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利娟
2021年,恰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讓學生深入感悟“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增強廣大青少年學生對黨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針對本班學生怕吃苦、愛攀比等情況,我帶著學生學習長征歷史,學習紅軍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長征精神,讓他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認知方面:了解長征歷史和長征精神。
情感方面:體會共產黨人艱苦奮斗、吃苦耐勞、意志堅強的革命精神。
行為方面:繼承革命傳統,培養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
五年級學生。
教師方面:制作PPT課件;準備長征路線圖、視頻、歌曲;擬定“學黨史,強意志”計劃書。
學生方面:課前了解長征路線圖及相關背景資料;搜集長征中的感人故事。
1.看地圖,知路線。
教師:請同學們根據課前查找的資料,拿出《工農紅軍長征路線圖》,小組同學找一找、說一說紅軍長征經過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困難。選擇其中的一段歷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播放背景音樂《紅軍不怕遠征難》)
學生分小組進行交流。
教師:這是紅軍長征過程中經歷的主要事件,哪一小組愿意上來給大家擺一擺長征路線上的大事記?
一組學生在黑板上合作擺長征路線圖上的事件。
教師:誰愿意給大家講一講具體內容?
學生:紅軍長征的基本路線是瑞金出發→突破敵人四道防線→強渡烏江→占領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陜北吳起鎮會師→甘肅會寧會師,至此,長征勝利結束。
2.話長征,憶艱難。
教師:看來同學們對紅軍長征的路線已經了解。那你們知道長征途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難呢?
學生1:紅軍長征途中爬雪山、過草地,缺衣少食,環境惡劣,十分艱苦。
學生2:還有敵人的圍追堵截,當時紅軍的兵力稀少,武器也很落后。
學生3: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余次戰斗,攻占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級以上干部多達430余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退國民黨軍數百個團,期間共經過14個省,翻閱18座大山,跨越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
學生4:紅軍過的草地其實是沼澤地,稍有不慎就會掉入泥潭,被稱為“死亡陷阱”,當時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硬是用頑強的意志挑戰了人類的生存極限。
學生5:我們組覺得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和穿越封鎖線很艱難。瀘定橋長103米,你再想象橋面上木板已被撤去,僅有13根鐵鏈,橋下河水湍急、對面敵人機槍掃射,我感受到他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學生6:夾金山海拔4000多米,終年積雪,但是他們仍然勇往直前,堅持了下來,紅軍戰士們真是太厲害了!
【設計意圖】此環節,學生們在交流分享中初步了解長征基本路線和長征途中遇到的困難。
1.講故事,觸情感。
教師:是呀,在這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紅軍們不僅不怕遠征難,還發生了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接下來我們就召開長征故事分享會,請各小組把自己課前搜集到的長征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吧!
學生小隊上臺分享《四渡赤水》《豐碑》《飛奪瀘定橋》《小董過雪山》等故事。
2.說感受,悟精神。
教師:同學們,聽了這些故事,你們有什么感想呢?
學生1:從這些故事中,我感受到紅軍戰士身上有著吃苦耐勞的精神。
學生2:我被共產黨人的不怕犧牲、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所感動。
學生3:他們不懼艱險、積極樂觀的態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教師:是啊,紅軍戰士在寒冷、饑餓、勞累和死亡的威脅下始終不放棄,硬是靠頑強的意志取得了革命的勝利,這一切都源于心中堅定的理想信念。
【設計意圖】此環節中,學生們通過合作講述、角色表演、快板等形式講述長征中的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體會紅軍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頑強意志。
1.看現象,勤反思。
教師:同學們,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些現象(PPT展示圖片:跑操嫌累不參加,練琴嫌辛苦耍賴,做作業嫌累不想寫),大家對圖片中的現象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啊?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學生1:如果我們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了,這樣下去最終不就一事無成了嘛!
學生2:我以前有時候會覺得跑操累,不想跑,現在我感到很慚愧,紅軍長征那么苦都沒人叫苦,我們跑個操算什么呀。況且,不鍛煉好身體,怎么能擔起建設祖國的大任呢!
2.定計劃,促行動。
教師:同學們,長征精神感染著我們,那么我們又應該怎樣傳承這偉大的長征精神呢?請把想法寫在自己的“學黨史,強意志”計劃書上。
學生1: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不奢侈浪費,面對生活中的苦和累要勇于承擔。
學生2: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學習紅軍的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
學生3:以后練琴、學跳舞時我再也不叫苦叫累了,因為和紅軍比起來,這根本不算什么,我要咬牙克服。
學生4:以后我要多承擔些家務,天天被父母伺候有些慚愧。
…………
3.聽號召,勇傳承。
教師:是呀,我們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讓我們接過紅軍的旗幟,傳承長征精神,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創造新的未來!(播放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視頻)正像習總書記所說: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請大家課后對照自己的“學黨史,強意志”計劃書,完成一項就給自己加一顆星,下節課我們來評選班級的“學黨史,強意志”達標小明星。
【設計意圖】分享長征故事、探討革命精神,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習和傳承。此環節中,學生們針對各種怕吃苦、怕困難的現象進行了反思,從而學會辨析、明確價值觀念,并付諸實際行動。
本次班會主要通過引導學生探究“紅軍不怕遠征難”這一歷史奇跡,學習紅軍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學生堅定跟黨走的紅色信念。
本次班會活動過程中主要以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探究中自己解決問題為主線貫穿始終,把生硬的說教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自主探究,使被動地接受思想教育變為主動感悟長征精神。從課堂觀察來看,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很足,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以學生活動為本次班會課的主要形式,“我們重走長征路”“長征故事分享會”“長征精神代代傳”幾個活動板塊層次清晰、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幫助學生由感知到探究,再到分享與情感的抒發,使學生從內心深處產生對紅軍勇于戰勝艱難險阻的精神有更加深切的認識,并指導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自己主動去探究、分享和感悟才能形成發自內心的情感和信念。本次班會充分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成了學生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支持者。學生們通過自己課前搜集資料、課上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獲得深切的感悟與動力,學生們故事分享的效果超出了我的預期,最終的情感生成也是水到渠成。
當然,這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紅軍長征過程中的感人故事有很多,很多學生都想上臺分享,但由于時間原因沒有充分展開,所以我布置他們課后圍繞不同的精神主題進行小組分享,同時我也考慮再組織一次主題班會進行深入探討,并在分享故事中引導學生感悟、提煉長征精神,傳承革命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