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市南海中學 周霞
音樂的第一主要要素是節奏,確定了音樂的情感情調,音樂可以沒有旋律,但是不能沒有節奏,有了節奏音樂才具備感人的魅力,才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礎,才能發揮出自身的價值。在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中,由于各種原因的限制,導致節奏訓練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影響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和教師音樂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改善目前初中傳統音樂節奏訓練的模式,對其進行優化和創新,以全面提高學生音樂節奏訓練的效果。
音樂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科目,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但初中音樂教學往往忽視了對學生音樂節奏的訓練,再加上部分初中音樂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不高,對于節奏認知不夠,甚至還存在一些認知誤區,因此也影響了音樂節奏的教學效果。同時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有一些學生會將主要精力放在主要科目的學習上,甚至有一些學生認為音樂課就是唱歌,在這種錯誤的認識下,學生忽視了音樂學習,動力不足。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方法非常重要,選擇的教學方法是否合適,直接決定了教學的效果。在傳統的音樂節奏訓練教學中,教師采用的訓練方式比較枯燥和單一,基本都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地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在課堂中進行簡單的模仿訓練,在這種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質量無法保證。有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時,會將教學的內容局限于書本理論或者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因此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體驗,這就導致有的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影響到音樂節奏訓練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時,過分強調模仿,忽視了對創造能力的培養,也制約了音樂節奏訓練的效果。
音樂的靈魂在于節奏,音樂可以沒有旋律,但不能沒有節奏,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節奏至關重要,加強節奏訓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音樂是由音符所組成的,不同音符之間的間隔就是不同的節奏,因此在音樂學習中,只有加強學生的音樂節奏訓練,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感知音樂中蘊含的節奏,領悟到音樂中的情感,感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讓學生能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另外,音樂節奏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樂感以及其表現能力,音樂課堂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還要鍛煉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表現能力,通過節奏訓練能讓學生在節奏當中感悟到音樂的情感,從而全面提升其音樂感知能力和表現能力。同時,節奏訓練還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音樂學習要加強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課堂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大膽地展現自我,才能全面提升其音樂綜合素養。
教師要想改變教學方式,首先就要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時,由于教材中所提供的節奏訓練內容比較抽象,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因此老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喜愛的流行音樂,對學生進行音樂節奏的訓練,借助流行音樂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節奏訓練當,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在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流行歌曲,讓學生根據流行歌曲來表演,用自己的肢體語言配合節奏,展開音樂節奏訓練。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課堂的氛圍更加輕松愉悅,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節奏訓練的效率。同時結合流行歌曲展開節奏訓練,由于一些流行歌曲背后蘊含了一個故事或者道理,教師要盡量選擇這種有故事和蘊含道理的音樂,在訓練開始前,向學生科普相關的背景知識,讓學生能了解歌曲背后蘊含的含義,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開展音樂節奏訓練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節奏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能全面了解音樂的背景知識,深刻理解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學生只有在充分了解音樂的背景后,才能在節奏訓練中將音樂的節奏和相關背景知識結合起來,更好地理解音樂的情感,準確把握節奏,以提高音樂節奏訓練的效果。比如,紅歌就蘊含了豐富的背景知識,《愛我中華》蘊含了我國56 個民族之間親密團結,愛國愛家的情感,教師在用這首歌曲進行節奏訓練時,可以先為學生揭示這首歌背后所蘊含的情感,激發起學生的愛國之情,在節奏訓練過程中,學生將情感帶入其中,能更好地體會,從而更好地完成節奏訓練。
在對學生進行音樂節奏的訓練時,由于目前音樂的類型和風格豐富多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要充分結合不同的音樂風格,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音樂節奏訓練,從而提高節奏訓練的效果。目前的初中音樂教材,所有的音樂作品風格多元化,包含有民歌、校園歌曲和戲劇等等,教師在進行音樂節奏的訓練時可以選擇校園歌曲這一類音樂,由于其本身節奏歡快活潑,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節奏訓練當中,提高訓練的效果,同時,基于音樂風格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教師還可以創新嘗試將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把握二者之間的差異性,從而強化教學效果。
在對學生進行音樂節奏訓練時,由于傳統訓練方式的訓練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全新的創設情境的方式,加強訓練的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音樂作品用圖片、視頻、音頻的方式,將音樂作品的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以強化學生對節奏的認知,提高訓練的效果。教師還可以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創造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這就需要教師結合音樂的內容選擇合適的生活場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提高節奏訓練的效果。
傳統的音樂節奏訓練模式比較單一,課堂氛圍比較枯燥,學生往往需要反復練習同一首歌的音樂節奏,才能完成學習目標。學生在這樣大量的訓練過程中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導致訓練效果不佳。因此,教師在進行音樂節奏訓練時,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將游戲和音樂訓練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在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中提高學習的效率。比如教師可以借助唱歌軟件、小組比賽等方式,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提升音樂節奏訓練的效果。
音樂和樂器之間緊密相連,音樂是在樂器的演奏下生成,也是因為有了樂器,音樂才煥發出全新的活力。在對學生進行音樂節奏訓練時,樂器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工具,教師可以將其運用起來,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熟悉樂曲,了解其音質和音效,讓學生結合音樂中的內容,選擇最合適的樂器進行演奏。學生在使用相關的樂器進行演奏時,進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樂感,鍛煉了節奏感,從而實現音樂節奏訓練的目的。
理論教學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目的,在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時,想要提高訓練的效果,教師就要改變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加強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實踐當中,提高自身的音樂節奏能力。在開展實踐活動時,教師要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音樂比賽和音樂表演,并且教師要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實踐活動中的不足,以此不斷優化和改善自己的學習行為,以提升自己的音樂節奏感。
綜上所述,達爾克羅茲的教學法強調節奏的重要性,節奏作為音樂的靈魂,加強音樂節奏的訓練,能顯著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因此教師要認識到音樂節奏訓練的重要性,改變傳統音樂課堂的教學模式,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初中音樂節奏訓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