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芬,胡愛明,周 霞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湖南 株洲 4120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你們要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由此可見,雷鋒精神“可以學”且“必須學”。在新時代醫療行業背景下,深入探討醫學生學雷鋒“學得怎么樣”以及“怎樣學”的問題,即以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為例,開展新時代醫學生傳承雷鋒精神的現狀和對策研究,對提升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醫學生醫德水平,促進醫療衛生行業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鑒于此,本課題對醫學生關于雷鋒精神和醫德本質關系的看法、醫學生參與學雷鋒活動的情況及原因、學雷鋒活動的社會氛圍和學校組織情況、雷鋒精神傳承途徑的建議與思考進行調研,調查對象為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學生,共726人,共收到726份有效作答問卷。
據調查,“雷鋒精神沒有過時”是醫學生達成的普遍共識,并且他們堅定認為醫學行業是需要雷鋒精神的,有84.16%的醫學生認為“非常需要”,有15.84%的醫學生選擇“比較需要”(見表1)。在“你認為醫療衛生行業最需要傳承的雷鋒精神”調查中,超過71%的學生認為“愛國”“責任”“精業”“敬畏”“仁愛”“誠信”“友善”“奉獻”這8種品質是醫學生需要傳承的雷鋒精神,其中認為醫學生應傳承和發展具有雷鋒般“醫者仁心、患者為本的仁愛之心”的占比高達90.5%(見表2)。可見,他們認為雷鋒精神的內涵與醫德教育的本質有著相通之處,諸如“愛國”“責任”“精業”“敬畏”“仁愛”“誠信”“友善”“奉獻”,既是雷鋒精神的核心內容,同時又是醫德教育需要達成的目標。

表1 你認為醫療衛生行業是否需要雷鋒精神(單選題)

表2 你認為醫療衛生行業最需要傳承的雷鋒精神有哪些(多選題)
在“你最近一次做好人好事是什么時候”的調查中,有45.04%的學生表示在近幾天,有46.14%的學生表示在近幾個月。另外,新時代醫學生在踐行雷鋒精神方面比較積極主動,但在踐行雷鋒精神受挫后意識出現變化,如在“倒地老人扶不扶”等問題上,表現為態度容易轉變、信念輕易動搖。
在“你對當前學校學雷鋒活動的感受”調查中,有20%的學生表示學校組織的學雷鋒活動存在“3月來4月走”的現象,在每年的3月份學雷鋒活動如火如荼,過了這個時間點之后又沉寂下來。學校為表現對學雷鋒工作的重視,集中在3月舉辦一些短期且有轟動性的活動,著重進行報道,剛給人留下印象,學雷鋒活動就戛然而止了。因此,目前醫學院校對學生學雷鋒的深層次工作缺乏系統性思考和布置,沒有把弘揚和傳承雷鋒精神作為一項長期任務來堅持,所以目前這種學雷鋒活動是“水過地皮濕”,難以使醫學生從內心深處形成對雷鋒精神的深入理解和有效認同。
據調查,由于活動內容流于形式,活動形式單一陳舊等原因,學校組織的學雷鋒活動醫學生的參與度不高,有54.13%的學生表示近期沒有參加學校組織的學雷鋒活動。在“你沒有參加學雷鋒活動的原因”調查中,只有3.86%的學生認為學雷鋒活動與自己無關,由此可見,學生對學雷鋒活動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幫助、對于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的責任和使命有足夠的認識,只是由于對活動內容和形式不感興趣而沒有參加。具體來看,學雷鋒活動與醫學生醫德教育結合度不夠,活動內容沒有針對性,因而沒有吸引力。在“你學校組織的學雷鋒活動都有哪些”調查中,學生選擇的大都是“在班內開設學習園地、黑板報、手抄報”“獻血”等傳統內容,其次才是“醫學知識宣傳”以及“義診”。通過訪談得知,學校在“醫學知識宣傳”以及“義診”方面的活動開展也不夠深入,學生感觸不深刻。
在“為什么沒參加近期學校組織的學雷鋒活動”調查中,有47.11%的學生表示“由于學校缺乏宣傳,對活動內容不知曉”。在“你認為現在雷鋒精神宣傳有什么不足”的調查中,學生認為主要的問題是“流于表面,并不深入”“形式呆板,缺乏吸引力”“頻率太低、范圍太窄”等。在對雷鋒精神的具體內容進行調研時,竟然有超過20%的學生出現錯誤,可見,學校對于雷鋒精神的宣傳力度不夠,宣傳效果有待進一步增強。同時,缺乏諸如獎金激勵、榮譽激勵、目標激勵、榜樣激勵等激勵機制,也影響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基于學校在開展學雷鋒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醫學生對于雷鋒精神的內化認同不夠,學雷鋒效果欠佳,43.79%的學生認為學校學雷鋒活動現狀是“認同度、參與度不夠,談不上常態化”,在一些“扶與不扶”“被訛后會不會再踐行”等問題上態度搖擺不定,在“如果你學雷鋒被訛,以后你還會踐行雷鋒精神嗎”的調查中,有46.01%選擇“選擇性踐行”,甚至有少數學生表示“會以此為戒,不再踐行”。在“扶與不扶”的問題上,仍有14.74%的學生表示“不扶”“當沒看見”或者“其他”。
醫學生應自覺擔負起雷鋒精神傳承與傳播的責任和使命,爭做“雷鋒精神的種子”,在醫療行業廣泛傳播和弘揚雷鋒精神。因此,新時代醫學生傳承雷鋒精神的實踐要求有兩個,一是把自身修煉成為具有雷鋒式醫德品質的人,做一粒“優質的種子”;二是要敢于直面任何對雷鋒以及雷鋒精神的污蔑和詆毀,堅決捍衛雷鋒的光輝形象和崇高榮譽,激濁揚清,做傳承雷鋒精神的堅定捍衛者,弘揚社會正氣,做一粒“頑強的種子”。
3.2.1 學雷鋒要實現時間經常化,做到時時可學,處處可為 弘揚和傳承雷鋒精神是一項長期任務,必須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唯有被教育和輿論所尊崇的習慣性道德,才會在人們的頭腦里形成一種本身帶有強制性的情感。”[1]通過醫學生親自參與,以雷鋒精神教育之,以雷鋒事跡感召之,久而久之就能在他們頭腦里形成帶有強制性的情感,成為一種習慣性的道德。
(1)線上線下相結合,以做到時時可學。在“你覺得雷鋒精神怎樣更好傳承下去”的調查中,有30.03%的學生認為應將雷鋒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及專業課教育中。筆者認為,一方面應充分利用校級精品資源課程引導學生做雷鋒式的白衣天使。該課程高度凝練出醫務人員做雷鋒式白衣天使應具備的8種 品質 ,即“ 愛國 ”“ 責任”“精 業”“敬畏 ”“ 仁愛 ”“ 誠信”“友 善”“奉獻”,及16種分品質,共16課時,要求學生按步驟、分階段進行線上學習,完成任務點及課后練習題,根據完成情況,教師進行評價和考核。另一方面,線下可將雷鋒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和專業課教學中,為充分與思政課教學內容實現有機結合,通過研究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內容之后,對照課程標準及人才培養方案,擬將雷鋒式白衣天使素質訓練融入實踐課中,現進行舉例(見表3)。旨在通過情境體驗、角色扮演、互動探討等方法來開展教學,讓學生能夠充分投入其中,深刻領悟雷鋒精神,并內化于心,提升醫德品質。

表3 素質訓練項目對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相關章節舉例
(2)課內課外相結合,以做到處處可為。應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高度融合于雷鋒精神教育全過程,實現醫學生傳承雷鋒精神全域化,做到處處可為。在“關于傳承雷鋒精神的途徑和方法建議”的調查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建議多進行相關課外實踐活動,如參觀雷鋒紀念館、開展志愿活動、從身邊小事做起等,建議學校可根據學生學雷鋒的實際需求,進一步拓展一批課外實踐基地,讓學雷鋒不僅僅局限于雷鋒月活動,組織和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運用到多樣化的志愿服務中去,在實踐中理解和領悟雷鋒精神,同時也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和感悟雷鋒精神,在實踐中深化對雷鋒精神的內化和認同。
3.2.2 學雷鋒要實現主體全員化,做到人人參與,人人踐行 醫學院校傳承雷鋒精神,必須要最大限度調動醫學生的積極性,擴大醫學生學雷鋒活動的參與面,形成人人參與、人人踐行的良好氛圍。而要實現學雷鋒參與面廣、參與率高的目的,就應促進方法的科學化,做到讓學生愿意學、有效學,筆者認為具體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努力。
(1)要在推進學雷鋒與醫德教育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必須要立足時代和行業需要,將學雷鋒活動與醫學生醫德教育深度結合,以增強學習內容的針對性,吸引醫學生自愿參與學雷鋒活動。深入挖掘新時代醫療行業所需要具備的雷鋒品質,在8種品質之下,概括了16種分品質,如在“愛國”品質之下,包括“醫者初心—家國情懷培養”“全民健康—為民情懷培養”兩種分品質。在品質闡釋中,用1~2個疫情期間的案例作為支撐,如在闡釋“醫者初心—家國情懷培養”品質時,以孝感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黃文軍用生命詮釋了醫者的拳拳赤子心、殷殷愛國情作為案例,使學生深入理解醫學生所應具備的雷鋒式的家國情懷。因此,應在深入分析醫學生醫德培養需要的基礎上,與雷鋒精神進行緊密結合和無縫對接,塑造醫學生喜聞樂見的醫學行業有血有肉的雷鋒,以真正能哺育和激勵一批又一批醫學生的成長,同時也豐富和發展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和行業價值,匡正部分學生認為“雷鋒精神已經陳舊過時”的錯誤觀念。
(2)要在創新學雷鋒活動載體和形式上下功夫。針對目前存在的學雷鋒活動手段和形式單一、缺乏針對性的現狀,急需創新活動載體和形式。一是要開展學雷鋒專項活動,豐富學雷鋒形式,創新開發諸如“評選雷鋒式白衣天使活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逆行學長學姐優秀事跡述評”等與專業結合度高的活動形式,繼續廣泛推進社區義診、中醫藥科普、健康知識宣傳、慰問孤寡老人、關愛留守兒童等學生喜愛的學雷鋒活動向縱深拓展;二是通過有利于吸引學生廣泛參與而又特色鮮明、簡單易行的新載體,積極運用網絡、手機、微博、微信等工具,推動學雷鋒活動易開展和大眾化,使學雷鋒活動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3)要在改進學雷鋒活動宣傳手段和力度上下功夫。在開展學雷鋒活動中,增進醫學生對雷鋒精神的認同、對道德建設的認同,關鍵在于宣傳教育,因而需要改進現有的宣傳手段和加大宣傳力度,創新醫學生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宣傳載體和形式。一是積極利用數字化、網絡化工具,增強雷鋒精神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調動醫學生傳承雷鋒精神、做雷鋒式白衣天使的積極性。在調查中,有63.64%的學生是通過微信、微博、學習強國等網絡途徑了解雷鋒及雷鋒精神的,因此要善于運用廣大青年醫學生喜愛的新媒體,充分利用學校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等渠道設立雷鋒精神專欄,組織開展雷鋒網絡論壇等,對雷鋒事跡、學雷鋒模范人物進行宣傳。二是積極運用紙質媒體宣傳雷鋒精神,在調查中,有高達89.53%的學生了解雷鋒及雷鋒精神是通過課本和教材,73%是課外書籍和報紙,69.83%是宣傳標語,因而,在進行雷鋒事跡、學雷鋒模范人物宣傳的時候,也不能忽視紙質媒體的作用。三是著力打造弘揚和傳承雷鋒精神為主要內容的校園文化,營造向先進典型學習的校園氛圍,使學生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4)要在發揮考核評價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上下功夫。將學雷鋒活動納入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科學設計考評原則、細則、程序等,合理確定考評指標和參數,做到動態考核和結果考核并重,以此作為評價醫學生道德素質的重要依據,并與學生的獎勵、評優、實習、就業推薦相結合,從而調動醫學生傳承雷鋒精神的積極性。
推進醫學生傳承雷鋒精神,不只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家庭、社會各個方面都要一起關心和支持,形成學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會德育相配合的“三位一體”的學雷鋒互動推進機制。因此,本課題將進一步從傳承的其他要素,如媒體、社區和政府等思考如何與時俱進創新手段促進醫學生雷鋒精神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