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田縣第一中學 陳財釵
中學的數學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以數學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數學抽象是由數學核心素養組成的第一要素,這也是數學學習與發展的基礎。
數學抽象指的是摒除事物的一切屬性,并得出數學研究對象的相關思維過程。數學抽象,主要包括數量、圖形之中各自的關系,并從中得到一定的結構與規律,再以數學語言的方式對其進行表達。數學抽象是數學的根本,也是讓學生形成數學理性思維的基本方式。讓學生更加了解數學抽象并提高相關能力,能夠讓學生在審題、理解方面有更精準的方向,從而便于學生把握數學的本質。學生的抽象能力越強,那么他們在題目的思路變換方面就越靈活,對于新的數學知識,學生的吸收速度也會越來越快,關于數學相關的邏輯分析能力也隨之增強。
概念是數學思維的基本單位,它具備高度的抽象性,并在人們的大腦中形成一種固定思維形式。概念形成的過程,也就是數學抽象形成的過程,正確掌握數學概念,才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關鍵點。那么,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案例,引導學生針對這些實例去進行思考、分析,主動尋找出事件的規律來。例如,在學習“線面垂直”的定義時,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感受在升國旗時,地上的旗桿與地平面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能夠直接觸摸到垂直這個概念,之后再引出線面垂直的定義。
通過類比與聯想的方式,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找出眾多概念中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如此可以幫助學生對數學概念有一個大致方向的掌握,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同時,采用聯想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擁有數學思維的基礎上,增強自己豐富的想象能力,起到活躍思維并活躍課堂的效果。例如,在學習等比數列的有關性質時,可以類比等差數列的有關性質;在學習雙曲線的有關性質時,可以類比橢圓的有關性質等。
在數學教材中出現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則,都是采用特定的數學符號或數學語言進行描述的。因此,對于這種抽象化的概念,想要真正掌握,就必須要靈活使用數學符號語言。在數學研究的過程中,使用數學符號能夠大大減少研究者的演算時間,并為推理論證起到極大的幫助。例如,在教學“立體幾何”時,我們必須不斷加強對學生運用符號語言、圖形語言的訓練。
不管是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在課后,教師安排作業的重點基本都放在推理論證上。雖然推理論證的過程也有助于學生形成理性思維,同時這也是一個重要途徑,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適當的猜想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抽象思維。當教師向學生拋出一個數學問題時,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進行思考,并根據自己的思路進行猜想。與此同時,教師也要讓猜想成為學生的習慣。
數學思維的培養是從提出疑問開始的,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因此,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提問。教師首先要消除學生對提問的恐懼,想辦法保護學生的提問積極性。在眾多問題中,尋找一個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將學生的興趣以及求知欲盡可能地激發出來。例如:在△ABC 中,已知a=4,b=6,A=30°,則滿足條件的三角形有 個。在此基礎上提問:若a=2 呢?a=3?a=6?a=8?通過不斷變式設問,把這類問題的各種情況全部解決,最終抽象出解的個數原來是由a 的取值決定的。
通過建立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能力,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中,教師需要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并給學生足夠的機會,讓學生可以冷靜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不斷的思考中逐漸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想要提高學生在數學上的能力,就需要注重學生數學抽象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