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高關初級中學 齊學勇
目前差異教學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主要因為該方法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發揮了學生的學習潛能。雖然說每個學校的教學環境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也不同,但是應用差異教學能解決這種情況,主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從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現狀來看,學生之間仍然存在較大的差異,比如部分學生語文學科的基礎較差、學習態度一般等,長期下去會拉大學生之間的差距,因此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可見,差異教學法的應用能最大限度地縮小學生之間的差異,同時又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制定多種多樣的學習方案,能促進學生個體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此外,這一教學法的應用也有利于教師提高對學生的關注度,讓其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優化教學效率,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實施差異教學的前提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對學生進行差異分析。新課程改革已經明確規定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因此只有做好差異分析才能有效保證差異教學的效率。從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科教育來分析,教師在評估學生的差異時應考慮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語文基礎、學習能力等方面,并結合各個內容的權重劃分學生的差異,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處在與自身語文水平符合的層次之內。但是還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要考慮學生的自尊心問題,隱蔽地分析學生的差異或者在課堂上非公開地應用差異教學法,確保學生在課堂上的狀態不受影響,以此保證學生仍然以較高的熱情參與語文課堂活動,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障。
差異教學法的應用要在常規教學方法的邏輯上確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要體現其特殊性,確保設置的教學目標具有層次性的特點,能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同時針對每節課的內容詢問學生真實的想法,全面了解學生。完成這部分工作后就要將學生分類,比如分為優秀生、中等生、后進生三個層次,在此基礎上給學生設置相應的學習目標與考核標準。比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時,從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可知這篇文章源于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解讀這篇文章并不是簡單地觀看作者的回憶錄,還需要我們通過作者兒時的回憶品味作者心中遠大的信念與理想。筆者在教學這篇文章時設置的差異教學目標如下:要求學習基礎一般的學生能自主識字、辨句并劃分段落大意;學習基礎中等的學生自主學習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學習基礎較強的學生完成課后拓展閱讀任務,品讀相關的其他文章,深刻把握文章的情感主線。
教師給學生布置差異化的學習任務并開展差異化的教學法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師設置了差異化的教學目標后就要結合學生差異化的學習目標布置教學任務。但是由于差異教學法比較隱蔽,因此教師同樣需要布置隱蔽的差異教學任務,盡可能做到自己心中有數而學生不知。比如,以教學《魚我所欲也》這篇文章為例,以差異教學目標為基礎,筆者應用差異化互動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差異任務。在讀課文時筆者選擇與后進生互動,給他們布置斷句、讀文章的任務,讓他們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增強對文章的熟悉;在翻譯文章以及找通假字時筆者選擇了與學習基礎中等的學生進行互動,讓他們在翻譯的過程中強化對文字內容的了解;在總結文章中心思想時筆者與學習基礎較強的學生進行互動,讓他們所學的知識點得到進一步鞏固與提升。
為有效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對學生開展分組教學,讓相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在同一個小組學習,這種同一層次的學生進行共同學習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便利進行交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差異,將學生分成學優組、中等組、學困組,對不同組別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學引導,為不同組別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以此順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同時,教師也應分別在三個不同組別以民主的方式選定組長一名,負責帶領整個小組進行學習,共同進步。此外,教師也應對學生講解清楚,分組并非一成不變,只要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學困組可以升級至中等組,中等組可以升級至學優組,而學優組的學生若學習能力下降,則同樣會掉級。通過這種差異化的教學引導,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以《秋天的懷念》的教學活動為例,這是著名作家史鐵生寫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文章,字里行間充滿親情感,通過學習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語文感悟能力。在學習本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優組布置寫讀后感的任務,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對中等組布置通篇默寫課文的任務,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記憶能力;對學困組布置認知生字、生詞,以及解釋課文中某特點句子的作業,提高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同時,學生還可以在組內根據任務完成的情況進行交流學習,這種同級交流,可以使學生產生更多共同話題,確保在學生交流溝通能力提升的基礎上,提高了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這種差異化的分組教學引導,有利于不同層面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環節,若想有效確保教學效果和質量的雙重提升,除了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差異化引導,也應注意在考查測評的過程中以差異化的模式開展,以此確保考核的公正性,也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考查。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對這部分學生開展考查活動,可以為他們制定具有開放性特點的題目,以此考查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及遷移能力。而對于中等生,教師可以以教材中基礎知識的學習內容考查他們,以此確保這部分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對于學困生,這部分學生大都缺乏學習的正確態度和方法,教師可以考查這部分學生應如何進行高效學習,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想法。通過上述三種不同層次的考查,教師可以以此為依據,為學生制定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改進計劃。對于學優生,這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目的也較為明確,因此,教師可以從提高他們創新能力的層面進行引導。對于中等生,教師可以根據考查結果,將他們在基本知識學習中不足的方面進行記錄,并以本知識點為依據,成輻射性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這類知識的教學引導,以此確保盡快補齊中等生的學習短板。而對于學困生,教師可以根據這部分學生制定的學習計劃和擬定的學習愿望,去發現他們學習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從而因材施教,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差異化教學方法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制定科學的教育計劃,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學習方案,如此就能最大程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