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甘肅:會寧縣教場小學)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實現素質教育目標,成了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從當前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模式來看,雖然教師在想方設法實現課堂教學工作的突破,但其有效性并沒有得到顯著提升,這與教師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夠科學有一定關系。為了改變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現狀,實現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做好對其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至關重要。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想要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就必須改變課堂教育的主體,在弱化教師課堂地位的同時,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他們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開展教學工作。從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的特點來看,其知識內容多為價值觀念、道德素質等為主,這種知識不像漢字、加減法和單詞一樣對錯分明,需要學生以個人認知為基礎進行理解。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獲得正確的認知,教師要做好在以學生認知體驗為基礎的前提下,完成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提升他們的課堂學習效果。例如在進行“百年追夢 復興中華”單元的教學時,考慮到當代小學生對歷史的了解有限,所以為了讓他們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我選擇運用信息技術為他們播放視頻資料,其中包括帝國主義燒殺搶掠的視頻、革命先輩奮勇抗爭的視頻以及新中國開國大典的視頻等,讓他們能夠通過視頻資料去了解那段歷史,能夠以更好的狀態和思維投入學習,并樹立起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他們塑造正確的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加強師生課堂互動,是提升學生學習體驗、實現高效課堂構建目標的重要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他們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課堂學習環節,并讓他們以更好的狀態去進行探究性學習。例如在進行《我們的班規我們訂》一課的教學時,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主體意識,讓他們能在班級生活中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和價值,我就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進行了一次“制訂班規”的主題班會。在班會中,學生可以自由發言,說出自己認為有用的意見,并對每一條班規的制訂建言獻策。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完成班規的制訂,由此做到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同時,實現對他們的主體地位落實,為班級生活質量的提升帶來助力。在完成班規的制訂后,我要求學生必須嚴格遵守,因為班規是他們自己制訂的,他們要對自己說出的話負責;并進一步做好對他們的認知啟發,讓他們可以在享受應有班級生活權利的同時,提升自己的責任意識,為他們以后的成長和進步帶來助力。
設計趣味課堂訓練,能夠讓學生在課堂訓練環節中以更好的狀態去進行學習,強化對知識的認知,這對于學生的進步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考慮到學生的行為動力,教師除了保證訓練內容與課堂知識相一致的同時,還要強化訓練的趣味性,因為這樣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興趣,同時也能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例如在完成《我們當地的風俗》的學習后,我就在課堂教學環節中,為學生設計了“問答游戲”。游戲中,學生被分成若干小組,我會隨機提出一些問題,各小組學生以搶答的方式回答問題,回答正確加一分,回答錯誤不扣分,看哪個小組最后的得分最高,由此做到借助趣味問答游戲來完成對他們的課堂知識鞏固,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本地的風俗習慣和傳統文化,也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構建帶來支持。
布置生活實踐作業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道德與法治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重要聯系,并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具有針對性的生活化實踐作業,讓他們能夠有機會到生活中去體驗和應用道德與法治知識,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例如在完成《合理消費》一課的教學之后,我就為學生布置了“今天我做主”的課后實踐作業。在作業中,學生可以得到一定數額的錢,這些錢是兩天家庭日常生活開銷的費用,學生需要當家做主進行周末家庭開銷的管理。這樣,讓他們合理地進行家庭資金的支配,并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正確消費觀念的樹立,為他們良好的價值觀念和道德品質樹立帶來助力。又如,在完成《應對自然災害》的學習后,我會為學生布置“我是家庭小老師”的作業任務。在該任務中,學生需要將應對自然災害的方式教給家長,并由家長錄制小視頻進行記錄,由此做到在強化學生應對自然災害方法記憶效果的同時,也為他們的綜合素質發展構建帶來助力。
總而言之,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工作有效性的研究,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還能為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提升帶來助力。在實際工作中,教師必須明確素質教育目標,并通過對學生認知水平的了解,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保證學生可以在他們最佳狀態下去進行符合自己認知興趣和思維水平的知識學習;并通過體驗式實踐方式,讓學生感受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由此來進一步完成對他們的素質教育,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打下良好而又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