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敏,王成蘭,陳其兵,孫有鑫,鐘輝麗,胡健泰,宣麗霞
(1.甘肅省武威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武威 733000;2.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武威 733000)
番茄是我國北方地區溫室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1],其生長發育對水分要求較高,灌水量對番茄產量和品質均有顯著影響,灌水量過高或過低均會導致番茄減產[2]。張坤等[3]通過研究不同灌水量與灌水頻率對加工番茄根系生長和產量的影響,發現隨灌水定額的增加,加工番茄產量呈現出增加趨勢。武威市現轄1 區3 縣(涼州區、民勤縣、古浪縣、天祝縣),年降雨量60~600 mm,蒸發量1 400~3 041 mm,屬水資源嚴重不足的資源性缺水地區,尤其是古浪縣人均水資源量719 m3,分別是全省、全國的1/2 和1/7,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4]。水資源短缺是限制古浪縣移民區戈壁日光溫室番茄產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古浪縣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的瓶頸。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灌溉水實現古浪縣戈壁農業優質高產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試驗參考當地戈壁日光溫室番茄滴灌灌水量,研究不同滴水定額對戈壁日光溫室秋冬茬番茄生長及產量的影響,從而確定適宜的滴水量,對優化戈壁日光溫室番茄生產滴灌制度,促進武威市戈壁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1 試驗地點
試驗設在古浪縣西靖鎮六道溝古浪縣李開奎農牧專業合作社的日光溫室生產基地。
1.2 供試材料
供試番茄品種為奧地利1 號。
1.3 試驗方法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設5 個處理,3 次重復,小區面積46.8 m2。處理1:每次滴水120 m3/hm2;處理2:每次滴水180 m3/hm2;處理3:每次滴水240 m3/hm2;處理4:每次滴水300 m3/hm2;處理5:每次滴水360 m3/hm2。采用寬窄行平作雙管栽培,寬行70 cm,窄行50 cm,株距50 cm。結合整地施腐熟的優質羊糞75 000 kg/hm2、磷二銨375 kg/hm2、硫酸鉀375 kg/hm2。試驗時間為2019 年7 月23 日—2020年1 月24 日。滴水量通過水表控制,為保證灌水量準確、均勻,每行滴灌帶安裝一個獨立小閥門。其他田間管理與當地常規管理相同。
1.4 測定指標
番茄生長期觀察記載各處理的物候期和長勢;番茄生長前期、中期各小區隨機取5 株測定株高、莖粗;果實成熟后分區分批計產,果實采收中期各小區隨機抽取10 個果實測定單果重、縱徑、橫徑、可溶性固形物等。
1.5 數據處理
采用Excel 2007 進行數據處理,采用DPS15.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 法進行多重比較(參考文獻=0.05)。
2.1 不同滴水定額番茄生育期比較
從表1 可知,各處理間番茄開花時間無差別。番茄果實成熟時間處理4、處理5 較處理1、處理2、處理3 遲6 d。

2.2 不同滴水定額番茄農藝性狀比較


從表2 可知,苗期各處理的株高為31.2~38.8 cm;處理4 最高,為38.8 cm;處理1 最低,為31.2 cm;各處理間無顯著差異。番茄生長中期,各處理的株高為135.9~157.8 cm;處理4 最高,為157.8 cm;處理1最低,為135.9 cm;處理4、處理3 顯著高于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 之間無顯著差異。番茄莖粗在苗期、生長中期各處理間均無顯著差異;生長中后期處理4 長勢較處理3、處理2、處理5、處理1 強,其中處理1 長勢最弱。處理4 葉片較其他處理大,處理1 葉片最小。
2.3 不同滴水定額番茄果實性狀比較
從表3 可知,各處理番茄果實單果重、縱徑、橫徑、單株結果數均無顯著差異。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處理1 顯著高于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其他處理間無顯著差異。單株結果數處理2、處理3 較其他處理多。
2.4 不同滴水定額番茄產量比較

從表4 可知,番茄前期產量處理2、處理3、處理4 顯著高于處理1,處理1 和處理5 無顯著差異;中后期產量處理3 顯著高于處理5,其他處理之間無顯著差異;總產量處理3 顯著高于處理1,其他處理之間無顯著差異。
2.5 不同滴水定額番茄果實裂果數比較

從表5 可知,果實采收前期處理4 果實裂果數顯著少于處理1,果實采收中后期處理5 果實裂果數顯著少于處理1。總體來看,處理1 果實裂果數最多,處理5 果實裂果數最少,這可能與處理1 土壤濕度變化幅度較大,處理5 土壤濕度變化幅度較小有關。
試驗結果表明:戈壁日光溫室秋冬茬番茄滴水過多,果實成熟期延遲6 d;滴水過少會增加番茄裂果數,但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高,果實甜度增強,口感好。滴水量為180~240 m3/hm2時間番茄植株長勢好,產量為98 929.5~104 944.5 kg/hm2。可初步確定戈壁日光溫室秋冬茬番茄的適宜滴水量為180~240 m3/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