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會寧縣第七幼兒園 李翠香
幼兒教育是當前教育體系中最早階段的教育環節,更是培養幼兒基礎能力與核心素養的重要時期。愛國教育作為當前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幼兒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以及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將愛國教育滲透至學習、活動、環境創設以及實際生活中,使幼兒通過潛移默化的教學氛圍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進而達到發展幼兒愛國教育的目的。
愛國教育的開展方式是多樣化的,教師不應將教學方式及引導方法局限在一條思路上,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及多元化的活動方案,利用愉快且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融入活動中,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紅色教育,進而達到促進愛國教育的目的。
紅色歌曲演唱活動十分適合幼兒階段教育,不僅可以通過演唱紅色歌曲培養幼兒的愛國意識,同時可以有效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為幼兒社會經驗奠定基礎。例如,在幼兒園音樂教育《小朋友,愛祖國》一課的教學中,即是將歌詞以擬人化的手法,將幼兒喜愛且熟悉的小動物人性化。以此激發幼兒興趣,繼而將幼兒帶入歌曲中,使幼兒在學習并演唱歌曲的同時,通過動物情感體現幼兒心靈,進而促使幼兒從中得到相應的感悟,引導幼兒通過動物熱愛生長環境,培養幼兒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作為幼兒教師,可以利用音樂教材內容,將其中歌曲作為演唱活動的內容,以此培養幼兒在掌握歌曲節奏,提升音樂能力的同時,提升幼兒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另外,教師也可延伸至課外,通過簡單的紅色革命歌曲作為演唱活動內容,以此保證活動有效性,同時增強活動趣味性和多樣性。
舞臺劇表演的形式已經不再局限在大齡學生中,可以利用簡單的紅色革命舞臺劇引導幼兒進行表演。舞臺劇的表演形式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學習活動,而且有效提升幼兒的表現能力和社交能力,是促進幼兒的綜合能力發展的有力措施。作為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通過模仿英雄角色進行舞臺劇表演。例如,教師可以將英雄人物邱少云和王二小等光輝事跡為幼兒進行講述,同時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幼兒播放相關視頻資料,繼而引導幼兒模仿英雄角色進行舞臺劇表演。在模仿表演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十分重要,幼兒年齡較小,在實踐活動方面并不擅長,教師可以將舞臺劇以劇本的形式進行展示,為幼兒分配角色并指導表演。此形式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綜合素質能力,還可以使幼兒在愉快輕松的環境氛圍中感受愛國教育。
愛國教育的實踐活動可以通過引導幼兒參觀紅色革命紀念館、博物館進行開展。在參觀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事先詳細了解博物館中的紅色文化,進而在引導幼兒參觀的過程中為幼兒進行詳盡的介紹。教師在引導幼兒參觀紅色博物館期間,會看到紅軍長征期間遺留下來的物品,引導幼兒通過博物館所陳列的物品進行深度學習,培養幼兒愛國主義情懷。教師也可通過參觀博物館等多元化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幼兒將信息進行整理,組織開展紅色文化宣傳的活動,指導幼兒將所學的紅色文化及博物館中的所見所聞與家長進行分享。此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培養幼兒將學習的知識和信息進行整合,同時有效提升幼兒理解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幼兒園教育課程《祖國在我心》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參觀長征紀念博物館,通過教師的講解與引導,將愛國教育滲透至其中。繼而在參觀活動之后,引導幼兒將所見所學與家人進行分享。因此,參觀紅色紀念館和博物館的實踐活動,是豐富幼兒課外實踐活動并提升幼兒愛國意識的有效方式。
節日是促進愛國教育的有效時機,在“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十一”國慶節等節日中,均可體現愛國教育和紅色教育。幼兒園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節日契機作為教育基礎,以此加強對幼兒的愛國教育。例如,在幼兒園大班教材中,《國慶節》即是一節教學課程,教師可以利用此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將紅色資源融入其中,通過環境創設以及多媒體信息輔助作用,使幼兒充分感受國慶節的來歷和特點。另外,也可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圖片,感受人們慶祝國慶的不同方式。部分幼兒對國慶節等紅色節日了解并不多,為了促進幼兒深度理解紅色節日的來歷和習俗,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對幼兒進行進一步的引導,引導幼兒在節日期間通過觀察,感受愛國教育的元素。因此,節日是十分適合發展紅色愛國教育的契機。
除了課程內容、活動形式的愛國教育,教師可以通過環境創設,將紅色資源文化滲透至其中,使幼兒通過視覺、聽覺等多感官感受愛國教育。例如,在幼兒園教學課程《我們的祖國》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即可將具有祖國特點的素材在環境創設過程中進行展示。比如,將中國的世界之最“世界最長的防御建筑:長城”“世界現存最大的皇宮:故宮”等以圖片的形式在環境創設中進行展示。同時將現代中國成就中港珠澳大橋、閱兵儀式等同時進行展示。使幼兒深度了解祖國,感受祖國的強大,進而完成愛國教育的目的。
愛國教育不應僅停留在學校教育與理論教育中,教師可以將愛國教育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幼兒通過生活探究紅色資源。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與藝術學科結合的方式對幼兒開展愛國教育。比如利用美術課程開展愛國教育,引導幼兒以愛國為主題進行繪畫,以此培養幼兒的藝術能力,同時將愛國教育融入其中。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獨自在生活中尋找紅色元素,比如引導幼兒觀察國旗,通過觀察生活中出現的國旗標志結合《義勇軍進行曲》的教學,促使幼兒初步了解國旗旗面的含義,從而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同時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及理解能力。因此,愛國教育要體現在多種途徑中,教師應當將愛國教育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進而提升愛國教育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現代教育的指導下,將紅色資源充分利用,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對幼兒進行加強引導與指導,將愛國教育作為幼兒教育中的主要教育方向和內容,是幼兒教師的重要責任。為提升幼兒深度理解愛國教育,強化愛國教育的效果,幼兒教師應當積極探究,通過多種渠道和方法將紅色資源融入愛國教育,以此達到發展幼兒綜合素質與培養幼兒愛國主義情懷的教育目標。
注:本文為2020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有效利用會寧紅色資源開展幼兒愛國教育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083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