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恒芳
摘? 要:今年是第37個教師節。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開局之年、“十四五”的開端之年,為今年的教師節賦予了特殊意義。教育部將今年教師節的主題確定為“賡續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這個主題內涵豐富,既具有厚重的歷史感,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既體現了廣大教師承載的光榮歷史使命,又體現了黨和人民對教師的時代重托。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思政教師必須結合學科特點,關注學生終身的可持續發展,關心國家的進步和強大,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政治教師的人格魅力。
關鍵詞:初心;育人使命;思政;教師
在佛山市高明區滄江中學,有這樣一位老師,她甘于奉獻、勇于擔當、立德樹人、開拓進取;對待學生,她用愛心去滋潤、用誠心去感化、用真心去引導;對待年輕老師,她以身作則、諄諄善誘、甘做“人梯”。
廖醒菊,課程主持人,道德與法治學科組長,中學政治高級教師,2000年畢業于華南師范大學,長期擔任佛山市高明區滄江中學九年級教學,多篇論文獲省級獎勵,2020年被聘任為高明區兼職教研員。多次在佛山市、高明區區作中考備考策略分享發言;參加“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曾獲部級優課獎勵;參加佛山市教師基本功大賽曾獲一等獎;曾獲高明區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高明區名教師等榮譽稱號。
2021年8月,廣東省教育廳公布廣東省中小學中職學校思政課優質建設課程評審結果。在各校各地遴選推薦基礎上,省教育廳組織專家評選出廣東省中小學中職學校思政課優質建設課程100門。佛山市高明區滄江中學九年級廖醒菊的思政課入選。
上好一堂思政課,就像烹飪一道美味佳肴,需要優良的食材、精細的刀工、恰當的火候。通過廖醒菊精心研制的思政課猶如一道美味佳肴。接下來,讓我帶領大家一起走進她的思政課堂。
一、打造“三環五步”智慧課堂教學模式
為進一步深入課程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佛山市高明區滄江中學長期貫徹落實“三環五步”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爸腔壅n堂”的核心理念是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即把教學主導權交給教師,把學習權還給學生,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達到了水乳交融的狀態,有力促進學生學習素養的養成?!爸腔壅n堂”的教學原則: 先學習,再教學,決定教學。結合我校實際和思政學科特點,廖醒菊樹立“以學論教,為學而教”的教學觀,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引導學生利用“接力法”“坐莊法”“小組互查法”“嘰嘰喳喳法”等小組合作策略開展合作學習。廖醒菊的特色課堂有效提升了思政課教學的吸引力,成為學生們追捧的熱門課。
二、轉變育人理念,促進學生心靈的智慧重塑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課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方法,堅持“以生為本”。在廖醒菊的智慧課堂中,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她注重把握正確的育人方向,向學生輸送正能量,歌頌真善美,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021年以來,在廖醒菊的引領下,政治科組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創新思政課教學方式,將思政學科與“智慧課堂”理念相融合,創新開發具有學科特色的新授課、試卷講評課、復習課智慧課堂基本流程,將思政課打造成充滿活力、緊貼學生心靈的課程。
三、做好教學設計,挖掘鄉土資源,創設真實的課堂情境
紅色資源是紅色文化與紅色精神的載體,是紅色教育的源泉。紅色資源既具有國家性民族性的特征,也具有地域性歷史性的特征。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風格,努力挖掘地域文化的獨有內涵是增強紅色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徑。
在《重溫革命艱難路 踐行時代新精神》主題教學活動中,廖醒菊始終圍繞三維教學目標,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真情境中學會自主分析問題,提高思辨能力,領悟真善美。廖醒菊將數字媒體投入到思政課堂中,帶領學生重溫高明革命歲月,讓他們直觀感受那段崢嶸歲月。借助教學一體機的技術支撐,高明重要的歷史畫面在全息影屏上一一呈現。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作為新時代的思政老師,要努力做好‘四有好老師’,做好‘四有引路人’。”廖醒菊認為。
四、解放教材,打造校本化課堂,結合社會大課堂講好思政課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打造校本化課堂顯得極為迫切。廖醒菊拋棄“唯教材至上”的思想,根據國家課程標準和省教學指導意見的要求,解放教材,凸顯學校核心價值觀和辦學風格。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在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把人生抱負落實到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中。她還利用鮮活的高明鄉土素材開發具有地方生活特色的教材資源,讓學生在家鄉生活中感悟教學內容的內涵和價值。
此外,廖醒菊秉持以生為本的一貫教學風格,大膽地放開課堂,擴大學生參與。開設《三分鐘時事新聞點評》的學科特色校本課程,讓學生在課前“三分鐘”觀看新聞聯播并進行時政綜評,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直面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為他們提供對社會熱點問題各抒己見的機會。
透過廖醒菊的優質思政課,為我們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思政教師指明了方向。我們要著力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養,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大力提升教書育人本領。愿我們努力實現“四個相統一”,做好“四有”好教師、“四個引路人”,以昂揚姿態奮進新時代,以磐石初心堅定育新人。
參考文獻:
[1]《賡續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王炳明,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教育家》,2021-08-31。
[2]《用好紅色資源 講好紅色故事》,本報特約評論員,韶關日報,第 F02 版,201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