不足,實踐操作往往不能夠順利地進行。針對這一現象,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進行實踐,鼓勵學生通過多次實踐解決所遇到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方法,才能實現讓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教育教學理念。
為了幫助學生提高信息技術能力,小學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以及課程特點,將微課教學手段的優勢全部發揮出來,有效利用,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進行自主學習的環境平臺,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微課具有非常多的特點,其中就包含多樣性的特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隨意地選擇教學視頻,為學生創設豐富的自主學習資源。在進行微課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注意從學生的年齡以及實際情況出發,符合學生的生長特點與實際能力,采取由簡到難的模式,將知識碎片化,將任務碎片化,讓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過微課視頻自主進行查漏補缺。例如在“文檔編輯”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展示字體、語句、段落等各個不同階段的文字編輯教學視頻,學生觀看后可以自行結合視頻中的知識點進行操作,按步驟完成教師所布置的課堂作業。對于沒有完全掌握的學生,可以讓其利用空余時間搜索視頻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學習計劃時間表,在教學視頻中重點對單元格合并、拆分進行講解,學生通過相關知識的講解,自由地進行實踐,在鞏固知識的同時促進自身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