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江安鎮濱江初級中學 郭世平
新的時代背景下,統計內容已經成為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成為各地中考命題的必測點。數據分析是統計學習的核心,初中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數據分析意識和能力,并將數據分析在解決統計問題的過程中靈活運用,才能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不斷成長。因此,在學生解決問題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實際問題中的有效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并基于數據分析的結果學會解決實際問題。本文中,筆者結合平時教學體會,談談在數據分析教學過程中的實施重點。
數據本身比較抽象,要保證數據分析的效果,首先就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的積極性。統計問題中的絕大多數數據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數據分析結果也往往應用于生活。數學教師要善于利用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數據信息,并將相關數據經過一定的改造加工,開發為數學教學過程中實際可利用的情境資源。這種方式的好處不僅在于運用學生擅長的形象思維來解決抽象問題,還能更好地激發學生進行數據分析的興趣,調動他們參與數據分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數據分析效率。如:天氣預報說今天下大雨的可能性為90%,那么,今天一定會下大雨嗎?某種彩票的中獎概率為1%,那么如果我們買100張,肯定會中獎嗎?讓學生進行數據分析的關鍵在于學生對數據分析的思維意識,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意識、科學思維意識,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不要急著盲目地下結論,而要結合生活實際和實際情景進行科學嚴謹的、全面覆蓋的數據分析。
初中生心智發展尚未完全成熟,對于各種抽象數據的內化存在一定難度。此時,我們要根據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選擇合適的數據分析教學手段,有效提升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只有學生親身經歷了數據收集、數據歸類整理、數據描述、數據統計分析等過程,學生的數據分析結果才更具科學性和準確性。這種體驗的價值在于讓學生對數據分析更有內驅,更感興趣,更有可操作性,也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增強對各種數據的積累,提高對數據分析的直觀思維和科學理性思維。如在概率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試驗操作,讓學生通過試驗去探索和發現相關事物或現象發生的頻率,親身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內化理解事件發生的隨機性。如可以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摸球試驗感受隨機性的含義,即對于同一事件可能會有不同的數據收集。摸球達到一定次數以后,學生就能根據摸到紅球和藍球的頻率繪制條形統計圖或扇形統計圖進行數據描述,從而更準確、更科學、更形象地估計可能性的大小。
傳統教學中的數據分析統計都是依靠一支筆、若干張紙,運用大量的人工整理和計算才能進行,數據分析統計效率可想而知。此時,如果我們能夠有效借助于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數據分析,就會有效提升數據分析的效率,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更有價值的地方。現代教學離不開信息技術的輔助。信息技術手段一方面向學生呈現了文字、聲音、視頻等豐富多彩的海量資料,另一方面可以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模擬情境,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知教學內容。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引導學生學習,從根本上變革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對于數據分析統計的教學內容來說,我們可引導學生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搜集數據,并將收集到的數據輸入數據表格,再通過表格處理技術篩選相關數據,研究相關數據覆蓋對象,自動計算數據平均值、和值,并進行有效排序比較,還可以將搜集到的數據制作成各種數據統計圖,更加形象地呈現數據變化趨勢。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的最大優勢在于使學生脫離了各種復雜煩瑣的計算,有更充足的時間對數據現象進行思考,使學生將主要的學習精力置于對統計與概率意義的理解層面,從而有效地提升數據分析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更多信息技術的掌握也是基于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數據分析統計教學的價值所在。
總之,數據分析不僅是初中生數學學習領域的重點內容,也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問題密切相關。提升學生進行數據分析統計的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形成較為高效的學科思維,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科學理性的意識和嚴謹的工作與學習態度。數學教師要緊緊圍繞新課程標準要求,從學生生命健康成長需求出發,根植學生生活實際,親身體驗問題情境,善于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提升學生進行數據分析的積極性、科學性、高效性,真正培養適合新時代發展需要的數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