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桂寶 許占軍



分隊服是足球訓練中常用的服裝,它具有多彩醒目、號碼清晰、柔軟安全、不宜損壞和便于拿取等特點。筆者結合分隊服的特點,在實踐中將分隊服作為標志物和輔助器材進行訓練,取得了明顯的訓練效果。
一、作為運球抓“尾巴”器材
訓練目的:提高隊員的運控球技術、觀察能力、運球速度,并發展隊員的靈敏性。
訓練方法:在15m×10m的場地上,2名運球隊員1組,將分隊服塞在自己后腰褲帶處,露出1/2作為“尾巴”(圖1-1)。2名隊員同時運球,在從起點線將球運至15~20m處的終點線過程中,能躲避抓“尾巴”者的追抓,并順利到達終點線則成功。
拓展訓練:為加大難度,可以讓隊員在此場地內進行自由運球,互相抓“尾巴”(圖1-2)。將10名隊員分成2組,每組5名隊員,2個小組使用不同顏色的分隊服作為“尾巴”,邊運球,邊互相抓其他小組隊員的“尾巴”。抓“尾巴”過程中,必須始終控制住自己的球,丟球者淘汰出局,在規定時間內被抓“尾巴”人數少的小組獲勝。
訓練建議:互相抓“尾巴”時,建議采用腳底拖運球的方法,以保證抓“尾巴”時足球不離開自己的腳底。
二、作為積分標靶
訓練目的:調動隊員射門的積極性,同時提高隊員射門的準確性。
訓練方法:在進行射門訓練時,教練員可以用細繩或橡皮筋,將不同號碼的分隊服掛在球門內不同位置,作為標靶。為了保證隊員能射中分隊服,各分隊服上下左右間距不大于足球的直徑,以21cm為宜(圖2)。教練員根據射門的難易程度,懸掛分隊服。隊員在距離球門11m處,面對懸掛分隊服的球門進行定點射門練習,射中幾號分隊服,就獲得相應分數(在球門上方區域,左右2個上角的射門難度最大,中間難度相對較小,因此分值分別為9分、8分和7分;球門中間區域相較于上方區域射門難度較小,因此分值分別為6分、4分和5分;球門下方區域射門難度最小,分值也最小,分別為2分、3分和1分)。規定每人射門3次,累計得分多的隊員獲勝。
訓練建議:此訓練可以使用舊的分隊服,既做到了廢物利用,又避免了將新的分隊服弄臟踢壞。射門時,只要足球碰到分隊服即為射中。
三、作為定位球標志圈
訓練目的:激發隊員的訓練興趣,提高隊員踢定位球的技術及踢球的準確性,發展下肢力量和動作的協調性。
訓練方法:在60m×60m的足球場地上,將不同顏色的分隊服擺放成直徑分別為2m、4m、6m的3個同心圓(小圈、中圈、大圈)(圖3-1),隊員在距離圓心15~30m處采用腳內側踢定位球的方式踢向同心圓中心,足球落在小圈、中圈、大圈分別得3分、2分、1分,每人踢3~5次后,累計得分高的隊員獲勝。
拓展訓練:當隊員熟練掌握腳內側踢定位球技術后,可以在足球場的不同位置,將不同顏色的分隊服拼成多個長方形(圖3-2),隊員在距離分隊服15~30m處,向幾個長方形區域進行腳內側踢定位球,足球必須落在指定顏色的分隊服區域,得相應分值分,根據踢定位球的距離由遠至近得3分、2分、1分,每人踢3~5次后,累計得分高的隊員獲勝。
訓練建議:根據隊員練習的熟練程度,可以縮小圓圈或方塊的大小,或增加踢球的距離,以此加大訓練難度。拿球時,要求不得觸碰分隊服,防止移動分隊服位置。
四、作為任意球“人墻”
訓練目的:提高隊員的任意球技術以及戰術素養。
訓練方法:在足球場半邊場地上,在距離球門10~20m處,并排放置用衣架將分隊服掛在標志桿頂端形成的“人墻”(圖4),以此替代隊員并有效避免踢傷隊員。隊員在距離“人墻”9~15m處踢任意球或進行間接任意球配合練習,可以選擇偏左、中間、偏右等不同角度踢任意球,每名隊員射門成功6次即為完成訓練任務。
訓練建議:為保證訓練的連續性,足球教師可將標志桿底座加重量或固定,保證其穩定性。也可安排隊員輪流負責擺放和扶正被踢倒的“人墻”。根據任意球位置,可以擺放2~4個“人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