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實事項目關乎每個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這些工程如何確定?從2018年開始,銅山區人大常委會通過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在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作出有益探索和創新實踐。
從“政府配餐”到“群眾點菜”。項目征集,是票決制工作的基礎和關鍵。每年四季度,區政府提前開展為民辦實事問卷調查,對全區民生需求進行摸底。采取多種方法,公開向社會征集民生實事項目。區、鎮人大組織代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進一步拓展民意表達渠道。相關部門對建議進行分類整理,形成候選項目建議方案。區政府常務會議和區委常委會議對建議方案進行研究審定,經區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最終確定年度民生實事票決候選項目。既實現了群眾需求和政府決策的精準對接,也體現了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和美好愿望。
從“領導拍板”到“代表表決”。人代會召開前,區人大組織代表提前了解民生實事候選項目情況。大會期間,區政府將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可行性報告等印發代表。大會主席團多次組織代表團審議,對候選項目進行充分討論,并邀請相關政府部門列席,及時答疑解惑、收集意見。最終大會差額票決產生民生實事項目。兩年來,區鎮兩級人代會共票決產生民生實事項目178個,累計投資金額30多億元。票決制的實施提高了公共服務決策的科學化、法治化水平,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放大了民生實事項目的社會效益。
從“事后問效”到“全程監督”。票決制實施以來,區人大常委會出臺了實施與監督辦法,制定了推進工作方案,成立了票決項目監督領導小組,重點圍繞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政策落實、項目進度、資金管理、項目質量、環保安全,開展“五維聯督”,按月調度項目實施情況,定期聽取部門匯報、按季度開展現場督查,對于推進不力的項目,適時開展視察、檢查甚至詢問,強力督促項目落實。五個監督組共開展調研視察32次,現場督查10次,主任會議聽取民生實事推進情況報告8次,幫助協調解決問題71個。在次年初的人代會上,聽取區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報告,并開展滿意度測評,兩年來所有票決項目代表滿意度均在98%以上。
從“一人劃船”到“眾人劃槳”。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票決產生的項目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得到了群眾的廣泛支持和積極配合。更重要的是票決產生的項目被依法賦予了相應的法律效力,是政府必須完成好的“硬指標”。區政府將民生實事辦理納入績效考核,作為對領導干部業績評定、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部門之間推諉扯皮現象明顯減少。去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票決的十個項目仍全面完成,其中教育提升工程、農村戶戶通工程提前完工并投入使用。一項項落地開花的民生工程,回應了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升騰起百姓幸福生活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