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瑜
深度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大腦內部信息加工的過程,更是學習者全身心投入學習,注重理解批判、促進知識遷移、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過程。下文,筆者以小學體育水平三“肩肘倒立”的教學為例,談談通過有效的問題導入、適時的輔助手段、有實質作用的合作練習,提升學生理解力,進而引導學生走向深度學習的實踐。“肩肘倒立”全課概覽如下:
導入部分:介紹課題、慢跑+游戲(搶占墊子)、墊上活動操
基本部分:(1)前滾翻復習;(2)身體拼字母“L”小游戲;(3)講解動作方法;(4)進行撐腰夾肘輔助練習、后倒屈腿撐腰背練習;(5)教師示范肩肘倒立動作;(6)學生自主體驗練習;(7)教師做正誤肩肘倒立動作,讓學生對比;(8)學生兩人一組互助練習;(9)肩肘倒立集體練習及優生示范;(10)學生嘗試獨立完成肩肘倒立動作,能獨立完成支撐3~5秒(良好、優秀),在同伴的幫助下支撐3~5秒(合格);(11)集體檢測練習;(12)分層拓展練習,能獨立完成肩肘倒立的學生嘗試組合動作——前滾翻直腿坐后倒接肩肘倒立,不能獨立完成肩肘倒立的學生繼續練習肩肘倒立。
游戲比賽:趣味傳球(后仰手傳球介紹,后仰手傳球接力比賽,仰臥腳傳球動作介紹,仰臥腳傳球接力比賽)
放松活動:墊上拉伸
本課所需器材:體操墊(每人一張)、教學掛圖、軟式排球4個。
【片段一】小游戲:身體拼字母“L”
師:你們都是高年級學生,大寫的英文字母“L”會寫嗎?
生:會。
師:我們來做個自我挑戰,看看你能不能在墊子上用身體擺出字母“L”?
學生在墊子上嘗試挑戰,有橫有豎,有站有躺,有的擺出和肩肘倒立接近的動作。
師:大家做得都很有創意,你們能像這個同學這樣豎著做一次嗎?能不能在手臂的幫助下把這一豎變得更長?(需要用手臂支撐身體)
學生初步模仿肩肘倒立動作。
師:祝賀你們挑戰成功!這個動作和我們今天學的肩肘倒立動作有共同之處,那肩肘倒立到底怎樣做呢?大家過來觀察掛圖。
肩肘倒立是水平三階段技巧組合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介紹,學生知道本節課身體素質發展的重點是腰腹力量,但肩肘倒立的動作到底如何完成,教師并沒有透露,于是學生產生了初步的疑問。
為了加深學生對肩肘倒立動作的理解,教師帶著學生玩拼字母“L”的游戲。學生在大腦里回憶“L”的形狀,構建動作結構,還要聯系墊子,思考如何在墊子上完成動作:站著?躺著?面向哪里?此時,學生會有空間想象的過程。
課中,學生從簡單的做動作到模仿“L”到將“L”那一豎做得更直,難度不斷升級。學生需要借助想象、空間感并經過嘗試、體驗才能完成任務。這一過程并非簡單的信息加工過程,而是逐漸走向深度學習的過程。
【片段二】輔助練習、完整動作學習
教師出示肩肘倒立圖示,內容為:準備坐姿兩腿并攏,兩手前伸盡量觸腳;接著身體向后倒,手臂壓墊;兩手撐腰背,挺髖,最后繃直腳面。此外,還出示借助幫助實現肩肘倒立的方法:學生站在側面,向上提倒立學生的腿并用膝關節頂倒立學生的胯。
師:看完圖示,你有印象嗎?
生:和剛才玩的游戲挺像的,要用很大的力氣吧?
師:其實,學習肩肘倒立有許多技巧,比如兩手撐腰背,挺髖,最后繃直腳面的動作,其實是利用了三角形穩定性原理,分別是哪三條邊?
生:大臂、小臂、腰背形成直角三角形。
輔助練習:基本部分——撐腰夾肘練習、后倒屈腿撐腰背
師:這個動作很重要,大家一定要練好它。大拇指和四指分開向下,注意,是向下,做反了等會支撐身體就會很吃力,大家可以體驗一下。撐住腰背,肘關節向內夾,別向外拐。
教師檢查學生完成效果,糾正錯誤動作。
師:接下來的練習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握肩肘倒立動作,老師做一遍,看大家能不能學會。
師:后倒,雙手用力撐墊,腿彎曲,腰直立起來,再看一次,大家練習。
師:這一次,老師的動作有變化,你們仔細看看有什么變化?(師示范,手撐腰背)
師:看出來了嗎?
生:手撐腰背。
師:對,肩和肘支撐身體,你們來嘗試完成兩次。(學生練習)
師:同學們真厲害,肩肘倒立的基本動作你們已經掌握了,現在老師示范完整動作(分解慢動作)。注意看:準備姿勢、后倒壓墊、雙手撐腰背、伸腿挺髖腳繃直,幫我數5秒。
師:好的,下面就看你們的了,試著做出這個動作,練習中,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問老師、看掛圖,開始練習。(教師指導學生練習)
完成肩肘倒立動作,不僅需要大腦構建整體概念,還需要小腦操控肌肉形成記憶。大臂、小臂、腰背共同發力,產生三角形的穩定性,學生以直角三角形的姿態支撐身體完成動作。體育中的不少內容會涉及力學原理。課上,筆者將動作的原理告訴學生,并通過兩個輔助練習讓他們帶著理解去完成動作:撐腰夾肘的動作是形成三角形的關鍵。在練習中,學生經常會出現虎口向下的錯誤動作,教師不停地糾正,但錯誤依舊存在,原因是學生不理解其中的原理。在進行下一個輔助練習時,由于身體的方向從直立變成了倒立,部分學生也會出現手型混亂的情況。所以,教師更換思路,索性讓學生在接下來的第二個輔助練習中體驗一下兩種手型的區別,讓學生在對比中進行思考:虎口向下為什么撐不住身體?再通過實踐,他們自然就會選擇合理、有力的支撐手型。
【片段三】基本部分:兩人一組互助練習
師:老師剛才看到一些問題(教師模仿錯誤動作),你發現什么問題了嗎?
生:雙手撐腰背的部位不對、沒有挺胯、身體不夠直。
師:是的,要獨立完成肩肘倒立動作需要一個過程,這時,同伴之間互幫互助尤為重要,觀察一下,老師是怎么幫助同學的。(教師示范)
師:站在墊子側面,當他的腿向上伸起時,雙手握住腳踝向上提,接著用膝蓋頂他的胯,提示他雙手用力撐住身體,腳面繃直,幫他數秒。
學生兩人一組練習。
師:有了別人的幫助,困難就容易克服,讓我們在互幫互助的練習中爭取倒立起來。
集體練習:第一、三組的學生練習,第二、四組的學生進行幫助和數秒。
師:下面,老師做一個有挑戰性的組合動作,也是今天的拓展練習,前滾翻直腿坐后倒接肩肘倒立(示范),能獨立完成肩肘倒立的同學,可以試試看你能不能完成這個動作,不能獨立完成肩肘倒立的同學繼續練習肩肘倒立。
【片段四】趣味傳球比賽
在學生挑戰完肩肘倒立動作的基礎上,通過仰臥后倒傳接球的游戲,對教材進行拓展:從簡單的手傳球到有難度的腳傳球,同伴之間相互幫助,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深度學習之中。
師:今天的第一個游戲是仰臥手傳球比賽,請幾位同學試做一次。(學生坐在墊子上,雙手舉球,身體向后仰,把球傳給后面的學生)
師:看會了嗎?看似簡單,但是需要大家的團結合作。各組練習一次,不要讓球掉地。
師:接下來的游戲就有些難度了,請看動作(師示范仰臥腳傳球的動作),仰臥,把球夾在腳踝,一定要夾緊,身體后倒舉腿,球傳給下一個人,后面的人繼續這樣傳下去,先完成的組獲勝。
“示范—講解—練習—比賽”是體育課通常采用的教學方式,對于簡單的運動項目來說,該方式的好處是節約時間,提升練習密度和學生的運動負荷,局限在于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多,被動學習特征明顯。在小學體育技能教學中,很多項目具有一定的難度,有些需要引入力學知識,如果還是采用上述教學方式,其一,學生不明白原理,只進行了淺層學習;其二,思考的氛圍不足,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很難投入更多的情感。在教學中,我們需要對學生的知識儲備有一定了解,不僅僅涉及體育知識、技能,還應包括非體育的知識、能力。
理解能力是促進學生體育深度學習的要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技能遷移的過程都需要學生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培養、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需要多方位發力,引導學生在邊學邊練中實現對技能的理解,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