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經濟開發區學校 胡 曉
小學數學教師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踐行者,需要認識到自己的作用并能夠明確當前自己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找到可調整的方向,明確可優化的教學方法,實現有效教學優化的進行。針對于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預習是實現學生自學的重要環節,其雖然不是課堂教學的直接構成部分,但其對于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在過去,很多教師并不重視預習的有效開展,雖然也會提出預習的要求,但在具體預習任務的設置上就顯得較為模糊,并沒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提出預習的具體要求。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自主性較差,所以在沒有教師目標要求作為學習導向的前提下,預習的效果自然也就不能得到保障。為了改變這一點,教師需要將預習任務的有效構建重視起來,并將預習的要求明確為具體的問題,使學生可以在問題的引導下完成所要學習內容的有效預習。除此之外,為了給予學生預習的幫扶,教師在教學之中還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工具制作一些微課件,讓學生可以使用微課件進行預習。
例如,在進行“長方形與正方形”這一課的教學時,為了實現教學的有效推進,教師在教學開始前就需要給學生布置清晰的預習任務。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一些微課件,在其中加入一些容易理解的相關圖形內容。在具體的教學問題的設計上,教師可以將問題加入其中。如在這一課的教學中,筆者設計了如下教學問題:(1)長方形是什么?(2)正方形是什么?(3)二者有什么相似之處?(4)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品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呢?通過對這幾個問題的思考與解決,學生就可以實現對本課內容的基本掌握。
教學工具是開展教學的有效載體,教師所使用的教學工具是否有效也會對教學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雖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已經得到了普及,但筆者發現有不少一線教師還是習慣使用黑板來輔助教學,這一教學工具固然可以實現簡單數學知識的展示,但其并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在教學優化的要求下,教師也需要嘗試找到更有效的方法開展教學。基于此,教師需要認識到多媒體的教學作用,并能有效地將其使用起來達成有效展示。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借助多媒體的形象展示功能為學生展現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或者動畫,將抽象性較強的數學知識形象地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達成知識的完全掌握。
以教學“平移、旋轉和軸對稱”這一課為例,我們可以有效地應用多媒體來實現對這三種現象的有效展現,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動態展示功能向學生直觀呈現一個圖形是如何進行平移和旋轉的,并讓學生嘗試著探究對應圖形在平移和旋轉前后所發生的變化。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軸對稱,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埃菲爾鐵塔、金字塔等圖片,表明其正視圖的對稱軸,幫助學生加以理解。
作業是實現學生有效復習鞏固的重要工具,教師能否設計有效化的作業,也會直接對教師的教學效果產生影響。教師需要結合教學情況設計多樣化的數學作業,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教師可以在保留傳統知識作業設計的前提下加入一些實踐性作業,使學生可以通過數學實踐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提升數學綜合能力。
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這一課中設計多樣化作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保留知識作業設置的前提下,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對家中的冰箱、桌子等物體的面積進行測量和計算。這種實踐性質的作業可以對學生的積極性實現有效調動。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小學數學教學優化,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實際進行研究,嘗試找到教學中存在的不和諧之處,再使用相應的教學策略實現教學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