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劇是嶺南傳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名片。它承載著孔孟之道、仁義禮智;它蘊含著詩詞歌賦、音韻之美;它傳遞了社會需要的正能量,催人上進。
10月29日下午,由廣州市教育局、廣東粵劇院主辦的“粵劇進校園”廣州市中小學校高水平團隊粵劇交流展演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劇場舉行。
本次粵劇交流展演,選取越秀區、荔灣區、天河區、番禺區、從化區等5個區的中小學共16個節目參加,為大家上演了一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粵劇盛宴,展示粵劇新生代的魅力。參加展演節目的隊伍代表了廣州市粵劇項目的最高水平,本次展演也是廣州市青少年粵劇教學整體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節目內容富有內涵、風格多樣,充分展現了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體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讓學生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引導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進一步推動粵劇文化的推廣普及、傳承發展。
廣州市中小學高水平團隊粵劇項目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積極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搭建交流平臺,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促使學生身心素養全面發展,提升青少年的綜合素質,積極普及和傳承粵劇文化,以大力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為時代風尚,以提高學生審美與人文素養,實現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為活動宗旨。長期以來,廣東粵劇院通過“粵劇進校園”項目建立粵劇藝術保護傳承的新模式,使粵劇在校園落地、生根、發芽,拓寬青少年學習粵劇藝術的空間。
一直以來,廣州市中小學校高度重視美育工作,堅持“五育”并舉落地、落細、落實,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積極探索學校美育綜合發展,全力打造新樣態,實現優質新發展。廣州市教育局及廣東粵劇院從2019年起連續三年共同開展廣州市學校高水平團隊粵劇培養項目,為廣州市南海中學、廣州市番禺區傍江東小學、廣州市荔灣區西關培正小學、廣州市越秀區執信南路小學、廣州市天榮中學、廣州市真光中學等中小學開展粵劇培訓課程。課程內容以粵劇表演的基本功、身段、把子、毯子功、唱功、劇目等為主,通過專業化、系統化的教學,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綜合素質,讓青少年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推動粵劇文化的推廣普及、傳承發展,進一步大力推進學校美育快速優質發展。
(來源: 廣州市教育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