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寶紅
【摘要】養成良好的收拾整理習慣,是良好行為習慣的重中之重。幫助幼兒養成良好收拾整理習慣,需要家園密切配合,長期堅持。基于此,本文對幼兒收拾整理習慣養成作了探討。
【關鍵詞】收拾;整理習慣;養成
陳鶴琴先生指出: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養成良好的收拾整理習慣,是良好行為習慣的重中之重。習慣是指在長時期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較為穩定的行為傾向。收拾整理就是將物品進行收集并使物品變得整潔,有秩序。幼兒良好的收拾整理習慣是指幼兒在科學引導的基礎上,經過多次練習所形成的、符合其身心發育特點的良好的收拾整理能力。主要包括分類整理、物歸原處、及時處理廢物垃圾、愛護物品及環境等方面。良好的收拾整理習慣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責任感,有助于他們形成愛整潔,生活有序,做事認真仔細、有始有終等品質,也能使幼兒在收拾整理中提高動手能力,促進動作發展;還能使教師、家長減輕負擔,不用將許多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收拾整理上。我園特開展了本課題“幼兒收拾整理習慣養成的研究”的研究活動,經過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探討出一些提高幼兒整理能力和養成幼兒整理習慣的有效策略。
一、家園合力,讓幼兒萌發要整理的意識
教師通過開展豐富的集體教學活動,讓幼兒初步懂得儀表干凈整潔、物品擺放整齊、空間安排合理的重要性。如《生活活動中幼兒收拾整理習慣養成之研究》中開展的《我最美》《美麗的小屋》《水杯排排隊》,幼兒從中認識到衣服整潔美美噠、手臉干凈美美噠、物品整齊美美噠、小屋整潔美美噠。在《游戲活動中幼兒收拾整理習慣養成之研究》中開展的《我的寶貝》《玩具的家》,讓幼兒知道房間整潔美美噠、玩具擺放整齊美美噠、區角干凈美美噠。
教師通過帶領幼兒參觀不同班級的活動室區角、寢室、功能室、收藏室及走出校園逛超市、參觀圖書館等環境,讓幼兒親身體驗干凈整潔帶來的美感、舒適感和凌亂不齊帶來的不適感。
要求家長注重收拾整理好家庭的居住環境,讓幼兒親身體驗個人及空間環境整潔給身體、精神帶來的愉悅感。還通過親子共讀讓幼兒明白整潔的重要性,使幼兒萌發愛整潔、要整理的意識。
二、行之有效,提高幼兒會整理的能力
1. 把握原則,學會巧整理的方法
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教師發現幼兒能把東西放整齊,但不知道如何擺放更合適。針對這些情況,教研組進行了分析、討論和再實踐,總結出一套適合幼兒操作的簡單的整理方法。如:第一步,將需要和不需要的物品分類擺放。第二步,整理需要的物品。一是按照大小、顏色、形狀、材料將物品分類;二是將分類后的物品定點擺放;三是物歸原位。①標識提醒:要求幼兒按照不同的貼紙、不同的形狀等標記一一對應,及時歸位。②組長監督:組長在整理好自己的責任區后,負責檢查其他的區角是否整理妥當,幫助他們及時改正。第三步,定時清理物品,丟棄或處理不需要的東西。我們給予專門的時間(每周五下午)讓幼兒清理物品,丟棄或清理掉不需要和廢棄的東西,騰出更寬敞的空間便于幼兒收拾整理。
2. 借用兒歌,提高巧整理的本領
邊念兒歌邊動手操作一直是幼兒感興趣的一項小游戲。圍繞研究目標,教師通過上網,再結合本園實際,選用或改編了很多生動有趣又朗朗上口的兒歌,通過這些兒歌,幼兒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巧妙的整理方法。如,《生活活動中幼兒收拾整理習慣養成之研究》大班活動中,教師創編了《穿衣歌》:“小小開衫手中拿,披在后面像大俠,穿左手,穿右手,紐扣一一送回家,再把領子翻一下 。”幼兒念著生動形象簡短的兒歌,不知不覺就掌握了穿衣方法。教師還研討選編了《脫衣歌》《疊被歌》《刷牙歌》《洗手歌》《穿鞋歌》《疊褲歌》等,讓幼兒在朗朗上口的兒歌聲中既學會了收拾整理方法,又提高了巧整理的本領。
3. 記錄反思,創新巧整理的思路
實驗班教師堅持書寫觀察記錄,真實填寫幼兒收拾整理能力及習慣評價表。每次實踐活動后,她們將幼兒的活動表現記錄下來,并堅持追蹤觀察,對比效果,總結反思,創新思路,然后有針對性地在班內繼續開展活動,鞏固實驗效果,幫助幼兒提高收拾整理能力,形成習慣。
三、檢查評價,激發幼兒愛整理的興趣
第一,評比多樣化,激發興趣。一是開設 “我會整理”評比欄,激發興趣。當幼兒平時一有主動整理的行為,教師們就在整理欄中獎勵一個貼紙,月底時誰的貼紙多,誰就當選為本月的“整理小明星”。“整理小明星”可以享受優先選擇喜歡的圖書、玩具等權利,還可以當小組長督促其他幼兒進行整理。二是開展比賽活動,提高能力。“生活活動中幼兒收拾整理習慣養成之研究”課題研究結束,在大、中、小實驗班組織了幼兒疊被子、穿衣服、穿鞋子的比賽活動,根據整理速度和整理效果評選出了各項優秀小能手,比賽中幼兒激情滿滿,盡情展現,獲得了極強的成就感,對收拾整理也產生了濃厚的的興趣。下學期將開展幼兒以繪畫的方式來設計區角規則的比賽活動。
第二,檢查常態化,強化行為。為了使研究達到實效,保健處按照課題組要求,經常到三個實驗班對幼兒的儀表、個人用品、生活區、活動區物品的擺放等進行不定期檢查,實驗班教師隨時隨地進行檢查,檢查結果及時在班級群公示。讓家長們及時了解動態,并積極配合幼兒園強化幼兒收拾整理行為,幫助幼兒形成習慣。
總之,培養幼兒良好的收拾整理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既包含了培養幼兒的責任心、堅持力,做事認真仔細、有始有終的態度,還要幫助幼兒養成井然有序的生活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把它貫徹落實在幼兒的一日生活各個環節之中,并加強家園之間的密切聯系,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共同來完成這項工作,以便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和全面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