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爽,劉智清,張 進
(1.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遼寧 沈陽 110004;2.中國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1)
通過臨床教學可鞏固實習生基礎醫學理論知識,并提高其操作能力,使其更快適應臨床工作,由此可見臨床教學的重要性[1]。婦產科是較為特殊的一個科室,收治的部分女性患者病灶位于隱私部位,在診療過程中對實習護士觀摩、操作有一定抵觸心理,因此減少了實習護士操作機會。且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護理人員護理技術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常規護理教學已不再適應現代醫學發展,尋找有效教學模式已成為臨床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責任制帶教聯合多媒體教學對提高婦產科實習護士護理質量及操作技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20年1月至6月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婦產科實習的25名護士作為對照組,另選擇2020年7月至12月在婦產科實習的25名護士作為研究組。入選實習護士均為女性且具有護士執業資格證。對照組年齡21~23歲,平均(22.00±1.57)歲;本科生7名,大專生13名,中專生5名。研究組年齡 20~23 歲,平均(21.50±1.55)歲;本科生 6名,大專生 14名,中專生5名。將以上信息輸入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對比,結果具有可比性(P>0.05)。
兩組實習護士均進行6周教學。第一周:實習護士熟悉病房與治療環境、工作流程,通過閱讀病例掌握常見疾病、護理措施;第二至三周:鞏固常見基礎疾病相關知識與操作;第四至五周:加強專科護理理論知識與操作學習;第六周:加強護理重點、難點學習。
對照組:本組實習護士采用常規教學,選臨床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為帶教教師,由帶教教師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對實習護士進行教學,帶教教師先做各種操作的示范,邊做邊講解,然后再由實習護士組隊相互進行操作,帶教教師及時指出實習護士錯誤動作,并予以糾正。帶教教師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將實習護士帶在身邊,讓實習護士多接觸病例。
研究組:本組實習護士采用責任制帶教聯合多媒體教學。(1)帶教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與臨床護理措施將教學內容制成多媒體課件,以圖片、文字、視頻形式展示教學內容。選擇科室典型病例并制成多媒體課件,包括疾病發生機制、治療措施、護理措施、溝通技巧等,同時規范護理操作,邊做邊講解[2]。在進行操作練習之前讓實習護士觀看課件,加深記憶。(2)一對一進行教學,實習護士協助帶教教師管床,明確工作內容與班次,帶教教師引導實習護士對管床患者進行入院評估、常規檢查、宣教等護理工作。實習護士在操作過程中若有不當,帶教教師及時糾正,同時進行詳細講解,避免日后再次發生同樣錯誤[3]。(3)引導實習護士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同時做好記錄,通過討論、詢問、引導等方式培養實習護士臨床思維能力,并鼓勵實習護士自主查找資料,解決遇到的問題。(4)帶教教師向實習護士介紹有關與人交流的書籍,提高實習護士溝通能力,并鼓勵實習護士多與患者交流,向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心理疏導等護理服務。
(1)人文關懷能力與護理質量:經護理人文關懷能力量表與護理質量評分表評估教學前后兩組實習護士人文關懷能力、護理質量。①護理人文關懷能力量表:耐心維度分10項,共計70分;認知維度分14項,共計98分;勇氣維度分13項,共計91分。得分越高說明人文關懷能力越強。②護理質量評分表:共26個條目,從6個方面展開評估,包括儀表、洗手、識別器械等,每個條目采取Likert 4級評分法,分數越高表明護理質量越好。(2)考核成績:設計病例,由實習護士對病例進行分析,同時進行護理操作,評估實踐操作、思維能力、溝通能力與病情分析能力,每項滿分均為100分。另外通過筆試檢測實習護士理論知識掌握情況,滿分為100分。(3)教學效果滿意度:采用中文版教學效果滿意度評價量表對實習護士教學效果滿意度進行評估,包含5個條目。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實習護士教學后人文關懷能力、護理質量評分明顯提升(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教學前后人文關懷能力及護理質量比較(±s,分)

表1 兩組教學前后人文關懷能力及護理質量比較(±s,分)
組別 耐心維度 認知維度 勇氣維度 護理質量教學前 教學后 教學前 教學后 教學前 教學后 教學前 教學后對照組研究組t P 34.82±1.89 34.20±1.87 1.166>0.05 54.24±2.12 62.77±2.21 13.927<0.05 42.87±2.00 43.36±2.03 0.860>0.05 67.42±2.30 72.64±2.51 7.666<0.05 58.10±2.18 57.75±2.16 0.570>0.05 68.41±2.38 74.03±2.63 7.922<0.05 36.25±1.92 36.27±1.94 0.037>0.05 63.57±2.24 108.78±4.68 43.568<0.05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實習護士各項考核成績明顯提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實習護士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實習護士考核成績比較(±s,分)
組別 理論知識 實踐操作 思維能力 溝通能力 病情分析能力對照組研究組t P 91.32±3.44 96.58±4.25 4.810<0.05 87.14±3.13 94.33±4.20 6.863<0.05 81.36±3.00 90.14±3.24 9.942<0.05 80.41±2.87 92.33±4.68 10.856<0.05 83.16±3.07 93.54±4.74 9.190<0.05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實習護士教學效果滿意度明顯提升(P<0.05),見表 3。

表3 兩組實習護士教學效果滿意度比較[n(%)]
婦產科收治的患者較為特殊,所以在實習護士觀摩與操作方面有很大限制,實習護士親自動手操作機會極少,因此在實習期間各方面能力提升并不明顯。在護理教學中,實習護士的學習權利與患者的隱私之間有沖突,更涉及母嬰安全問題[4-5];一部分患者病灶位于隱私部位,發病原因不僅涉及個人隱私,更涉及家庭關系,再加上觀念保守,心理極為敏感,害怕個人隱私泄露,所以對醫護人員有著戒備心理,在診療過程中不允許實習護士觀摩;在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分娩、生殖等內容,這部分內容較為抽象,實習護士并不能深入了解,若再操作不當極可能引起患者極度不適,從而更加抗拒實習護士[6-7]。
3.2.1 提高實習護士綜合能力與護理質量 在理論教學中,將相關護理要點、重點等制成多媒體課件,并把科室護理操作拍攝成視頻資料,同時將查房、健康宣教等制成多媒體課件,將制作好的課件統一保存,方便實習護士隨時查閱。在教學時,帶教教師也能根據多媒體課件進行講解,使護理知識、護理操作更直觀[8-9]。在責任制帶教中,實習護士也被安排工作,協助帶教教師管理病床,在帶教教師的引導下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提高了實習護士臨床操作能力。在常規教學中,實習護士雖然也參加臨床工作,但是多以觀摩為主,將責任制帶教與多媒體教學結合在一起,能讓實習護士更深刻地認識疾病、操作,再加上協助帶教教師管理病床,實習護士可積累一定經驗,通過自身掌握知識、帶教教師引導可對疾病進行分析,不僅提高了對疾病的認識程度,更培養了臨床思維能力[10-11]。在與患者交流過程中,逐漸掌握溝通技巧,可與患者進行良好溝通,取得患者信任。通過責任制帶教讓實習護士盡快適應護理工作,協助帶教教師管理病床,提升了實習護士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實習護士各方面能力提高,操作技能逐漸熟練,為日后臨床工作積累了大量經驗,因此可向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3.2.2 提高帶教教師教學水平及教學能力 想要將多媒體教學作用發揮到最大,需要帶教教師掌握大量專業知識、計算機知識,同時也要靈活制作并使用多媒體課件[12-13]。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需要科室典型案例、理論、圖片等,需要掌握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技術。多媒體課件制作發揮了帶教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更為臨床教學提供了新資源,促進教學理念改變。通過責任制帶教提高了實習護士操作技能、臨床思維能力等,配合多媒體課件講解理論知識使教學內容更生動、直觀等,此外多媒體實現了資源共享,方便實習護士隨時觀看,此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及教學能力。
3.2.3 提高實習護士教學滿意度 多媒體課件讓護理知識、操作技能更直觀、立體,有利于實習護士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多媒體課件具有邏輯性、生動性,可激發實習護士學習興趣,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更提高了教學滿意度[14-15]。責任制帶教采用的是一對一模式,也就是一名帶教教師帶領一名實習護士,這樣更有利于師生交流,實習護士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可及時認識到自身不足,在實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可隨時提問,師生感情明顯提升。
責任制帶教聯合多媒體教學模式對帶教教師的要求比較高,不僅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更要掌握大量基礎理論知識,此外也有帶教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課件的情況,也就是讓實習護士反復觀看視頻資料[16-17]。針對這種現象,可以加強對帶教教師的培訓,并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構建合理、科學、完善的教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