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君
近年來,隨著痔瘡發病率的升高,手術治療逐漸得到了普及[1]。術后肛緣水腫是痔瘡手術的常見并發癥[2]。肛緣水腫的形成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切口愈合,還會干擾患者的正常排便[3]。早期控制術后肛緣水腫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中醫治療以中醫理論為支持,該方法主張參照患者的病機辨證施治。為確定中醫止痛如神湯加減治療的價值,本研究主要對59 例痔瘡術后肛緣水腫患者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59 例痔瘡術后肛緣水腫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29 例)和中醫組(30 例)。常規組男14 例,女15 例;平均年齡(40.9±14.2)歲。中醫組男15 例,女15 例;平均年齡(40.7±14.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患者接受常規治療。痔瘡手術患者出現肛緣水腫后,立即給予患者口服地奧司明片(四川協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170)治療,用法:0.45 g/次,2 次/d。指導患者進行高錳酸鉀坐浴治療:將0.4 g 高錳酸鉀(南昌白云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635)稀釋于2 L 溫水中,自患者出現肛緣水腫起,指導患者按照2 次/d、15 min/次的頻率進行坐浴治療。指導患者保持肛周皮膚清潔,注意避免攝入辛辣刺激性食物,適當飲水(飲水量以1.5~2.0 L/d為宜)。
1.2.2 中醫組 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實施中醫止痛如神湯加減治療。①方劑:止痛如神湯基礎組方由皂角子、桃仁、秦艽、熟大黃、蒼術等構成,依據患者病情隨癥加減,5 例伴嚴重肛緣水腫患者,于基礎組方基礎上,加用五倍子及烏梅;4 例伴便秘患者,以生大黃替換原組方中的熟大黃,加用火麻仁及郁李仁;7 例血行瘀阻、氣機郁滯患者,加用赤芍、柴胡及牡丹皮;4 例伴瘙癢癥狀患者,加用蛇床子及地膚子;5 例伴小便酸痛癥狀患者,加用車前子、燈心草及萹蓄;5 例濕熱患者,加用牛膝及薏苡仁。②用法:1 劑/d,以水煎服,分早晚2 次用藥。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癥狀改善時間及治療前后焦慮情緒評分。①治療效果參考文獻[2]分為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癥狀改善時間包括疼痛、水腫改善時間;③治療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評價患者焦慮情緒,評分越高說明患者越焦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中醫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常規組的79.3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中醫組患者疼痛、水腫改善時間短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比較(,d)
注:與常規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焦慮情緒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焦慮情緒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中醫組患者焦慮情緒評分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焦慮情緒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焦慮情緒評分比較(,分)
注:與常規組治療后比較,aP<0.05
近年來,由于受到低纖維飲食、久坐等因素的影響,痔瘡發病率逐漸升高[4]。在這一背景下,痔瘡患者的治療逐漸成為人們的關注重點。手術是臨床干預痔瘡的重要方法。目前,手術治療痔瘡的作用已經得到了明確證實[5]。但部分患者術后容易產生肛緣水腫這一并發癥。
根據既往手術治療經驗,痔瘡手術患者形成肛緣水腫的原因在于:①術后引流不暢。痔瘡患者經手術治療后,術后排便會導致部分腸道內容物殘留于切口表面,形成刺激,最終誘發肛緣水腫。②肛周皮贅較多。痔瘡患者的病程通常較長,頻繁排便導致肛周邊緣皮贅增加。實施手術治療時,這類患者的創面較大,加之肛周回流血管受阻,引發靜脈回流障礙,增加術后肛緣水腫的發生風險[6]。③腹瀉。伴腹瀉癥狀的痔瘡手術患者,較其他患者更易形成肛緣水腫。原因在于:腹瀉時,稀便頻繁刺激肛周皮膚,引發炎癥,最終形成肛緣水腫。④便秘。伴便秘癥狀者,容易因便秘引發的負壓升高,干擾肛周淋巴回流及血液循環,增加術后肛緣水腫的形成風險。
當痔瘡手術患者出現肛緣水腫后,常規西醫治療多主張從飲食、用藥等多方面進行治療,即在禁止刺激性飲食的基礎上,運用地奧司明增強患者的肛周毛細血管壁滲透功能,促進靜脈循環,調節靜脈擴張性[7]。經坐浴途徑給予肛緣水腫患者高錳酸鉀,借助這種氧化劑的殺菌作用,改善肛周炎癥反應,促進水腫癥狀的恢復。常規治療用于痔瘡術后肛緣水腫的治療,效果尚可。
中醫認為,痔瘡術后肛緣水腫的病機為:氣血運行不暢,濕熱下注,導致經脈受阻;加之受飲食不節因素的影響,導致機體濕瀉不化,積聚肛門,誘發術后肛緣水腫[8]。因此,宜按照補氣生陷、鎮痛消腫、活血解郁原則進行治療。
止痛如神湯是一種經典重要方劑,其中的皂角子具有良好的潤燥通便、開竅通閉功效;桃仁的功效則以通便潤腸、活血化瘀為主;秦艽具有一定的祛風退熱作用;蒼術具有燥濕祛風的功效,其在泄瀉水腫、風濕痹痛治療中均可獲得良好的療效。諸藥合用,止痛如神湯可形成活血化瘀、祛風退熱等功效。本研究在痔瘡術后肛緣水腫的治療中引入了止痛如神湯加減治療,即依據術后肛緣水腫患者的癥狀,隨癥加減方劑,以促進患者的康復。如對于伴嚴重水腫的患者,于止痛如神湯基礎組方中加用五倍子及烏梅,借助這兩種藥材的斂腸止瀉、降火解毒功效,緩解患者的水腫;而對于伴小便酸痛的肛緣水腫患者,則利用車前子、燈心草及萹蓄的利尿清熱、通淋清心等功效,減輕術后肛緣水腫患者的痛苦體驗。
痔瘡術后肛緣水腫的臨床治療中,中醫止痛如神湯加減治療方法的應用優勢在于:①顯效速度快。痔瘡術后肛緣水腫治療中,止痛如神湯加減治療顯效速度較快的原因為:這一中藥方劑高度契合肛緣水腫患者濕熱下注、氣血不暢的病機,利用桃仁、蒼術等藥物發揮活血行氣、清熱祛風等作用。此外,止痛如神湯加減治療還按照中醫辨證施治理論,針對伴不同癥狀的肛緣水腫患者,適當調整中藥組方。隨著痔瘡術后肛緣水腫患者病機的消除,患者的癥狀可快速得到良好改善。本研究證實:中醫組患者疼痛、水腫改善時間分別為(3.59±0.69)、(4.10±0.92)d,短于常規組的(5.72±1.83)、(6.01±1.86)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作用效果顯著。痔瘡術后肛緣水腫治療中,常規治療主要利用地奧司明的保護血管、促靜脈循環作用及高錳酸鉀坐浴的殺菌作用,減輕肛緣水腫患者的痛苦體驗。部分肛緣水腫患者的病因較為復雜(如同時受到腹瀉、皮贅增加等因素的影響)[9]。單純經常規治療難以獲得良好的預后。而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引入止痛如神湯加減治療后,中藥方劑的清熱祛風、活血行氣功效,可與常規治療中的作用途徑形成協同機制,顯著改善肛緣水腫患者的肛周血液循環,加速水腫的消退[10]。本研究證實:中醫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常規組的79.3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③可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痔瘡手術患者多伴焦慮情緒[11]。實施手術治療期間,痔瘡患者容易因擔憂術后疼痛、排便不暢、術后恢復不佳而形成負性情緒,當形成肛緣水腫后,這一手術并發癥引發的疼痛、水腫癥狀,則會加劇患者的不良情緒[12]。引入止痛如神湯加減治療后,可快速緩解痔瘡患者的癥狀,提升其康復自信,因此,患者的焦慮情緒也可隨之改善。本研究證實:治療后,中醫組患者焦慮情緒評分為(45.02±4.16)分,低于常規組的(49.12±4.27)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止痛如神湯加減治療痔瘡術后肛緣水腫,可快速緩解患者的疼痛、肛緣水腫癥狀,促進其術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