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雯
廈門市婦幼保健院高危產科,福建廈門 361000
妊娠期是女性較為特殊的生理時期, 隨著妊娠引起的生理變化, 孕婦的心理狀態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變化[1]。 高危妊娠指有高危因素的妊娠,這類因素對孕婦、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增加了圍生兒病死率,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前置胎盤、多胎等均屬于高危妊娠,大多患者需要住院治療,住院后需要進行保胎治療,擔心胎兒的安危,會加重孕婦期間的負性情緒,增加孕婦的心理壓力,甚至會影響正常的妊娠及生活[2]。 高危孕婦的心理反應相比一般孕婦更加復雜,焦慮、抑郁發生率較高,孕期不良情緒會直接對妊娠不良結局產生影響, 與新生兒低體質量存在一定關系[3]。 該文為分析高危孕婦住院保胎期間焦慮抑郁情況,持便利選取該院2018 年12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高危孕婦50 例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便利選取50 例該院收治的高危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0~45 歲,平均(31.25±2.41)歲;入院時孕周13~37 周,平均(31.52±2.42)周;分娩次數0~3 次,平均(1.21±0.25)次;孕次0~5 次,平均(2.54±0.65)次;入院前產前檢查次數1~13 次,平均(6.25±1.05)次。 納入標準:入院時孕周滿12 周,符合高危孕婦的診斷標準;患者意識正常,能夠獨立完成問卷;病情較為良好;研究已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因胎兒畸形、死胎引產者;有精神障礙研究性疾病難以配合者;相關資料不完善者。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綜合評定心理狀態,焦慮狀態、抑郁狀態與分值成正比。SAS 評分總分為80 分, 分數越高相關癥狀越嚴重,50~59 分為輕度焦慮;60~69 分為中度焦慮;>70 分為重度焦慮。SDS 評分總分為80 分,53~62 分輕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72 分為重度抑郁。 對不同入院時期均進行評分[4]。
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資料,自設問卷對出現過焦慮、抑郁的患者均納入負面情緒者, 一般資料內容包括居住地、產前檢查、年齡范圍、文化程度、入院次數,對比該組患者臨床資料,實行匿名填寫,以保證問卷的真實性與客觀性, 收卷時及時檢查問卷填寫情況, 發現遺漏、空白未填寫時立即告知其本人補回[5]。
采用SPSS 18.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或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入院時焦慮例數占比20.00%, 入院1 周焦慮例數占比32.00%,入院2 周焦慮例數占比46.00%,期間焦慮患者評分均高于無焦慮患者評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所有患者住院期間焦慮情況比較
入院時抑郁例數占比24.00%, 入院1 周焦慮例數占比34.00%,入院2 周焦慮例數占比48.00%,期間抑郁患者評分均高于無抑郁患者評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所有患者住院期間抑郁情況比較
對比是否出現負面情緒患者的一般資料, 產前檢查、年齡范圍、文化程度、入院次數均會影響患者出現負面情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出現負面情緒患者與正常患者差異比較
正常妊娠期的婦女受到雌激素的影響, 均會出現不同情況的焦慮、抑郁情緒,而高危妊娠期較為特殊,其不良情緒的發生率會明顯增高[6]。 調查顯示,高危妊娠期住院保胎時間更長,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的程度也就越高。 在臨床護理措施中,護理人員需要更多的關心高危孕婦,并了解住院期間的心理需求,對疾病進行相關知識指導,了解其妊娠期患者心理情況,樹立治療信心,并輔助音樂療法,緩解患者焦慮情緒,調動治療的積極性,減輕住院保胎的負面情緒[7]。
導致高危孕婦出現負面的情緒,主要在于:①疾病。部分疾病在發病期會出現諸多癥狀, 其中前置胎盤伴出血,均會導致患者過于擔心,使得其出現負面情緒[8]。②環境。 在保胎治療期間,會出現諸多心理壓力。 ③社會。 家屬醫護人員的關心, 均會使得患者抑郁情緒增加,使得其擔憂太多問題[9]。 該文分析該院收治的住院患者,結果顯示,入院時焦慮例數占比20.00%,入院1周焦慮例數占比32.00%, 入院2 周焦慮例數占比46.00%,期間焦慮患者評分均高于無焦慮患者評分(P<0.05);入院時抑郁例數占比24.00%,入院1 周焦慮例數占比34.00%,入院2 周焦慮例數占比48.00%,期間抑郁患者評分均高于無抑郁患者評分(P<0.05);產前檢查、年齡范圍、文化程度、入院次數均會影響患者出現負面情緒(P<0.05)。隨著住院時間的增加,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的情緒也在增多,在不同文化水平下,負面情緒會隨著文化水平的降低而增多, 可能是由于患者對諸多疾病并不了解,因此在入院期間,臨床建議對不同的文化程度背景,選擇不同的關注點與疏導方式[10]。該研究中,居住地之間并無差異(P>0.05),但有研究顯示城市孕婦經濟條件、資源利用更優,能夠減輕保胎造成的經濟、社會壓力。 而產前檢查,主要是從孕前準備開始到新生兒出生,積極的產前檢查,能夠及時發現妊娠期間的問題,因此臨床建議大力提倡產前檢查,并完善相關檢查措施。 入院次數上,隨著入院次數的增多,患者負面情緒出現的比例也隨之增多,擔憂自身情況及病情,因此在健康教育中,可根據患者入院的次數,對患者實施具體的幫助, 能夠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合適的心理干預[11]。而導致高危孕婦出現焦慮抑郁的情況,主要是由于:①疾病因素。 高齡孕婦大多處于疾病發作期,合并出現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盤等,一旦疾病出現變化,其焦慮抑郁程度會出現增高。 ②環境。 在保胎期間,由于同病房的孕婦保胎失敗出現一定心理壓力。③社會。在住院期間會由于家屬、朋友的關心增加心理壓力,以及與醫護人員之間的關系,使得焦慮抑郁水平增加,而負面情緒的出現會使得早產發生率較高。 因此對高危孕婦住院保胎期間,適當心理干預,能夠延長胎齡,降低圍生兒病死率。 在整個護理期間需要增加對產婦的關愛,并了解住院期間的心理需求, 給予疾病相關知識健康指導,并講解成功保胎的案例,樹立治療信心,針對性的采取心理疏導, 緩解負面情緒。 同時調動家屬的積極性,使其積極配合相關護理與治療,提高對高危孕婦的關懷。 余洪[12]在研究中指出,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以心理護理干預,分娩后SAS、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入院前SAS 評分為(58.33±6.75)分,SDS 入院時(59.25±6.83)分。 該文結果中,入院時SAS 評分為(58.65±4.12)分,SDS 評分為(57.56±4.34)分,證實初期入院時患者情緒較低,需要采取良好的護理措施。
綜上所述, 高危孕婦在住院期間由于多種因素出現焦慮、抑郁情緒,隨著住院時間的增長,出現負面情緒的概率也在增高,因此可根據患者情緒,實施干預,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