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梅
(河南省桐柏縣種子技術服務站 河南南陽 474750)
在實際農業經濟發展進程中,農業種子推廣的管理服務工作一直不受重視,但種子又是農作物的根本,高質量的種子在種植和管理過程中成本較低,與農作物的高產量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種子推廣的宣傳力度,進一步分析每個地區種子推廣管理工作的特點,從而采取合適的方式提升種子推廣管理服務工作的質量。[1]另外,為了保證農業種子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各級鄉政府要出臺相關制度加強對種子的管理工作,盡可能保證種子質量,在挑選種子時,應該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避免出現種子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
在農業推廣工作中,種子推廣管理服務工作比重較高,因為種子的質量是決定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自然對飲食的要求也相應增高,為了生產出高質量、綠色的農作物產品,就必要對農業種子管理進行合理的優化,這對于當下的種子推廣工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這種背景下,種子推廣工作的管理和服務并不只是局限于種子技術的推廣,還需要工作人員分析整個種子管理服務體系,改善傳統的種子管理服務工作流程,進一步吸收過往種子管理經驗,根據各個地區農業市場經濟和農業環境的實際情況,探究符合地區經濟的種子管理工作模式。另外,種子推廣工作的推進應該適應自然規律,根據環境和季節的不斷變化,選擇合適的種子管理模式。為響應國家綠色發展的理念,相關部門在種子管理過程中需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了解所推廣地區市場、經濟的情況之后,還要對地區的生態環境以及污染狀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報告,以此確定更加科學合理的種子管理工作方案。除此之外,相關部門在種子推廣工作準備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對土壤環境的檢測,根據所做的環境報告考慮在推廣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情況,進一步找到適合各個地區的種子管理工作模式。
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推動了農業的發展,農作物的種植工作對于農業來說非常重要,但是種子推廣的管理服務工作中還存在很多問題,相關部門必須要提升農業種子推廣管理和服務工作的質量。
一般來說,鄉鎮種子店鋪的經營者文化程度都比較低,不重視高質量種子的推廣,從而導致農業工作者在購買種子時出現質量問題,所購買的種子質量參差不齊,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和產量。對于這種情況,政府應該將種子推廣工作落實到基層,讓種子經營者明確知道高質量種子在農作物種植的重要性,讓農民懂得如何挑選適合土壤環境的、高質量的種子。
目前大多數地區種子經營者都沒有基本的經營權,很多農戶的種子都是通過村委會或農業合作社進行采購。相關部門管理工作不到位,無法解決農戶所咨詢的問題,售后服務工作也較差,導致很多地區的農作物出現產量低的情況。[2]因此,相關部門應該注重對種子管理服務工作的創新,完善種子經營制度,進一步加強對種子的管理工作。
我國的農耕面積非常大,各個省份之間的農業發展差異較大。農作物的種植者又大多都是農民,文化程度也不高,整體素質較低,因此在選擇種子時會有很多誤區。一般來說,在種子生產之后就必須要對種子進行質量評估,但是有很多種子經營者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常常會以次充好,甚至不斷提高同質量種子的價格[3]。因此,相關部門應該擴大對種子購買的宣傳范圍,對于貧困戶要加大種子購買的補貼力度,教會農民如何分辨種子好壞,在農民進行農作物種植時應該盡可能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以此來提升種子推廣管理服務工作的質量。
當前很多的種子經營者不是專業人士,因此在很多種子銷售之后不能提供完整的售后服務,也沒有能力為農戶提供技術支持。農作物的種植非常考驗農民的技術和經驗,與其他技術不同,農作物的生產質量隨季節變化影響較大。但是現在沒有完整的技術指導農民種植,只有依靠各個地方的農業研究才能夠進一步為農民提供技術支持。另外,相關部門應該將種子技術人才安排到種子經營市場中,幫助經營者完善種子售后服務,提供技術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好種子推廣中的管理服務工作。
種子推廣的管理服務工作對提升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工作人員來說非常辛苦,因此相關部門應該考慮種子推廣的管理服務工作強度問題,在維護農民基本利益的基礎上確保種子的質量。目前大部分的農作物種植采取的方式較為傳統,水稻、麥子、玉米、蔬菜等農作物的種植比較多,有很大一部分的蔬菜都會出現滯銷的情況,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創新農作物種植模式,減少蔬菜等農作物的種植,宣傳經濟作物種植模式。例如,中草藥的種植在市場上有很大的經濟效益,大部分的醫藥廠商對于中草藥的需求很大,因此應進一步增加技術水平的投資,讓農民主動創新農作物種植模式盡可能提升農業的經濟效益。
在種子推廣的管理服務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提升種子的質量,相關部門需要制定嚴格的制度,加強對種子的質檢力度。近年來,有很多農民因為種子的質量問題常與種子經營者產生矛盾,綜合素質不高導致他們難以分辨種子的好壞,很容易就被不法商家欺騙,這從根本上損害了農民的基本利益。要想完全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就要對市面上銷售種子經銷商進行排查,對于沒有種子經營許可證的經營者采取強制措施,對于市面上多次銷售質量差的種子經營者應取消其銷售資格。相關部門要注重對種子銷售市場的宏觀控制,周期性檢查市面上的種子質量,對于不合格的種子應該盡可能阻斷其生產渠道,從源頭上阻止不良種子進入市場。另外,街道的宣傳部門應該加強對種子銷售相關法律的宣傳和推廣力度,讓種子經營者明白售賣劣質種子的后果。村委會等宣傳部門應該加強農民對種子認知理論知識的普及,為農民推薦口碑良好的種子經營者,鼓勵農民發現劣質種子就采取舉報方式維護自身合法利益。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種子銷售提供了更多的渠道,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在互聯網上開店,種子的銷售也可以采取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在農業管理部門的協助下,借助媒體的力量召開線上種子商店動員會,相關部門應該根據地區的不同制定網絡種子經營店鋪銷售方案。[4]政府應該發揮自身的領導職能,加強農業種子網絡銷售的推廣力度,進一步拓寬種子的銷售渠道。除此之外,政府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強種子管理服務工作的經濟投入,盡可能對口碑較好的種子經營者給予更多的補貼,對于購買種子困難的家庭應該給予優惠政策,管理人員要定期分析種子市場走勢,對于創新型的種子銷售渠道應該密切觀察,避免出現質量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種子銷售的渠道越來越廣泛,也在不斷推動我國種子市場的發展。時代的變化推動種子推廣管理服務工作的革新,相關部門應該出臺制度加強對種子質量的監管力度,假冒偽劣的種子一律不準進入市場。政府應該積極轉變農民的固化思維,創新農作物種植模式,采取先進的技術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總而言之,種子推廣管理服務工作質量對于我國農業的發展有指導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