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潔麗
【摘要】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多媒體廣泛應用于科學課堂教學中,微視頻作為多媒體的形式之一,比書本圖片更有動態,比教師的講解更豐富形象,微視頻的運用能創設生動在教學情景,更有利于學生獲取大量的直觀認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微視頻;學習興趣;優化課堂
現代教育媒體是當今師生在課堂上的重要認知工具,把知識點制作成微視頻,或者在網絡上下載合適的短視頻,將這些素材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并與常規的教學相結合,這樣對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活躍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都很有好處。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談一談微視頻在科學課堂中的運用。
一、巧用微視頻,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年齡小,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在科學課上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用情節帶動節奏,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學生自然有更加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教學二年級上冊《我們的生活世界》,教師可以制作一個小豬佩奇的微視頻,邊放視頻邊對孩子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跟著小豬佩奇去劉博士家參觀學習,你們愿意嗎?佩奇是孩子平時在電視上經常看到的卡通人物,所以特別親切,孩子們進入角色,他們熱烈地討論著途中看到的風景,教師又問:河流、花草樹木和大橋、房子分別屬于什么景物?從而引導學生認識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來到了劉博士的家,教師繼續問:劉博士正在做研究,家里的物品比較亂,你們愿意和佩奇一起幫劉博士整理物品,并且分類放好嗎?這樣一問很自然地又把孩子引導到把物品按材料分類這一教學目標來了。小豬佩奇的微視頻運用一步一步地把學生帶入設定教學情景,孩子在教師預設的情景中快樂地收獲了知識。
二、巧用微視頻,優化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一)運用微視頻活躍課堂氣氛
我們都知道活躍的課堂氣氛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過去,特別是農村小學以“注入式”和“灌輸式”的教育方式為主,學生學習空間和探究的機會比較少,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不能體現他們學習的主體地位,別說科學素養的養成了。課堂中在合適的環節播放相關微視頻,把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這樣更能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的興趣。
如在三年級上冊《認識氣溫計》的教學中,學生通過觀察氣溫計知道了氣溫計的構造,同時他們對氣溫計紅線為什么可以上升和下降這個問題充滿了好奇,此時我插入微視頻《氣溫計上的紅線為什么會跟著天氣的冷熱下降和上升?》,借著視頻中幾個小動物的對話輕松地解決了孩子們心中的疑惑。適當地插入微視頻不但可以解決書本上的一些疑問,還可以讓課堂更有趣,活躍學習氣氛。
(二)運用微視頻提高實驗操作的正確性
科學實驗操作是否正確、是否規范是實驗成功的關鍵所在。每個實驗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操作失誤,不僅會導致實驗的失敗,還會導致某些危險的發生,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正確的示范十分重要,但是教師在講臺上示范或者講解的時候,由于距離,音量等因素,總有一部分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都會用實物投影儀或者走到課室的中間講解,但效果還是不太好。關于這類特別需要注意細節的實驗或者精細儀器的講解,教師可以先用手機或相機把過程拍成微視頻,讓學生先觀看再動手,往往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比如在四年級上冊《彈簧測力計》的教學中,彈簧測力計刻度太小,教師的示范操作學生看不到,這時我們就可以在課前先把怎么使用彈簧測力計拍成視頻,課上再播放給學生看,那么學生就能清晰地看到彈簧測力計如何正確讀數了。微視頻可以使學生在各種感官的刺激下,高效地接收知識。
(三)運用微視頻突破重點難點
科學的學習,學生可以通過直接的體驗而獲取知識,但是抽象的概念學生都不容易理解,這些知識大多數是重點、難點,而教師經常為了突破這些重點難點而費盡心思,但是學生往往興趣不高,收獲不大,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微視頻可以將抽象經驗轉換成直接經驗,把知識具體化,形象化。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能量與太陽》一課內容時,通過課本中的文字說明和圖片展示學生可以大概了解到煤是怎樣形成的,但煤的形成卻又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它是抽象的,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煤的形成》,讓學生清晰完整地了解煤形成的過程,化抽象為形象。
微視頻的運用使科學課更加生動形象,它能展示事物發展的整個過程,也能模擬實驗,讓學生動用各種感官來學習科學,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突破了教學的重點難點。
三、巧用微視頻,拓展學習,培養科學素養
(一)開闊眼界,豐富學習內容
小學科學涉及天文、生物、化學、物理等學科,涉及內容非常廣,但是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僅僅依靠課本知識教學是不夠的,課堂教學中適當插入相關視頻不但能開拓學生的視野,還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以此充實和延伸科學課堂教學。
如在三年級《太陽、地球和月球》第三單元中,此時正迎來我國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教師可以抓住這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把我們的航天事業發展歷程編輯成小視頻,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知道神州十二號的神,并引導學生對航天黑科技等有關知識進行進一步的了解。
(二)激發創新思維,提高科學素養
視頻形象具體、生動活潑,感染力很強,包含了豐富的信息,能夠刺激人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微視頻在科學課堂上的運用,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開放和動態的知識網絡,學生通過梳理知識脈絡,獲得更廣闊的視野,有利于創新思維的發展。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輪軸的秘密》這一內容時,我先播放一個瘦子一個胖子比力氣大小的微視頻,學生很快就被視頻中有趣的畫面所吸引,并產生了疑問:胖子那么胖怎么贏不了?瘦子取勝的秘密是什么?簡單的視頻卻引發了學生積極的思考和熱烈的討論,產生了思維碰撞。
微視頻教學是現代教學媒體技術和課堂教學相互碰撞融合之下產生的,是新時代教育一種新的認知工具和學習方式。微視頻是多種教學手段的其中一種,它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 ,所以運用“微視頻”進行教學,我們要選擇恰當的時機、合適的環節,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微視頻”的作用,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提高教學效率,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趙海忠.視頻資源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8年.
(責任編輯:梁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