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菊
云南省麗江市婦女兒童醫院,云南 麗江 674100
兒童成長發育受影響因素多,既往重視家庭教育,但多數家庭對兒童保健工作了解有限,有保健工作不全面的情況,使兒童在黃金發育期內出現發育不良、發育商較差的情況[1]。近年,兒童保健工作得到重視,經專門兒童保健工作的實施,可提高兒童對現代社會的適應能力,而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則是兒童保健的新興內容,能針對兒童發育商、體格等進行針對性干預,使兒童自身發育得到改善,有較強的可行性[2]。因此,課題在家屬同意下觀察80例健康體檢者并隨機分組,旨在評估早期綜合發展指導的價值。
1.1一般資料 課題觀察80例健康體檢兒童,在家屬同意下對其隨機分組,課題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實施,保健組:40例,體檢時年齡值是1~26個月,年齡均值(13.85±4.03)個月;女22例,男18例;均行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基礎組:40例,體檢時年齡值是2~27個月,年齡均值(14.08±4.27)個月;女23例,男17例;均行普通保健。組間無差異(P>0.05)。
1.2方法 保健組:早期綜合發展指導,(1)創建健康檔案:納入者在第一次兒童保健時即創建健康檔案,記錄兒童的相關信息,并在每次兒童保健過程中進行信息的完善。(2)營養指導:兒童不同成長期所需營養不同,兒童年齡不超過6個月,盡可能指導家屬進行母乳喂養,后依據兒童發育情況進行微量元素的補充,防止微量元素缺乏造成的并發癥。(3)身體發育指導:兒童不同成長期內身體發育有差異,向家屬講解各時期內發育特點,并指導家屬陪兒童共同玩耍,在玩耍中鍛煉兒童的身體機能,并進行爬行、站立、抓握等訓練,加速兒童體格發育。(4)發育商訓練指導:發育商對兒童成長發育很關鍵,經辨色、聽力、精細動作訓練等,使兒童發育商得到訓練,同時告知家屬訓練注意事項,防止過度訓練造成的兒童疲乏。(5)DDST發育篩查:經溝通和生活能力對兒童個人-社交能區進行判斷;經畫圖、手取物能力等對兒童精細動作發育進行判斷;經語言聽、理解情況對兒童語言能區進行篩查;經跳躍、行走等對兒童大運動能區進行篩查。(6)兒心量表篩查:在兒童27-72周內均可行此量表篩查,經大動作、適應能力、社交行為、精細動作、語言等內容篩查,對兒童發育情況進行判斷。
基礎組:普通保健,向家屬發放兒童保健手冊,進行兒童保健知識講解即可。
1.3觀察指標 兒童發育情況觀察,指標有身高、體重、精細動作、大動作等。
記錄兒童常見疾病,有呼吸道感染、腹瀉、貧血等。
1.4統計學處理 SPSS24.0為兒童保健數據處理軟件,兒童發育指標以t檢驗,兒童常見疾病以χ2檢驗,P<0.05,數據有意義。
2.1兒童發育情況觀察 保健組兒童發育指標數值更優,比基礎組兒童發育情況好,P<0.05。
表1 兒童發育情況觀察
2.2兒童常見疾病觀察 呼吸道感染、貧血、腹瀉發生率在保健組均比基礎組低,P<0.05。
表2 兒童常見疾病觀察
兒童保健,近年得到重視,在規律性的保健工作中向家屬講解兒童成長發育注意事項,能規范兒童行為,使其得到良好的發育。但多數家屬文化水平有限,對兒童保健內容了解有限,即使經健康教育也很難讓其熟練掌握兒童保健知識,容易有生長發育受限的情況[3]。早期綜合發展指導,考慮到此問題,為改善兒童成長發育環境,進行了兒童保健工作的優化。在早期綜合發展指導中,健康檔案的創建及兒童保健信息的記錄,能保持兒童保健工作的連續性,而營養指導的實施,則能為兒童補充身體成長所需,且經喂養內容的調整,能提高兒童抵抗力,有預防兒童常見疾病的作用。兒童時期,即身體發育及發育商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期間內指導家屬進行兒童精細動作鍛煉、聽力鍛煉等,并進行注意事項的講解,可規范訓練行為,使兒童發育商得到有效訓練,且兒童能健康成長,體格發育也能得到改善。DDST發育篩查、兒心量表篩查的實施,則能對兒童身體發育情況進行評估,對其兒童保健工作進行指導和調整,使兒童保健工作針對性增強,讓兒童能健康發育成長。
綜上所述,早期綜合發展指導有顯著的價值,除改善兒童生長發育指標外,能減少兒童常見疾病,對維持兒童保健安全性有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