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沈格致
在韶關市曲江區沙溪鎮,人們傳頌著一位20年如一日扎根山村,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一心為民謀利益的好代表,她就是韶關市曲江區人大代表、沙溪鎮人大代表,沙溪鎮中心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副主任黃玉英。提議用基本農田保護資金先行修復壩心跨河道水圳。最后在鎮政府的指導下,經過中心村“兩委”干部和村委監督委員會成員的共同商討,在短時間內解決了壩心跨河道水圳修復這一民生問題。
知曉民意是人大代表開展工作的基礎。黃玉英除了積極參加區、鎮兩級人大會議及相關視察、調研、座談等活動外,她更喜歡走村入戶和群眾打成一片。多年來她養成了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從村民里了解到的事,她都會細心地記下來,群眾的困難要是一時解決不了,她會想辦法去解決好,從沒有畏懼情緒和怨言。
在2019年5月中旬,沙溪鎮出現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給中心村委大部分村莊、農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毀。黃玉英主動聯系了受災最嚴重的壩心村的村民,了解到此次特大暴雨把壩心跨河道的河上灌溉渠沖毀,農田里的作物如不及時灌溉搶救,村民們耕種的心血將會付之一炬。黃玉英急村民之所急,在上級資金沒有到位的情況下,主動向政府及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并
黃玉英履職尤其注重推動落實辦理好民情民生工程。例如:要致富先修路,修好“四好農村路”可以有效打通鄉村振興的最后一公里,但是106國道至老溫屋村、東山村道路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并不在曲江區“四好農村路”的規劃名單中。黃玉英在平時走村入戶了解到村民們想要出行方便和運輸農產品的迫切意愿。她在2020年沙溪鎮人代會上提出的《關于106國道至老溫屋村、東山村道路進行硬化的建議》,反映了山區群眾的心聲,建議最終得到了區交通運輸局及鎮政府相關部門的狠抓落實。過去老溫屋、東山村至106國道的村道是坑洼不平、泥塵滿天的黃泥路,行人和車輛進出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如今已變成一條平坦的水泥路直達村民的家門口,當地村民都夸黃玉英是一位好代表。除此之外,黃玉英還先后提出了不少貼近民生的建議,如:2016年在區人代會上提出的《關于村兩委干部社保、退休村兩委干部工資、村小組長工資》的議案,2018年在區人代會提出的《關于沙溪鎮大寶山載礦車運輸道路改道項目的建議》以及2020年在沙溪鎮人代會提出的《在106國道沿線村莊(“南華文化之鄉”示范片)設置人行橫道的建議》,都已得到相關部門的落實辦理,切實解決了群眾在生產、工作中碰到的不少難題。
多年來,黃玉英為村民們做的事已經寫滿了12本厚厚的日記本了,她會時不時翻開它們,想一想自己還有什么沒有幫到群眾的,還有什么事可以做得更好的。但是當人們稱贊她時,她只會謙虛地說到這沒什么,都是我應該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