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梅
【摘要】全面發展學生閱讀素養,是新時期背景下初中語文教育的重要目標。而要保障教育教學實效,教師務必要更新教育理念,靈活應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堅持貫徹以生為本理念,全方位探索科學、高效的閱讀教學策略和方法,盡可能以適合學生的方式實現高質、高效教學。本文著重圍繞閱讀興趣、閱讀方法和能力、閱讀教學過程以及個性化閱讀等方面,就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個性化閱讀
現代文閱讀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部分,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共情能力、品德品質等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不過長期以來,不少初中生的現代文閱讀水平較低,并不能達到相應的要求和標準,需要教師在實踐中采取科學、合理而高效的教學策略,全面優化教學,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不斷學習、成長與發展。
一、全面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對閱讀教學而言,最基礎也最關鍵的一點在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才能完全、真正地進行自發閱讀和積極閱讀。而現代文閱讀教學和其他教學活動一樣,都需要學生的自主參與、積極配合為前提,才可能取得良好成效。如果學生連最基本的閱讀興趣都有所缺失,那么閱讀教學自然會成為教師的“獨角戲”。學生參與性不夠,他們就無法在教學活動中有充足的收獲和成長。故而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閱讀興趣的激發,并在實踐中采取各種方式調動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發、主動、積極地進行閱讀、思考和探究。通常可以從教學內容、方法、形式等方面著手,盡量從學生角度出發進行考慮,全方位增強教學中的趣味性,讓現代文學閱讀變成生動、有趣的文字體驗而非死板、抽象的文字灌輸。在以生為本理念指導下,優化教學導入,從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入手進行導讀,同時優化教學過程中的指導,以適合學生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教學《故鄉》這篇課文時,教師并沒有直接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而是先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圖片,向學生展示課文中包含的稻雞、角雞、鵓鴣、藍背、獾豬、刺猬、猹、五色的貝殼等元素,告訴學生課文中包含了這些元素,利用學生對這些元素的好奇心來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之后,在課文閱讀教學中,則一邊帶領學生找尋課文中出現的這些元素,一邊思考這些這些元素在課文中發揮的作用,將學生對這些元素的興趣轉化為閱讀興趣,并指導學生思考整篇課文的結構、寫作技巧等,強化閱讀教學。
二、關注閱讀方法和能力的培養
掌握閱讀方法,發展閱讀能力,是學生進行閱讀學習的基本目標。只有實現了閱讀方法和能力的有效發展,學生才能真正掌握閱讀的要點和技巧,提高自主閱讀能力并在閱讀中有感悟和收獲,進而愛上閱讀,實現閱讀素養的綜合化發展。教師需要注重關注閱讀方法和能力的培養,既要從整體上系統化地推進閱讀方法教學進程,也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針對具體閱讀方法進行傳授,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提高閱讀水平。例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時,教師先帶領學生閱讀課后的問題,并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之后教師按照記敘文閱讀方法,逐步深入地進行閱讀,對題目進行分析,一邊閱讀一邊對題目的作用、含義、理解等進行思考;之后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引導學生研究課文的寫作手法、寫作順序、記敘順序,并嘗試概括文章內容,聯系實際談對課文的理解。再然后,進一步對課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作用、賞析等研究,尤其要思考過渡句以及關鍵句的作用。最后,再對重要的詞語進行分析,思考連續性動詞的作用、形容詞的表達效果以及詞語能否替代。通過這種由題目到段落,由句子到詞語的閱讀分析,引導學生系統化地認知記敘文閱讀理解要點,能夠切實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掌握閱讀方法,提升閱讀能力。
三、優化閱讀教學過程
對教學過程進行合理優化,盡量以適合學生的方式引導他們進行閱讀,能夠明顯改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通過群文閱讀、閱讀討論、閱讀擴展、讀寫結合、情境再現等方式,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閱讀體驗。適當削弱教師的主導性,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大膽思考、創新探究,讓學生能夠真正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而非被動地完成閱讀任務。例如在教學《敬業與樂業》這篇課文時,鑒于課文本身屬于演講稿,具有極強的功能性和價值導向性,需要在教學中強化實踐性和教育性。通過閱讀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一邊閱讀課文,一邊對文中的各種思想、觀念、態度等進行討論,并聯系生活實際指導學生思考,讓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踴躍參與的互動活動。這使得課堂變得更加生動,也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了為什么“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四、指導學生實現個性化閱讀
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閱讀需求、素養和體驗自然會有所不同,教師務必要在現代文閱讀教學中強化個性化閱讀。針對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課外閱讀、群文閱讀方面推薦不同的文章和書籍;針對不同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提供不同層次的閱讀要求并采取不同的教學指導方法;針對不同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暴露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指導和解決策略,進而起到良好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這篇課文時,教師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能力,將他們分為多個層級,并通過分層教學法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其中層級較低的學生,只需要完成最基本的教材學習任務;而層級更高的學生,則需要進行拓展性學習,通過結合當前的社會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拓展閱讀《“人比鳥賤”是偽命題》等方式,展開進階性學習。這樣一來,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能夠較為粗略地實現個性化教學,讓不同層級的學生能夠在他們學習目標指導下實現高效學習。
綜上,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難度較大,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合適的策略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教師一定要掌握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方法和技巧,充分考慮學生實際情況,盡量制定最合適的教學策略,以學生感興趣、易理解的方式優化閱讀體驗,從而促進學生閱讀素養的綜合化、良好發展。
【本文系遂溪縣中小學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課題“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能力培養研究”(課題批準號GDSSXX2019008)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田田.芻議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中華少年,2018(30):1.
[2]錢軍霞.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探究[J].讀與寫(上,下旬), 202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