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玥 張巖程(西京學院)
“互聯網+”的含義是“互聯網+傳統產業”,可以考慮將互聯網技術的優點與傳統產業的特點相結合,以達到改良傳統產業,推動產業快速發展的目的。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對會計師事務所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由于企業內部管理水平、財務水平有限,會計師事務所在進行審計時面臨的風險也很大。因此,如何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對于會計師事務所而言無疑是一個新的課題,對于提高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也有重要意義。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借鑒先進經驗,一些大型事務所在發展的過程中選擇強強聯合,經過兼并重組后,在一些領域的業務水平甚至超過了國際四大。這是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多年來發展取得的可喜成就。但是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事務所也急需輸送新鮮血液,提高審計水平,以應對資本市場日益提高的審計風險。當前,會計師事務所比較突出的一些問題有,信息無法實時共享、項目分類標準不完善、風險評估體系不健全等等。這些問題產生的后果就是審計工作產生的風險會加大,容易導致注冊會計師發表錯誤的審計意見,最終對報表使用者產生消極影響。另外,當前會計師事務所具有執業資格的注冊會計師數量不夠充足,這導致事務所的部門經理和項目負責人長期處于高負荷的工作狀態,面臨很大的工作壓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質量,從而無法取得良好的監督目的,達不到預期的審計效果。
審計質量控制的首要任務是,提高審計效率,科學合理地開展審計工作,提高審計整體質量,審計責任人或組織制訂的有關審計規章和程序?,F階段,財務造假頻發,不少是面向公眾利益實體的上市公司,然而審計他們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確實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這一系列審計失敗的案件無疑降低了社會公眾對會計師事務所的信任,其中存在的問題急需解決。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上存在的會計師事務所數量眾多,很大一個特點是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占比過大,他們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是:事務所規模小,審計人員專業水平低,其中一些審計人員都是臨時的實習生。對于小規模的事務所而言,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獲得一定的財務資源。于是,他們把很大一部分時間投入到維護客戶關系上,從而忽視了對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一些事務所甚至主動迎合審計客戶的要求,這種現象往往導致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難以提高。而有的事務所競爭力低,就會采取降低審計收費,獲得財務資源,這無疑會破壞市場平衡、導致市場混亂。
開展審計工作最重要的一環是審計人員,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對審計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從事審計工作的審計人員必須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和敬業的職業精神,這是審計工作能否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由于一些事務所為了盲目追求業績,提高收入,承接了許多超出自身實力范圍的審計業務。這些工作量實際上已經超出了他們自身的接受范圍,為了能夠按照客戶的時間要求完成審計工作,會計師事務所不得不從學校招聘大量的實習生,以便能夠按照客戶的時間要求完成審計工作。這些實習生專業水平有限,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根本無法有效開展審計工作,這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
按照規定,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有質量控制部門,審計工作的開展受事務所內部控制的監督,當一項審計工作完成時,應該由專門人員進行復核。但在實際工作中,復核工作流于形式,這反應了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控制執行不到位,監督工作沒有實際做到位。審計工作缺乏監督,審計風險就會相應增大;一些審計質量問題本可以在復核工作中發現并解決,但缺乏了審計監督,這些問題便無法被及時發現,更得不到解決,從而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嚴格來講,會計師事務所的市場監管應由專門的部門進行監管,在我國主要應由政府層面和各級注冊會計師協會進行業務檢查。在政府層面,對此負責的應該是審計署、財政部以及證監會,他們應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進行定期見檢查。另一個監管機構是注冊會計師協會,注冊會計師協會應定期派工作人員進駐事務所檢查事務所的工作底稿。但由于監管涉及的部門較多,通常需要各部門配合才能完成,實際工作中,各部門之間職權不明,且缺乏有效的溝通,因此導致市場監管達不到預取效果,這也是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之一。
借助互聯網平臺完善審計相關法律法規是提高當前審計質量控制的方法之一。這需要將互聯網技術與審計有機結合起來。將互聯網技術有效地應用于審計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這個任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而且涉及到兩個不同的領域,一個是技術領域,另一個是法律領域;兩者的結合需要兩個領域的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現金段,對于互聯網+審計技術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一旦遇到這方面的問題,會計師事務所很難尋求法律幫助。因此,如何做到互聯網技術與審計結合,并解決其合理性合法性是當下會計師事務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只有這樣“互聯網+審計”的工作模式才能盡快得到運用,這對于提高會計師事務所的質量控制十分有益。
會計師事務所應用互聯網技術對于審計工作人員的要求更高,在新形勢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人員除了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外,還需要有互聯網相關知識,這需要他們努力成為復合型人才,不僅懂審計,還要懂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會計師事務所應設立專門資金對審計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只有這樣,會計師事務所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新需要,對于提高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控制也將產生積極影響。
在審計工作開展時,要充分重視復核工作,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時難免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出現工作失誤,這個時候就需要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進行質量復核。注冊會計師應當保持高度的職業懷疑態度,對每個可疑的地方給予充分的關注,并且進行后續跟蹤調查,尤其是大量且頻繁的交易事項以及存在異常的銀行單據。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的任一環節都要保持職業懷疑態度,可以通過觀察、詢問、函證等方法弄清資金的動態流向。注冊會計師在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時,要建立在真實的審計證據基礎之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職業懷疑態度可以減少審計風險,提高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
近年來,因違法成本過低,類似于輔仁藥業審計失敗的案件頻頻出現,無形中大大增加了審計失敗的可能性。不難發現,社會監管存在諸多漏洞,監管態度也存在問題。為了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監管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尤其是政府部門、財政部門、證監會等要加大對上市公司的關注。
信息化的發展對審計工作的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信息化背景下,審計工作的發展將和以往過多用人為主體的審計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基于互聯網和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審計的效率和便捷性將極大提高。在“互聯網+”下成為發展主流趨勢下,通過弱化審計質量影響因素的影響,完善相應的標準體系,可以有效地節約審計工作成本,縮短審計支出,擴大審計范圍,提高審計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