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慶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初中教師德育工作面臨著新的任務與挑戰。德育工作對初中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與心理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在中學階段加大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與質量,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本文將結合筆者教學經驗,對該問題進行簡要分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德育;工作方法;走進心靈
一、落實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十分重要,班主任應重視它,認真落實,首先應提升自己,為學生樹立榜樣。大多數班主任也是任課教師,作為教師應該不斷增加自我的知識儲備,認真工作,為學生上好每一堂課,并且作為班主任管理整個班級工作,應該做到對每個同學公平公正,一定不能出現偏愛和歧視的行為,且教師不僅僅是學生學習上的引路人,還是他們的學習模范,所以教師應規范自我行為,為學生做好表率。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教師也有許多需要改正的地方,比如愛批評學生,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一旦發現有錯誤行為應立即改正,教師這些壞習慣會影響學生,久而久之他們也就形成了習慣,所以,教師應規范自己的行為,端正態度,特別是班主任應引導學生往正確的道路上走,帶好頭。
在進行德育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將“堯舜禹的禪讓”的故事講授給學生聽。教師在上課之前應做好充足的準備,結合多媒體教學多準備一些資料,閑暇之余應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先提升自我素養,課堂上教師可以拓展一些知識。比如堯為什么要實行禪讓制?他是覺得自己的兒子不堪重任,于是傳位給品德好能力又強的舜,從這里不難看出堯愛護賢能之士,有一顆仁愛之心,公平公正,并且還可以給學生講一些堯的生活事跡,他在簡陋的宮門前還放著鼓,百姓們可以通過敲打鼓提出自己的意見,可以看出堯生活十分樸素并且樂于接受意見。通過這個故事,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了解正確的道德觀念,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習他們高尚的品質,在課堂上就做好德育工作。
二、營造溫暖的氛圍
初中學生心理處于變化階段,他們步入青春期,身體心理都會有所變化,那班主任應時刻關注他們的情況,做到關心每一個學生,找到合適的機會進行溝通,幫他們解決疑惑,真正走進學生心里,和他們做朋友,幫他們排憂解難,打開他們的心結。所以班主任應該多與學生面對面溝通交流,不管是從生活還是學習都盡量做到全面的關心愛護,做到從根本上鼓勵和幫助學生,那對于有困難和疑惑的學生,首先得找清楚問題的來源,然后盡量開導和幫助學生,盡量做到每個學生都身體和心理健康成長。
在學習《百家爭鳴》時,教師可以將德育理念融入其中,那時的社會正處于四分五裂的階段,各方的學說層出不窮,中國的思想文化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度,形成了眾多學派,他們各抒己見,極力宣揚自己學派的主張,其中的墨家,儒家,道家,法家脫穎而出,他們有的宣揚人們應互愛互利,反對戰爭,反對互相殘害,有的宣揚得民心者得天下,不能過分剝削百姓,有的宣揚應保持自我完整的人格,有的宣揚要樹立統治者的威嚴,以法治國。教師可引導學生多發散自己的思維,保持學生完整的個性,不管在怎樣的背景下,都應該做到堅持自我,不受他人影響,引導他們保持初心。那在這個引導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通過提問等方式,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比如他們支持哪個觀點?并且說出自己的理由。觀察每個同學的表現,時刻關注他們的變化,對于一些不擅長表達的同學應該積極引導他們,但一定不能勉強,否則會適得其反,對于個性不同的學生應特別對待,采用合適的方法引導,盡可能幫助他們解決心理上的困難,讓教室籠罩在很溫暖很有愛的氛圍里,以此踐行德育理念。
三、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
家庭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所以老師易察覺學生有什么問題就與學生家長聯系,時刻關注。有些家長工作繁忙很難顧及孩子,可能就會疏忽對孩子的管教,也許就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創傷,也許就會表現在他們的行為上。有可能是父母的管教方式不當,比如家長對孩子要求過于嚴格,將他們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學習壓力過大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班主任一旦發現學生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應立即與學生家長聯系,詢問情況,了解原因,并且讓家長重視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忽視,讓他們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改變教育方式,采用合適的方法教育孩子。在班級里如果發現內向的孩子,不愛講話,那就得重視起來,與學生好好溝通,找到合適的方法幫助他,這時一定得與家長好好溝通,共同努力,正確引導學生。
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將德育精神貫徹到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課前提問一些與知識點相關的問題,并讓學生分析原因,在課堂上應引導他們積極回答問題。當然,對于特別內向不回答問題,不講話的那種同學,引導沒用就不能再勉強,應及時讓他們坐下,往往他們會很不好意思,教師應時刻關注他們的變化,課后就應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也可以找其他同學了解情況,如果課下也是這樣不愛講話,就一定向家長了解學生情況,重視學生心理健康,與家長一起努力改變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及班級管理時,要將德育理念貫徹其中,通過以上幾大方面,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加強他們的思維能力,以此為其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夏文燕.核心素養下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新課程,2021(3):50.
[2]吉云.以史為鑒 立德樹人——基于學科德育的初中歷史教學方法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1(2):45-46.
[3]周亞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德育[J].清風,20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