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



近年來,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江東實驗小學(以下簡稱江東實驗小學)堅持以“為幸福導航”為辦學理念,以規范校園足球管理團隊、營造足球文化氛圍、建設校本課程、建立有效評價機制、拓展足球精彩活動為抓手,力求鍛煉學生意志品質,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讓校園足球內化成一種精神、一種文化,深入到每名學生心間。目前,學校有學生1500余名,教師104名,其中體育專職教師8名,足球專項教師2名。2015年,學校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一、規范校園足球管理團隊,打造幸福師生團隊
(一)建立校園足球領導小組,明確各項責任分工
為順利開展校園足球工作,江東實驗小學成立了以校長、書記為組長的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全面指導學校足球工作,確定校園足球指導思想;由副校長任副組長,具體負責校園足球工作的開展和分工指導,定期組織校園足球相關會議與培訓,有序部署各項工作;小組成員由體育組、全體班主任擔任,具體負責校園足球各項活動的開展和落實,加強家校聯系,向學生家長講解和宣傳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的益處,并積極做好輿論導向工作。
(二)依托學校發展規劃,確保校園足球順利開展
江東實驗小學在學校的《三年自主發展規劃》中,將校園足球工作作為重點來抓,制訂詳細的校園足球特色發展規劃,確立校園足球建設的愿景,為發展校園足球制訂了行動指南。同時,制訂《寧波市鄞州區江東實驗小學校園足球工作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教學管理、招生、課余訓練、競賽、運動安全防范、師資培訓、檢查督導等方面的內容。此外,學校還系統地梳理了學校的校園足球發展歷程,讓學生深入了解學校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蘊,用榮耀的歷史激勵師生,用美好的愿景鼓舞師生,以此不斷推進校園足球的建設工作。
江東實驗小學不僅關注政策保障,而且注重經費保障。多年來,學校在校園足球工作上持續投入,其中包括購買比賽服、足球、球門、足球隊員的保險,組織球隊參加各類比賽,建設和維修足球場地等產生的費用。此外,學校還積極向區里申報特色項目經費,2018年經區級規劃,學校建設了標準的籠式足球場。
二、加強足球文化建設,營造幸福校園氛圍
(一)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蘊,激發學生的足球熱情
多年來,江東實驗小學通過積極建設拓展性足球課程,舉行每學年1次的校園足球聯賽或足球嘉年華,開設每周1節足球課,組織學生每天進行15min足球組合動作練習,確保每人1本《幸福足球之旅》評價手冊,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足球活動,營造濃厚的足球文化底蘊,以此培養學生的足球興趣,激發學生的足球熱情。
(二)加強足球文化建設,為足球課程開展提供養分
多年來,江東實驗小學依托校園足球特色,在校園內打造了足球文化大廳、足球文化樓梯、足球文化長廊等,展示中國足球歷史、世界明星球員、明星俱樂部、學校明星隊員等,讓學生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能體會到足球運動的魅力。同時,學校教師帶領學生制作《幸福足球之旅》評價手冊,觀看精彩的足球比賽,以此提高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親近感和參與足球鍛煉的積極性,促進校園足球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提升教師執教能力,開發足球校本課程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解決足球師資稀缺的問題
為了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江東實驗小學每年都積極組織教師外出參加國家級、省級學習培訓,如,學校教師戴川江通過層層選拔,參加了赴英國留學項目。如今,學校足球教師的足球技能不斷提高,教學能力也不斷增強。
此外,學校依托現有的2名足球專業體育教師,建立了邊教邊學的培訓模式,以此促進體育教師的足球技能。每周三教研活動時間,足球專業教師和其他體育教師溝通下周的上課內容,體育教師確認后,根據自己所教學段的學生特質和能力設定學習相應教學目標,再進行組內討論,聽取足球專業體育教師的意見,最后形成教學設計。由此,以實現“體育教師人人會教球,學生人人學踢球”的校園足球氛圍。如,足球教學《大家來顛球》一課,針對二年級的學生設計了3個課時(表1),以幫助學生了解顛球的部位、節奏,以及降低難度,實現“一顛一落”的顛球教學。
雖然是相同的課題,但針對六年級學生的教學,體育教師設計編寫了符合六年級學生特點和能力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表2),使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教學效果也更加顯著。
(二)開發校本課程,共筑校園足球之夢
為了讓每名學生都參與到校園足球中,江東實驗小學設定每周1節“HAPPY足球課”,讓學生了解足球知識,開展足球訓練。此外,學校還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定期對學校足球特色創建問題進行專題研討。體育教研組在邊學習邊實踐中,與對口初中春曉中學合作編寫《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指南》,每年在體育課中實施,在實施中不斷進行修正完善,同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把教案落實到各個年級和各個學期,真正做到有目標、有方法、有監測的教學。
1.課程目標
學校校本課程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3個維度確定目標。
(1)小學低年級(一、二年級)課程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足球,了解足球的起源、發展及作用;走進足球場,了解最基本的足球動作;會觀看足球比賽,具有積累足球信息的初步意識,從而關心足球運動。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學會做文明觀眾,感知足球比賽的過程,了解足球的發展和歷史;初步體驗和學習足球的基本動作,感受足球活動的樂趣,發展學生的下肢力量、奔跑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培養自信心。
(2)小學中年級(三、四年級)課程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足球運動的起源和發展,了解足球比賽的基本規則,初步學會搜集足球信息的方法,從中體會學習足球知識的樂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運球、控球等技術。
過程與方法:場內外知識的講解,以及簡單的比賽模仿,鍛煉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通過錄像、上網等方式觀看重要賽事,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國內外足球現狀,更加關注、熱愛足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具有團結守紀的精神,磨煉堅韌的意志和自強不息的戰斗力,培養集體榮譽感和個人自信心。
(3)小學高年級(五、六年級)課程目標
知識與技能:全面了解國內外足球發展歷程及現狀,基本熟悉足球比賽的基本規則,自覺收集足球信息、感受足球知識樂趣,掌握運球、控球、傳球、停球等各方面技術,基本能上場比賽。
過程與方法:收集并了解國內外的足球信息,讓學生自主進行足球運動,集體探究足球與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的關系;進一步掌握足球技能及簡單的比賽戰術,學會足球技戰術在比賽中的應用;加強學生的下肢力量、長距離奔跑能力,以及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促進身體機能的發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的心理品質,養成守紀守時、團結互助的作風,培植自信心,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課程內容
(1)小學低年級(一、二年級)課程內容
理論課程:足球的誕生、足球的發展(了解足球的發展過程)、足球比賽(體會比賽氛圍)、足球規則(五人制足球規則)、世界杯賽事(世界杯知識知多少)。
實踐課程:踩球練習、左右撥球練習、擲球練習、停球練習。
(2)小學中年級(三、四年級)課程內容
理論課程:了解蹴鞠(足球的前身)、足球的作用(提高自信)、足球規則(5人制足球規則)、足球四大賽事。
實踐課程:守門員技術、直線運球技術、腳內側傳球(短距離)、停球技術。
(3)小學高年級(五、六年級)課程內容
理論課程:了解重要的足球賽事、足球運動健身效果、踢球的注意事項、學校足球小明星。
實踐課程:小小裁判員、常用的接(停)球方法、曲線運球技術、射門技術、運傳球銜接技術、顛球練習。
四、建立有效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自信心
學習評價本身是一種教學中的學習活動,是整個學習過程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評價作為學習系統的反饋調節機制,在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有效的評價機制,有利于學生準確掌握學習內容并建立自信心。
江東實驗小學結合學生實際,構建了課程評價體系,并制訂《幸福足球之旅》評價手冊,讓學生體驗到成長的樂趣,實現了評價主體多元化[包括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教練員)及家長評價,與課程開發開展相關的單位、社區評價等];評價方法多樣化(包括書面作業、行為觀察、問題研討、資料收集、表演測試、場地競賽和榮譽展示,成長記錄等);評價內容全面化(不僅關注比賽成績,更關注成長的過程;不僅關注外在形式,更關注心理成長和心理健康)。
學校評價體系的建立,不再單一地對學生的足球技能進行評價,培養了學生對足球課程的興趣(女生尤為明顯),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建立多樣、有效的評價機制,既促進了校園足球的發展,培養了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自我評價能力,還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促進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深化了校園足球開展的積極意義。
五、開展豐富的足球活動,擴大足球運動的影響力
小學階段,大部分學生對于球類運動的興趣相對較高,因此,學校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足球活動,以此拓寬學生的足球信息平臺,不斷擴大影響面和覆蓋面,做到全校人人參與、個個成長,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校園足球氛圍。
(一)舉辦校園足球聯賽和校園足球嘉年華活動
多年來,江東實驗小學積極開展各類足球比賽,為學生們提供了展示的平臺。每年的4月和11月,學校會舉辦校園足球聯賽和校園足球嘉年華活動,學生參與面達到60%以上。足球運動能力較強、技術能力較為全面的學生會參加校園足球聯賽,將在課堂上學習到的技戰術知識應用到比賽中,在比賽中體驗成功或失敗,為學校足球競訓提供人才資源;足球能力一般或者單項足球技術掌握較好的學生,則積極參加足球嘉年華活動,充分展現自己在足球運動中的某項特長,同時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
如,在江東實驗小學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足球嘉年華活動中,共設置了“一分鐘顛球”“一分鐘傳球”“運球”共3項比賽。在“一分鐘顛球”比賽中,要求每班6名學生參加(男女不限,可兼報),一至三年級學生顛球時允許球落地1次,四至六年級學生顛球時不允許球落地,比賽時間為1min,顛球次數多的學生獲勝。在“一分鐘傳球”比賽中,要求每班6名學生參加(男女不限,可兼報),1min內在2m距離外傳球成功且次數多的小組獲勝。在“運球”比賽中,每班5名學生參加(男女不限),并在15m×5m的場地上,設置5條相距2m的標志桿,學生從起點開始,以“S”形運球繞過5條標志桿到達終點,按每個班級的總成績排出名次,總用時最短的班級獲勝。
此外,江東實驗小學還設計了冠軍見面會,獲獎的隊員們掛金牌、戴花環,在歡呼聲中合影,發表獲獎感言,接受采訪。這不僅激勵了足球隊員,還使其他學生獲得了榜樣的引領,同時營造了濃厚的校園足球氛圍。
(二)開展“足球文化”主題綜合實踐活動
多年來,江東實驗小學積極開展“足球文化”主題綜合實踐活動,即組織學生到周邊兄弟學校,了解這些學校的校園足球文化、體驗足球嘉年華活動、分享足球比賽樂趣等足球文化交流活動。這一活動,獲得了“寧波市綜合實踐活動展示優秀獎”和“寧波市綜合實踐主題教學設計評比二等獎”。從活動主題的選定、活動方案的設計,到活動的實施、活動的評價均由學生自主開展。學生是活動的主角,教師是活動的促進者,并在學生需要的時候給予必要的幫助和輔導。
多樣的校園足球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創造了良好的校園足球氛圍,也為校園足球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臺,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
近年來,經過學校的一系列舉措,以及全體師生的不懈努力,學校足球隊開始在省、市、區級比賽中嶄露頭角,如,在2020年寧波市青少年足球“雛鷹行動”比賽中,獲得女子乙組冠軍;在2021年寧波市校園足球比賽中,獲得男子丙組冠軍等。
今后,江東實驗小學將繼續完善學校的校園足球管理制度,營造校園足球文化氛圍,開展校園足球校本課程,讓每一名學生都能享受到足球運動帶來的快樂,讓學生建立終身鍛煉的意識,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提高學生自信心,從而健康、快樂成長。
(執筆:戴川江、高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