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有澤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高職院校以其自身獨特的專業設置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學生人數和學校規模都在不斷擴大。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是我國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最高層次和最后階段,對于銜接學校體育和終身體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定向運動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項目,它以其自身富有自然氣息的特點和組織形式的多樣性深受學生和老師的喜愛。定向運動在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同時,也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定向運動;可行性;
定向運動雖然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但它自身的特點以及對培養大學生所起的作用使得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迅速重視起來,這也是我國高職院校定向運動開展的前提條件,再加上我國高職院校具有開展定向運動有利的人文和自然條件,所以在我國高職院校開展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高職院校的開展勢必會對社會普及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目前,定向運動在湖南、廣東、浙江等經濟條件占優勢省份開展較好,而經濟條件處于劣勢的省份發展相對緩慢。國家課程改革推行素質教育,為開展定向運動提供了前提條件,擺脫固有的體育教學模式,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的開發利用各種資源,多開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育與訓練成為新課改的大勢所趨。
一、定向運動的開展,適應了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我國普通高校的開展定向運動課程的教學目標為:通過對定向運動的學習,激發強烈的體育鍛煉欲望,體驗挑戰自我的樂趣,同時了解有關野外自然環境的基本常識和技能知識,鍛煉學生的意志同時學會決策的能力,為以后適應社會、服務社會奠定基礎。定向運動將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有機結合,使學校和社會緊密聯系,讓學生在同大自然的接觸中,加深對自身和自然的了解,去學習在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動手、創造、創新、克服困難、團結互助等方面的能力。定向運動能夠培養學生堅定、勇敢、果斷、進取、冒險和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發掘他們的潛力,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及與自然和諧共存意識,使學生在陌生自然環境下仍能依靠自己的智慧理性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依靠良好的身體素質戰勝困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隨著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定向運動課走進普通高校,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己成為體育課改的必然。
二、有利于高職院校體育課內容的創新,拓展體育教學的空間
在體育課中,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定向運動。例如:教室定向、校園定向、公園定向、微型定向等。要對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實施教育。通過定向運動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的優良品質。通過定向運動可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和創造能力,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培養學生重視資源的意識和保護資源的習慣。定向運動解決了高職院校體育設施和場地緊張的問題,高職院校擴招后學生人數大幅增多,學校原有的體育場地和器材滿足不了大學體育的需要。定向運動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它只需一張簡單的地圖,不受場地限制,教室里、校園里、學校公園、野外等都是從事定向運動的好場地。這就拓展了體育教學的空間。
三、定向運動自身的特點符合我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改革要求
近幾年,我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比如體育舞蹈、輪滑等新的運動項目逐漸進入了課堂,一定程度上掙脫了以前由傳統運動項目(如田徑、武術、足球、籃球等)統治的教學模式。雖然沒有改變傳統體育項目仍占主導地位的狀況,但新興的運動項目已經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們,他們更愿意去嘗試這些運動,也更加說明了學生對于新興體育項目的向往與熱情,這種主動參與性正是我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新課改的目的所在。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招生人數增多,學生體育活動范圍需求日益增大,場地不足的現象明顯出現,自然資源怎樣為我所用,以緩解校園場地不足問題,成為現代高職院校體育
教學改革面臨的一個新問題。定向運動以其自身的特點完全可以緩解這一矛盾,學校結合校園周邊環境,如公園、樹林等,因地制宜的開展此項運動不僅使學生得到了鍛煉,也讓大自然走進了學校,貼近了學生。
四、結論
1、定向運動課程對學生體育行為及行為意向的理解,對學習結果的評定、學習目標的確定以及行為的情緒體驗都有積極作用,這就直接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從根本上改善學生體育鍛煉態度,確保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2、學生通過定向運動課程的學習實踐,可以掌握關于越野、攀巖、危機處理等常識,不僅鍛煉了身體、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靈,而且豐富了生活經驗,同時也利于培養堅忍不拔、果斷機智的意志品質,使身心得到歷練。
3、定向運動在高職院校的開展,不僅有效地利用了校內外資源,緩解了高職院校擴招帶來的設施不足的壓力,而且拓展了體育課程的時間和空間,推進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多元化發展,符合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4、身體形態方面,實驗組和對照組均沒有顯著性差異;而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方面均呈顯著性差異,說明定向運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肺通氣功能,而且對速度、耐力、爆發力以及柔韌性等身體素質的提高有著明顯的效果。
五、建議
1、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的轉變更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校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完善定向運動所需的基本設施和器材;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思維,開發出簡單易行、可操作性高的替代方式來進行定向運動教學實踐,使教學組織更嚴密。另外,可以鼓勵學生組建定向俱樂部,是課堂內外的定向運動實踐銜接起來。
2、學校應該加大定向運動宣傳力度,通過理論或者實踐嘗試等各種形式來介紹這一項目,使學生更明確的理解定向運動,了解規則,提高他們的參與意識。
3、由于定向運動是新興的體育項目,這方面教師的專業素質總體不高且相關的專業教偏少,加之學生又沒有定向運動基礎,因此,要想高質量的完成定向運動教學目標首先就是對教師的培訓,學校應該積極組織體育教師通過各種實行進行培訓,使他們盡快熟悉有關的教學知識和技能。同時也應該進行地圖方面的學習,包括簡易地圖的繪制及地圖的應用等,是教師能夠因地制宜地設置定向方式和內容,在學教結合中促使定向運動盡快納入到課程體系中。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2.
[2]姚毓武等.高校體育課程觀念的更新和轉變[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2,6(4):P79-P80.
[3]張學忠等.試論學校體育課程的本質[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8(3):P84-P88.
[4]王翔等.定向運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3.
[5]金興華.在中學體育課堂中開展定向運動的分析研究[J].科技文匯,2007,6(18);P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