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楊葉舟
摘要:“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良好的品德是一個人的根本。對于心智初開的小學生,有效的德育是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關鍵因素,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德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家庭教育的影響也十分深遠。基于此,以下對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學生德育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家校合作;小學生德育;探究
引言
小學生正處在心智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也開始逐漸形成。在這一時期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能學會待人接物的基本規范,更重要的是,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還能讓他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以正確的視角來看待很多問題,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能以正確的方式予以解決。
一、打造交互式教育平臺
針對德育資源稀缺的問題,學校應集中師資力量優先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各學科教師必須在學生的德育中發揮表率作用,對學科中所蘊含的德育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和延伸拓展,確保學生可以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中獲得良好的德育體驗。比如,班主任教師可以每周組織開展德育主題班會,通過趣味的游戲活動加深學生對于思想品質的認知,引導學生積極向案例以及生活中的榜樣看齊,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為家校合作的德育工作落實奠定基礎。其次,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對微信、微博等媒體中的德育資源進行整合,實現德育資源的外延與拓展。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選擇性地摘取互聯網上對當地好人好事以及道德模范的報道,搜集弘揚法治精神、樹立道德風尚相關的新聞資訊,將這些蘊含豐富教育價值的內容分享給學生家長,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家長的思想觀念,從而間接提升家長的德育意識。再次,有很大一部分小學生在假期也會通過使用手機進行放松,由此教師可以通過關注團中央微信公眾號、微信群聊、QQ群聊的方式將豐富的德育資源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分享給學生,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交流,破除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對德育的阻礙作用。除此以外,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內的學生開展方式靈活、便于溝通的線上和線下討論會,選取最近的某項時事熱點或者德育話題展開溝通,提高學生的思想深度,引領學生自覺關注德育話題并內化于行。最后,教師可以為家長和學生共同布置德育的小作業,比如共同觀看《開學第一課》、《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紅領巾學黨史”等資源,從而豐富德育內容,拓寬家校合作的育人范圍和育人路徑。
二、增強家校共育交流
教師和家長之間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是家校共育取得理想結果的核心因素。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情況,了解家長德育的主要方式,教師才能知道學生的真正情況,在學校的德育工作中也會更有針對性。對于家長來說,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整體面貌,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有的放矢。家長和學校之間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是保證家校共育達到理想結果的基礎。在具體的工作中,教師要先采用更加靈活的方式和家長溝通,除了家長會、見面會等面對面的溝通方式之外,教師還應該加強線上溝通,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微信等社交媒體和家長交流學生德育方面的情況。教師在和家長進行溝通時,要根據不同的問題選擇適合的交流方式,一些小的問題可以采用線上溝通,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應該以線下溝通為主。教師也要注意溝通的技巧,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應該以找出背后的原因為核心目標,而不是只向家長反映學生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提高家長的認識,避免家長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學生。另外,家長也應該更加主動與教師進行交流,畢竟教師要面對眾多家長,有時候精力有限難以兼顧,家長可以及時將孩子的情況反饋給教師,雙方共同制定合理的德育手段。
三、巧用現代科技,強化溝通聯系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大量現代科技被運用到教育教學中,為提升教學效果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構建家校共同合作的德育教育模式時,教師也可積極利用現代通信技術與家長群體建立快速、高效的溝通。在當前的在線實時溝通工具中,微信、釘釘、qq等是人們使用最為廣泛的工具,只需具備一款智能手機即可下載APP使用,因此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可積極利用此類工具與家長構建合作關系,以促進德育教育取得實效。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現代通信工具發送相關的德育教育視頻、圖片、文字等資料,讓家長和學生共同學習相關內容,以此促進學校德育教育與家庭德育教育協調統一;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現代通信工具收集家長的意見、建議,為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優化教學內容奠定基礎。例如:以《幸福一家人》為例,在進行教學設計之前,教師即可通過微信、釘釘、qq等工具讓家長提供自己家庭生活中幸福場景的圖片、視頻等資料,而后通過微信、釘釘、qq、郵箱等工具進行接收并制作成合集在課堂中展示,以此激發學生的家庭集體意識,培養學生愛家、愛父母的情感。
結束語
總而言之,家校共育是提高小學生德育水平的重要載體,無論教師還是家長,都要從本質上認識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實現緊密合作。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要凸顯自己的責任,通過理論教育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德育理念知識。而對家長而言,要在學校教師的通力配合下,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銜接,幫助學生在家庭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1]李琴.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學生德育教育探究[A].福建省商貿協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十)[C].福建省商貿協會: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4.
[2]陳亞君.探討家校合作視角的小學生德育教育問題[J].課程教育研究,2020(17):62-63.
[3]趙嬌妍.家校合作在小學生德育水平提升方面的功能研究[J].教書育人,20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