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昌杰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高效課堂現代教師應用能力
現代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少或避免低效或無效課堂,尤其是要求學生在十分有限的時間內能夠獲取最大信息量的當今高中語文教學,實現高中語文教學高效課堂的方法很多,而熟練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則是最重要的一種。對此,筆者略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所謂高效課堂,是指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具體包括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三大要素。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就是要求在短短的四十分鐘的每一節課堂時間內,使學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獲得最大信息量,最大程度增長語文素養和運用語文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所謂現代教育技術,是指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方法為基礎,以系統論的觀點為指導,以現代信息技術(主要是指計算機技術,數字音像技術,電子通訊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虛擬現實仿真技術及多媒體技術和信息高速公路)為手段的教育技術,它是現代教學設計,現代教育媒體和方法的綜合體現,是以實現教學過程,教學資源,教學效果,教學效益最優化為目的教學方略。
現代教育技術在實現語文教學高效課堂中具有獨特的優勢。
(1)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語文教學課堂極具直觀性。視頻或PPT中豐富多樣的聲音,形象,色彩等教學內容化抽象為形象,使教法變講述為直觀,使教學過程由沉悶索然無味變得活波有趣,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專一,學習熱情大大增強,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因,比如教學《紀念劉和珍君》,這本是一篇稍具歷史感的文章,加上魯迅先生特有的表達方式,今天的學生學習理解這篇文章,相對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為使學生迅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把握文章主旨,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技巧,我將文章的寫作背景——“3.18慘案”,劉和珍其人,作者魯迅等相關資料制作成課件供學生觀看,課堂效率非常高,輕松地化解了教學難點,成功達到教學設計的預期目的。
(2)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語文教學課堂極具情景再現,有利于創設情景教學課堂,讓學生置身其境,豐富和增長認知。
恰當的教學情景能喚起學生強力的求知欲,促使他們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讓他們在主體參與,親歷其鏡,輕松愉快的教學過程中增長見識和能力,從而使課堂獲得最佳教學效果。在教學《荊軻刺秦王》一文時,無論是對課文的朗讀,故事情節的梳理,還是文言文的翻譯,文句的剖析,使借助相關影視材料,如李雪健老師等人主演的同名電影,電視劇《大秦帝國》等影視資料制作成課件,營造氛圍,創設情景,別開生面的教學課堂,氣氛熱烈,學生異常活躍,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同樣,在教授《包身工》課文時,通過現代教學技術再現情景,使學生理解課文主體和感悟作者創設的情感方面都收到意外的效果。
(3)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語文教學課堂能夠做到精講多練,省時擴容。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具有知識容量大,信息溢出多的特點。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影像和圖片的設置功能,鏈接功能以及文字設計方式,可以將一節課的內容相應擴展,使學生通過影像,圖片,配音和音樂文字獲得更形象,生動,具體可感的知識,同時還可以通過鏈接功能延展相關知識,不僅使教學大大幅度找到節省時間的途徑,而且能讓教師少講少寫,讓學生多參與多討論多感悟,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效率,例如教學《祝福》《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裝在套子里的人》和《竇娥冤》《西廂記》等小說和戲劇單元的課文,由于這些課文大多篇幅長,又是節選其中某個片段,如果僅憑教師介紹或者由學生閱讀去了解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題,不但耗時耗力,而且印象不深,感受空乏抽象,如果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制作相應的課件播放,必將大大節省教學時間,從而得以完成更多的教育教學目標。
(4)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語文教學課堂,有助于指導學生寫作。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如果說閱讀,理解吸收,積累的話,那么寫作表達則是輸出,應用。因此,閱讀和寫作各是語文教學的兩極,兩者共同構成語文教學的全部。
學生寫作最重要的是要解決“怕寫作文”,“沒啥可寫”“寫不清楚”等問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作文課堂教學,對于解決上述問題幫助教師開展作文有效指導功效明顯。
首先,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幫助學生克服作文畏難心理。要讓學生寫文章不畏難,單靠大講作文的意義,重要性之類的抽象道理很難奏效。無論是記敘文,議論文或者抒情散文。如果我們在作文題目,要求告知學生后,能夠利用相關音像,視頻資料,創設一種寫作情境,調動學生觀察,思維,聯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動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必將使學生興致盎然,寫作欲望陡增,從而把被動的作文要求變成主動的寫作體驗,使學生“有話想說,不說不快”的積極心理。
其次,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指導學生解決“沒啥可寫”和“寫不清楚”的問題,通過視頻,抖音,PPT,微信,美篇等媒體事例,指導學生根據作文題目和文意要求,注意觀察寫作對象(人物,事物和客觀場景)或摹擬事理現實情狀,進行分析,歸納,辯證,推理。既統攬全局,照顧“面”的廣度,又重視細節特寫,突出重點,具有“點”的深度;既有時空變換秩序,又有邏輯結構關聯。從而把“沒啥可寫”和“寫不清楚”變成“有話可說”“觸手可及”“如臨其境”“感同身受”的生動,真切的具體內容和條理清晰,詳略得當,主體突出的巧妙安排。
另外,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指導學生對作文進行自我評改,自我完善,自我欣賞,從而增強寫作自信。
作文評改歷來是語文教師的意見費時費力的事情,當面評改是對學生作文指導最有效的方法。單一次作文少則五,六十份,多則一百多份,考語文教師全批全改,已是相當不易,要求人人當面評改幾乎無法實現。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學生作文評改,則使“人人當面評改”具有可操作性。教師可在速覽全班作文基礎上,將不同問題的作文進行分類,分別選取不同性質的具有代表性的作文樣本制作成PPT,在作文評講課堂播放,通過教師的顛簸啟發,師生互動,無論是從命題,材料的裁剪,遣詞造句還是謀篇布局,手法技巧諸方面,討論分析,評點得失,進而提出修改建議。如此,則不僅教師節省大量時間,精力,而且通過學生人人參與,特別是被選樣本的優點被肯定彰顯,不但對學生本人產生極大鼓舞,同時對全班同學也會產生積極有效的啟發作用,并進而使每一位學生獲得自我評改,自我完善,自我鑒賞作文的能力。增強寫作自信。
實現語文教學高效課堂最關鍵的是教師具備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教師的基本要求。作為現代教師,我們第一要有強烈的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高效課堂的教育意識;第二,要有與時俱進,要具有熟練掌握所有現代教育技術設備使用的能力。為此,我們應從以下幾點做好功課,練好本領:一是時刻關注現代教育技術最新發展動態,盡早認識學習掌握最新技術并付諸實踐;二是積極參加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培訓及其教研科研,通過與同行切磋交流,互相砥礪,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三是廣泛搜索,占有現有與高中語文教材相關的圖片,音像,文字,課例資料,以備制作教學課件選用;四是勤于制作課件,踴躍參加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相關競賽比拼,通過競拼,不斷提高自己的課件制作水平。
事實證明,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語文高效課堂成效顯著,要想課堂高效,教師的課前準備必須精心設計,須知“課堂一分鐘,課前數天功”,不過,“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