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消息 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加強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第二十七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落實《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教育部組織開展第三批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以下簡稱“第三批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和任務
(一)工作目標
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強化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增強高校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推進黨建工作和學校事業發展深度融合,面向全國高校培育創建10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100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1000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建設周期為2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強化培育選樹和重點建設,引領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二)建設任務
建設期內,創建“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要著重圍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構建高質量的黨建工作體系等出成果;創建“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要著重圍繞強化政治功能、破除“中梗阻”現象、抓好黨建重點任務落實等出成果;創建“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要著重圍繞嚴格“三會一課”、創新工作方法等出成果。
二、申報條件
(一)申請創建“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條件
第一,學校黨委原則上至少成立5年,且在2年建設周期內保持穩定。
第二,黨的十八大以來,學校黨委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和改進師生思想政治工作,推動黨的建設與學校事業發展深度融合,取得優異成績。
第三,近5年來,學校黨委曾獲得省部級(含)以上表彰,或在上級黨組織最近一次開展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評估中獲得“優秀”或相應等次;學校多名師生獲評全國優秀黨員或先進典型等。
第四,近3年來,學校黨委在黨建和意識形態領域未出現過重大問題,未發生過重大穩定事端、安全事故和輿情事件;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未出現違紀違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問題等。
第五,有條件在建設期達到《第三批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工作重點任務指南(高校黨委)》所列要求。
(二)申請創建“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條件
第一,院(系)黨組織原則上至少成立5年,且在2年建設周期內保持穩定。
第二,黨的十八大以來,院(系)黨組織不斷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落實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提升師生思想政治工作質量,促進院(系)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工作取得優異成績。
第三,近5年來,院(系)黨組織曾獲得校級(含)以上黨組織的重大表彰,或在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工作中連續獲得“好”或相應等次;所在院(系)多名師生獲評省部級(含)以上優秀黨員或先進典型等。
第四,近3年來,院(系)黨組織在黨建和意識形態領域未出現過重大問題,未發生過重大穩定事端、安全事故和輿情事件;所在學校的各級黨組織在已開展的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驗收工作中未出現“驗收不予通過”情況。
第五,有條件在建設期達到《第三批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工作重點任務指南(院<系>黨組織)》所列要求。
(三)申請創建“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條件
第一,教師黨支部原則上至少成立3年,學生黨支部或師生聯合黨支部原則上至少成立1年,且在2年建設周期內保持穩定。
第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著力發揮在政治引領、規范黨的組織生活等方面的主體作用,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領域取得優異成績。
第三,近3年來,黨支部或黨支部書記曾獲得校級(含)以上黨組織的重大表彰,或在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工作中連續獲得“好”或相應等次;至少1名支部成員獲評省部級(含)以上優秀黨員、師德典型、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等。
第四,近3年來,黨支部在黨建和意識形態領域未出現過突出問題,未發生過影響安全穩定的重大事件;所在學校的各級黨組織在已開展的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驗收工作中未出現“驗收不予通過”情況。
第五,有條件在建設期達到《第三批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工作重點任務指南(基層黨支部)》所列要求。
三、組織實施
(一)申報認定(2021年10月中旬至12月)
1. 高校黨委申報
參與申報的高校各級黨組織按類別填寫《第三批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工作申報書》,并提供支撐材料。學校黨委對相關材料審核把關后,報送至屬地省級黨委教育工作部門。
2. 省級黨委教育工作部門把關推薦
教育部按照各省屬地高校黨委(含部委屬高校,下同)數量的5%確定“示范高校”推薦數量,按照屬地高校院(系)黨組織數量的2%確定“標桿院系”推薦數量,按照屬地高校黨支部數量的2%確定“樣板支部”推薦數量。獲得省級黨委教育工作部門推薦資格的高校,登錄高校思政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申報系統”填報申請材料。
3.教育部遴選確定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按照“標準引領、質量優先、公平公正、組織統籌”的原則,牽頭組織專家對材料進行審核評議,擇優確定入選對象名單,按程序進行公示,報教育部黨組審核確定入選名單。
(二)管理考核(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
教育部以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對建設單位開展跟蹤評估和中期考核,不定期入校指導、實地督查。2022年年底組織中期考核。考核不合格的,限期整改,視情決定是否繼續建設。
(三)鞏固推廣(2024年)
驗收工作采用“高校自評、地方審核、部內認定”三級機制,驗收結果分為通過、暫緩通過、不通過三類,于2024年第一季度公布。驗收通過的,有關建設成果在高校思政網等平臺集中宣傳展示,并納入基層黨組織書記集中輪訓、高校黨建教材編寫等工作,面向全國高校推廣應用。
各地黨委教育工作部門、各高校黨委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好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標桿院系、樣板支部的申報、推薦和建設工作。
(摘自“微言教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