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娟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 青海海東 810800)
近年來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在保健類食材以及中草藥方面的需求日漸增長。與此同時,國家大力推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之后,林下中草藥種植成為人們追捧的一個重要行業,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林下中草藥種植廣闊的發展前景,紛紛投入到林下中草藥種植行業當中,使林下中草藥種植規模日漸擴大,但在滿足人們對中草藥需求的同時,也給廣大中草藥種植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進一步提高林下中草藥種植管理技術,實現林下中草藥種植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成為當前亟待探索的重要問題。只有大力發展林下中草藥種植,擴大種植面積,才能產出更多優質的中草藥品種,滿足市場對中草藥的需求。所以必須要將國家出臺的這一政策方針把握好,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林下中草藥種植產業穩步發展。基于此,本文結合實踐,對林下中草藥種植管理技術進行了分析探討,以供參考[1]。
林下種植中草藥,主要是將土地資源以及林蔭空間充分利用,在林冠下進行農林業生產的一種先進的復合經營模式。它不僅有利于林地資源的充分利用,還能大幅提升種植效益,對于林下經濟發展意義重大。發展林下中草藥種植,還使得退耕還林工作當中藥林爭地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可以更加優化配置藥林資源,通過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確保藥林資源達到優勢共享,長短結合設計效益,為林下經濟穩步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對林下種植中藥材管理技術加強研究和探討,能使中藥材種植戶科學合理地利用林下土地資源來達到創收的良好效果,更能直接地影響林下經濟的持續發展。只有在遵循因地制宜原則的前提下,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才能進一步提高林業經濟整體發展水平[2]。
林下種植中草藥,整地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應當把整地工作認真地落到實處。然而就當前林下種植中草藥具體情況來看,林間存在大量雜草,雜草生長不僅擠占了中草藥生長空間,還對其進行了營養搶奪,嚴重影響了中草藥的健康生長與生產效益。所以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對林間的各種雜草及時清除,并以此為前提將整地工作充分做好,為中草藥林下種植創造良好條件。土地的平整性及營養性對中草藥的生長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在整地工作當中,應當對土地進行科學平整,填平凹陷地塊,并敲碎大的土塊,為種植中藥材創造有利條件,以免發生積水情況,對中藥材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另外還要充分考慮種植區域土壤條件,結合種植區域土壤養分條件,施加肥料,促進土壤肥力提升,確保中藥材健康生長。
將整地工作充分做好之后,便可開展中藥材種植。在種植中藥材過程中,必須要做好以下幾點。(1)應當對中藥材的生長習性,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不同的中藥材品種在生長習性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如有的中藥材喜歡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生長,而還有一些中藥材在遮陰條件下生長良好,有的中藥材適宜栽植在濕潤的土壤中,還有的中藥材只能在干燥的條件下種植。倘若對這些中藥材生長習性不了解,就會使林下中草藥種植不科學,影響其種植效益。(2)在對中藥材習性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提高栽植工作水平。通常情況下,和林木植株栽植較近的中藥材會生長不良,是由于光照條件不佳,比較陰濕,就需要結合具體實際,選擇能夠在這些區域生長的中藥材品種。針對一些喜干燥、喜光照條件的中藥材,可以選擇林間間隙較大、具有較好光照條件的位置進行栽種。(3)還應當對其種植間距合理計算。通過種植實踐進行分析,密度會影響中藥材的生長速度,如果種植間隔過大,還會引發土地資源大量浪費,因此林下種植中草藥時,要充分考慮種植中草藥的品種和中草藥的習性,對株行距科學控制,由于藥材有著不同的收獲期,在種植實際還應當充分考慮藥材的不同收獲期,做到對中藥材種植區的科學規劃[3]。
中藥材有著不同的生長周期,在實際管理過程當中方法也會有所區別。為了進一步提高林下中草藥種植管理水平,將下面幾項工作充分做好。
(1)合理供給水肥。水肥是影響中藥材健康生長的最主要因素,中藥材的生長離不開水肥供應,水肥供應量直接影響中藥材的長勢結果和產量。因此,在管理實際應當充分考慮中草藥種植的水肥供應。通常情況下,種植中藥材需要的肥料相對較少,在實際種植時,可以運用測土配方技術合理施肥便可。在水分供應過程中應當足夠重視,依照林下中草藥種植實際,與中草藥不同生長階段充分結合,保證水分合理供應,而且還要對當地氣候降水情況合理把握,全面考慮對中草藥是否缺水做出準確判斷,及時補充水分,確保中藥材生長能夠得到充足的水分供應。需要注意的是澆水過多會對中藥材生長造成不利影響,還會增加病蟲害,所以合理控制水分供應非常關鍵[4]。
(2)清理雜草。中藥材生長過程當中時常會受各類雜草影響,其生長空間被擠占,水分養分被搶奪,導致中草藥生長營養水分缺失和生長受阻,因此應當及時清除林間雜草。清除林間雜草過程當中,可以運用人工手段,如運用除草劑時應當充分考慮中草藥品種,對除草劑科學選擇,并對用藥量嚴格控制,以免影響中草藥的健康生長。
(3)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林下種植中草藥過程中,病蟲害是一大問題,不但會阻礙中草藥的健康生長,還會引發大面積減產,嚴重時還會導致中草藥絕收,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必須要將中藥材病蟲害防治工作充分落到實處,在種植中藥材實際要對當地病蟲害情況展開全面的調查工作,并針對性地構建防治策略與方案,當有病蟲害出現時啟動防治預案,提高防治效果,避免病蟲害給中草藥種植帶來危害。藥劑防治應當在充分調查病蟲害發生情況基礎上科學用藥,增強防治成效,避免造成藥物殘留,影響藥材品質。
中藥材品種的不同,其生長習性和生長環境要求也存在很大差異,在林下種植中草藥過程當中采用的種植管理模式,必須要結合具體實際展開認真分析,不能隨大流,要充分考慮不同植物具有的特質,科學選擇栽植模式和種植地。對中藥材種植地土壤情況認真調查研究,了解其土壤條件,只有做到因地制宜,才能利用各種優勢資源提高林下中草藥種植技術水平,增加其產量和效益[5]。
林下中草藥種植產業發展離不開先進的科學技術支撐。所以政府部門應當出臺優惠政策加大技術支持,對林下中草藥種植技術流程以及注意事項大面積推廣,不斷提高新型林下中草藥種植技術水平,與高校或者培訓機構加強合作,并設置林下中草藥種植培訓相關課程,讓林農對先進的林下中草藥種植技術進行學習和掌握。而且,廣大林農和企業應當在林下種植中草藥實際對種植經驗不斷積累,創新種植技術方法,提高中草藥規范化種植水平,創造更大的種植效益。
政府部門應當對林下中草藥種植提供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培訓指導服務,讓廣大林農以及相關企業充分了解林下中草藥種植模式具有的特點,掌握林下中草藥種植具體操作流程,并認真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實際構建科學適宜的種植方法。同時要建立認證監督機構,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并針對林下中草藥種植構建硬性指標以及定量定性實施細則,通過完善的監督體制,使林下中草藥規范化種植,提高林下中草藥整體種植水平,創造出更大的效益。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人們對生態環境方面的要求不斷提升,市場上對于中草藥需求越來越大,再加上林業經濟發展的需求,都對林下中草藥種植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在林下種植中草藥過程當中,依然存在盲目跟風現象,不考慮林下中草藥種植實際,技術支撐比較缺乏,管理相對粗放,沒有健全而又嚴格的管理制度,這些都阻礙了林下中草藥種植產業健康發展,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發展林下中草藥種植,不僅可以使林藥爭地矛盾得到很好的解決,還能更好地保護中草藥資源,對林木生長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是實現生態發展的關鍵。另外,它還能滿足市場中草藥需求,帶動經濟發展,對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不斷提高林下中草藥種植管理技術水平,保證中草藥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