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媛媛
摘要: 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全環境支持系統課程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的課程也就應運而生。在學前教育中,園本課程中融入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可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豐富教學內容,富含中華傳統文化的園本課程能增強兒童的積極情感,對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都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 幼兒園;園本課程;策略
中華傳統文化凝聚著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將其運用到幼兒園課程中,可以使兒童充分了解我們的文化,欣賞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我們的幼兒教育必須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構建根植于中華文化土壤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學前教育體系,在幼兒園的日常教學和生活中,孩子們會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理解和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得到了文化的提升。
一、豐富教學內容,豐富園本課程(
日常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是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集體教學與小組教學、個別教學相結合,靈活地適應當前的形勢。引導孩子們觀察、討論和感知,在兒童研究、體驗、操作、創造和表演中,可以通過小組活動來保證每個兒童都積極參與,充分尊重兒童的主體性。為了進一步拓展中華傳統文化與園本課程的銜接,我們會通過季節、節氣和傳統節日切入中華傳統文化,在日?;顒又幸龑в變焊兄袊墓澣蘸凸潥庖约爸袊囊恍﹤鹘y習俗。教師在組織教育教學時,要時刻注意園本課程與中華傳統文化的聯系,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介紹,要利用教育的機會,做好將中華傳統文化滲透到一天的幼兒園活動中,將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內容有機地融入幼兒園的課程和生活活動中[1]。
二、優秀傳統文化游戲化
(一)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游戲的作用
1.強化幼兒認知
上文提到,幼兒的年齡小,認識世界的能力和水平有很大的局限性,優秀傳統文化游戲來自優秀傳統文化,凝結了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心血,內容翔實,可以以游戲的形式將其間的精華傳承下去。兒童對周圍的事物和世界抱有好奇的想法以及濃厚的興趣,渴求對身邊的生活有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優秀傳統文化游戲作為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一種媒介形式,能在幼兒成長與進步上提供強有力的幫助與支撐。
(一)針對幼兒特點設置游戲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特點尤其突出,剛從嬰兒期過渡出來,未免帶有一些嬰兒的特點與習慣生理心理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動作發展快,對手和身體能進行比較靈活的運用,十分活潑好動,此時尋找一些能鍛煉肢體的優秀傳統文化游戲能幫助幼兒更好的鍛煉身體素質,帶動肌肉發展和大腦活動。幼兒認識靠行動,在行動中認識事物,發展思維,知覺行為到具體形象的過渡期就是幼兒階段,這個階段幼兒的口頭交流能力發展還不完善,往往是通過行動直接表明自己的需求與想法,對此可以進行一些“邊說邊作”的優秀傳統文化活動來幫助幼兒建立具體形象思維,鍛煉口頭交流能力。幼兒情緒變動起伏大,可以多組織一些集體感強的優秀傳統文化游戲,使之有參與感,有互動感,在大集體之中感受溫暖與呵護,將幼兒的負面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幼兒經常模仿他人,在模仿中汲取經驗,獲取知識,在模仿中創造,表達自己的感受,幼兒教師要挖掘其正向意義,開展有模仿因素的優秀傳統文化游戲,在模仿中進步。
(二)在游戲活動中浸潤優秀傳統文化
幼兒園的孩子天性活潑,而引起孩子們注意的最直接、最實用的方法就是游戲,教師可以將優秀的傳統美德和行為規范融入到游戲活動的設置過程中,并在此基礎上對兒童教材進行有益的延伸。比如,孩子們應該能夠積極配合開展游戲活動,遵守活動制度,高一層次的就是理解參與過程中互助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必須在游戲前向孩子們講解系統的規則,教師應該把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一個真實的教學案例,以提高孩子們對互助團結的重要性的認識,這是很重要的,例如,在參與跳大繩游戲活動時,教師在講解游戲的規則和安全要求的之后,孩子們可以進行游戲,跳大繩需要鍛煉身體腿部力量和協調性,老師可以在活動場所提前準備游戲,并帶領孩子們進行熱身活動,在游戲過程中,單靠一個人是無法把游戲進行下去的,這是一個需要我們團隊合作的游戲,在游戲后,我們可以教育孩子們們互幫互助,學會合作,因為這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今后如果他們遇到困難,也應該互相幫助。
三、在節日活動中浸潤優秀傳統文化
我國歷史悠久,孕育著豐富多彩的節日節氣,傳統節日節氣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區域性的傳統文化活動,教師根據每個傳統節日獨特的食品和特點,為孩子們創造區域性的活動參與,同時,鼓勵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形式和交流伙伴,讓孩子們在欣賞、鍛煉的過程中,享受傳統節日,體驗傳統文化,感受節日的文化內涵,游戲與合作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比如在元宵節,我們不僅讓孩子們了解元宵節的來歷,還組織親子包湯圓、制作花燈、“趕廟會”等活動,讓幼兒充分感受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元宵節還可以開展傳統服裝表演活動,讓小朋友們穿著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服裝來展示自己,讓每一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在端午節,我們會跟孩子分享端午節的由來,讓幼兒回家了解自己家鄉的端午習俗,并跟小伙伴們一起分享。通過視頻和圖片讓孩子們了解更多地區的端午節習俗。同時在幼兒園組織親子活動包粽子、制作香囊、制作風箏等活動,讓幼兒從小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
結語: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幼兒園時期是每個孩子接受外來事物最快的時期,我們應該加大力度宣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我們優秀的文化從小植根于他們的心中,幼兒園園本課程也應根據幼兒的接受能力,將教育活動與中華傳統文化適當地結合起來,豐富幼兒園教學形式,使兒童能夠獨立、深入地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 楊輝. 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教育的有效路徑思考[J]. 基礎教育論壇. 2020,(22).
[2] 何婷. 創新傳統節日運用 傳承古代經典文化——探索傳統節日文化在幼兒園園本課程中滲透的有效途徑[J]. 教育界. 2020,(48).
[3] 瞿詩佳. 植根傳統文化,開發園本課程[J]. 學苑教育.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