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 吳來慶
高中化學作為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是對自然界中的科學詮釋,并與生活密切相關。尤其是新課改下,對高中化學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面對這一全新的課堂教學需求,部分高中化學教師依然止步不前,依然沿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嚴重制約了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效果。鑒于此,必須要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借助思維導圖模式,全面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限制,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其中存在諸多問題:第一,教學理念脫離時代。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學理念也隨之發生改變。但在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依然受到應試教學理念的束縛,在課堂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以高考為導向,過分重視理論知識教學,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培養,致使化學課堂教學效果低下;第二,教學設計不科學。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學設計至關重要,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課堂教學目標。但鑒于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學設計依然存在明顯的不科學、不合理現象,嚴重制約了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第三,忽視了實驗教學。高中化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化學實驗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但在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受到教學理念、課時、實驗硬件設施等因素的影響,以口頭敘述、黑板畫圖等形式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沒有發揮實驗教學的價值。
預習是課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學生通過有效的課前預習,對教學中的重難點進行了準確的掌握,并在預習的過程中,對部分知識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解,進而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加有目標,有針對性。但是在傳統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常常會忽視學生的預習,即便是部分學生進行了預習,也僅僅只是提前對所要講述的內容通讀一遍,預習效果質量較低,無法達到預習的效果。鑒于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課前預習的時候,就可以充分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瀏覽,明確教學重難點,并以此為切入點,進行知識網絡的構建。在這一過程中,可指導學生靈活運用各種圖像、線條等,將各層級的知識點進行連接,以形成一個直觀的、形象的知識網絡。
例如,在“氧化還原反應”預習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本節課內容的重點“化合價升降變化與電子轉移之間的關系”為中心點,并借助云朵狀、流暢的幾何線條等,將與其相關的內容進行了精準地表示,進而逐漸形成一個強大的知識網絡結構,以提升了預習的效果。
在新課程標準下,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不僅僅要完成化學知識的教學,還要在此基礎上全面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鑒于此,教師作為高中化學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就可充分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學生開展課堂學習。
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例,這一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得到應用,同時小組合作學習也是提升學生化學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但是傳統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常常出現偏題的現象,致使課堂教學效果低下。鑒于此,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就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厘清層級直觀的關系,并更好地進行思考、探究學習等,如此一來,有效落實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噴泉原理的實驗”的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就充分借助了思維導圖這一工具,引導小組成員在形象的知識網絡中,厘清討論的思路,并引導學生按照知識網絡結構,開展知識探究學習,以實現高效學習。
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為了進一步提升聽課的效果,常常需要做課堂筆記。但在傳統課堂模式下,學生基本上是嚴格按照教師的板書進行抄寫。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也影響了學生聽課的效率。鑒于此,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思維導圖的應用,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的概括性,將相應的知識進行有效的連接,并充分借助劃線、畫圈、涂色等形式,進而形成一個形象的知識網絡。如此一來,不僅縮短了學生課堂筆記的時間,也幫助學生形成了一個有效的知識網絡。
教師開展完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之后,常常需要對本節課所講述的內容進行總結,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均是采用羅列知識點的方式進行。如此一來,不僅課堂小結的效率低下,還會導致學生產生混淆的現象。鑒于此,教師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完成之后,就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以本節課的關鍵點作為切入點,將其作為知識網絡的“樹根”,并依次為切入點,結合次級內容作為枝干,積極構建一個基本的知識網絡圖。接著,以次級內容為切入點,進一步對其進行細化和補充,將其作為知識網絡結構的“枝葉”。如此一來,在思維導圖模式下,教師就可以將本節課的內容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并幫助學生明確了重難點,進一步提升了課堂小結的效果。
例如,在“金屬鈉的性質與應用”課堂小結時,就借助了思維導圖的形式,以鈉作為“樹根”,并將其存在形態、結構、物理性質、化學形式、制備、用途作為次級的樹干,接著以次級知識點為中心,進一步展開和細化,進而形成一個完善的樹狀知識結構圖。
在高中化學學習中,學生常常出現遺忘的現象,并且鑒于新舊知識點之間存在的聯系,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效的復習,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鑒于傳統教學模式下,復習效果不甚理想,甚至在復習的過程中,常常出現知識點遺忘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進行復習教學的時候,可充分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以章節的核心內容作為關鍵點,并以小節核心內容作為次級知識點。教師借助形象的圖形,將其表達出來。同時,借助流暢的幾何線條將之間的關系進行明確。之后,對其進行細化和完善,進而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完善的知識網絡,以提升復習效果。
綜上所述,鑒于傳統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為了進一步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充分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指導學生開展化學預習、課堂教學、課堂筆記、課堂小結和課后復習等,以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