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芝 張 麗
(遼寧省委黨校 遼寧沈陽 110000)
如今,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通過多方努力來使廣大農村居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而在發展農村經濟過程中,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克服農村經濟分散、單一、孤立、粗放的不足之處,大力推進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以此不斷壯大農村產業經濟。各級政府部門還需要結合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現狀來制定一條適合當地的多渠道發展路徑和發展策略,進而有效提高農村產業經濟的發展水平。
雖然我國對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農村產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農村問題、農業問題與農民問題“三農”問題,其不僅對農村居民的生活產生了不利影響,而且也阻礙了農村產業經濟的發展。(1)對于農村問題,一般是指生活環境差,社會缺乏穩定性,經濟效益低。在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城鄉間政策的差異,而導致農村教育質量、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基礎設施質量比較低。雖然,我國已加大了資金方面的投入力度,然而并未使上述問題得到徹底解決。(2)對于農業問題,其一般是指我國農業經濟效益很低,產業類型較為滯后,發展速度較慢。目前,我國大多數地區還在沿用傳統的農業生產形式,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而且還會阻礙農村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3)對于農民問題,其屬于“三農”問題的核心,一般是指農民經濟收入偏低,增加收入的方式不理想,且我國農村勞動力存在明顯的過剩,無法實現勞動力的有效轉移,加上其整體素質偏低,從而降低了農民經濟收入水平。總之,要想更好地推動農村產業經濟發展,就需要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
各地區相關部門要加大對農民自主創業的支持力度,這樣不僅可以使剩余勞動力過剩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而且還可以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同時使農副產品銷售問題得以解決。在農民自主創業過程中,還需要制定一套系統的、完善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機制,以此來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此外,政府還需要結合農村產業經濟的特點來制定一套完善的政策,在優惠政策的引領下,積極引導并鼓勵農民對市場發展的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礎上根據自身優勢來合理選擇農民自主創業路徑,從而有效提高農村經濟效益。
目前,在農村產業經濟發展歷程中,我國農村開展了一系列的農家生活體驗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體驗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還可以吸引城市人到農村旅游,從而提高農村經濟水平。同時,農村還可以借助旅游產業來對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的渠道進行拓寬,以此來達到提高產業經濟效益的目的,其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1)農業管理部門要結合當地的生態優勢,對民族風情與自然風光等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建立組合產品機制,將體驗服務、休閑娛樂設施、自然生態觀賞等內容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以期更好地推動農村旅游產業發展;(2)健全并完善旅游服務教育培訓機制,并為農民提供服務專業知識、旅游專業知識、旅游服務技能知識的教育與培訓,以確保旅游產業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從而有效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3)結合農村產業經濟特點,健全水、電等基礎改革體系,來推動農村面貌和功能的改革與完善,從而有效提高農村產業經濟的發展效率。
在市場經濟體系下,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個有組織的聯合體,是農戶間民主管理、自愿聯合的互助性經濟組織,以實現對農村各類資源的有效整合,進而形成合力。例如,農機合作社能夠實現大型、貴重農機資源共享、互通有無,并確保農機推廣和維修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進而實現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發展。實際上,農業新型專業合作社發展的主要內容如下:(1)以科技能人、致富能手、重要農機具所有者及公關能手帶頭,由政府部門給予一定的政策、技術、資金等方面的支持,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入社,在此基礎上形成互補協調、資源共享、產供銷“一條龍”的合作、互助模式;(2)加強專業農業科研機構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大力推廣新技術、新機械、新理念,使農民在學習和生產過程中對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有全面的了解與掌握,以此來更好地推動農業生產化轉變;(3)由專業合作社負責向農戶統一提供化肥、種苗,統一農產品生產、收購和銷售,這樣不僅可以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其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交易成本的同時,提高其經濟效益;(4)以專業合作社的名義來進行相關商標的注冊,這樣不僅可以對生產基地和農產品給予認可,而且還可以充分發揮農產品的品牌效應,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認可度;(5)作為農機專業合作社,要鼓勵社員合資購買農機用具,以此避免對農機具重復購買而導致的資金浪費,進而提高農村產業經濟發展水平。
近些年來,“野味”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竹鼠、野雞等非傳統養殖動物受到了市場的廣泛歡迎,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此時,農村相關部門要結合當地的特色來推動特色養殖業的發展,在大力開發與研究的情況下,構建完善的特色養殖開發機制,全面了解并掌握市場動態化情況,在此基礎上制定與之相匹配的特色養殖產業模式,這樣既可以增加農業經濟收入,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農業產業的經濟水平。
目前,雞毛、動物糞便、秸稈等農業廢料,不是被扔掉,就是被燒掉,引起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為了使此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農村可以借助先進技術來加大對農業廢料再利用的力度,具體如下:(1)農戶可以建設沼氣池,這樣既可以使秸稈、樹葉等廢料得到重復利用,達到節省購買煤、油、氣、電的費用的目的,而且還可以帶動農戶豬圈、廁所、廚房的改造,使村容村貌得到徹底改善,從而為農村居民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環境,提高農村產業經濟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2)大多數農民直接將玉米、小麥等植物秸稈當廢品燒掉,此時如果引進秸稈養殖蚯蚓、秸稈青貯等技術,就能夠使秸稈變廢為寶,進而推動養殖業、畜牧業的發展,并帶動肉類加工、貯藏、運輸、保鮮,乃至疾病防疫與動物檢疫等產業的發展。
在農村產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創新農業產業化的組織形式,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由政府相關部門引導并鼓勵農民獨立興辦或聯合興辦;(2)由農民自己組織興辦;(3)由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來帶領農民興辦。通常情況下,在農村產業經濟發展階段,要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借助各方力量對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進行創新,以期朝著多樣化、具體化的方向發展[1]。例如,從1989年底河北邯鄲市就開始進行農協試點,并由相關政府部門與農民聯合創辦“農業服務協會”,并結合具體情況成立“專業農協”和“綜合農協”兩個分支,著力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推動農業產業一體化發展。
現有的大部分農村企業屬于家族式企業,其經營權和所有權歸企業的投資創辦者或其親屬所有,且普遍存在財力有限、籌資渠道單一、權責不明、管理欠缺、人才缺乏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為了使上述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以期更好地發展農村產業經濟,就需要積極推動農村企業實行股份制,這樣不僅可以使企業做大做強,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農村產業經濟發展水平。
農業企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主體,是促進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推動農業企業發展,不僅可以推動傳統小農經營朝著農業企業經營轉變[2],從而有效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還可以提高農民經濟收入。要想更好地推動農業企業發展,可以借助各種途徑、形式來對農民開展有針對性、系統性的教育與培訓,從而培育出一批有眼光、會上網、懂技術、了解市場動態的新型農民,以此來為壯大農村經濟奠定良好的基礎,使更多的農民積極參與到農村產業經濟發展之中,不斷提高農村產業經濟發展水平。
(1)加大農業科技投入。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支撐計劃等科技計劃和基金來支持應用性、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農業科學研究。同時,要想不斷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的效果,確保國家食品安全、糧食安全,進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就需要構建相對穩定的經費支持渠道和農業科研長效機制,推動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此外,還需要加大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農業科技推廣[3],以此來提高農業生產科技含量。(2)完善支農補貼機制。各地政府部門要擴大直接補貼范圍和規模,抓住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時機來推動支農補貼從以往的農產品流通領域逐漸過渡到農業生產領域,以此來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還需要調整支農補貼方向,借助財政信貸、補助、貼息、稅收等手段來推動優勢產業帶發展,在提高農產品質量的同時,推動農村產業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農村產業經濟發展事關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事關國家經濟的發展。此時,就需要結合農村產業特點來制定農民自主創業、鄉村旅游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特色養殖、農業廢料再利用、非耕地資源等多渠道發展的路徑,這樣既可以提高農村產業經濟發展水平,也可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