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宕梨是齊河縣在1999年引進的新品種,經過多年的摸索探究,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愛宕梨的果實個大、品質好。但現在由于部分果農管理粗放,施用氮肥過多,沒有進行整形修剪,導致果園通風透風條件差,致使愛宕梨優質商品果率不高。提高愛宕梨商品果率實用技術如下。
1.增施有機肥。建園前檢測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于0.5%的,可以先在栽植溝底填厚40厘米的玉米秸稈或雜草,然后每畝地施入發酵好的農家肥4~5立方米、三元復合肥50公斤;對于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于1%的,可以在栽植溝底填厚30厘米的玉米秸稈或雜草,每畝地施入農家肥3~4立方米。同時還要抓好秋季基肥的施用,在采果后落葉前,采取條狀溝或放射狀溝方式施入,當然基肥一定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施肥的時候需與土壤混合均勻,避免果樹直接接觸基肥,造成燒根現象。
2.生草覆蓋。革新土壤管理方式,變清耕制為生草覆蓋制。采取自然生草或人工生草,當草高超過40厘米時,手工或機械割草,將割下的草覆蓋于樹盤。在雨季來臨之前,將麥糠、麥秸、雜草等覆蓋樹盤后,噴施10%的尿素,通過生草覆蓋可增加地面覆蓋,提高肥水利用效率,防止土壤板結。
1.選擇高光效樹形。愛宕梨的栽培樹形有主干疏層形、自然圓頭形、拱形、紡錘形、V字形等,經過對比法發現紡錘形、V字形等樹形通風條件好,果實品質好,種植效益高。愛宕梨行株距應根據立地條件、肥水狀況、樹齡樹勢進行科學調節,一般以行株距4米~6米×1米~1.5米栽植為宜。
2.支架搭設。常用架式有倒“V”形架、簡易棚架等,倒“V”形架適于高產密植梨園,簡易棚架先在通過主棚網線和加密棚網線形成網狀結構,為了便于生產,棚架高度一般控制在2米左右。
3.整形修剪。采用“V”形整枝,定干后及時選擇2個方向好、長勢中庸的枝條培養成主枝,主枝超過1.2米時及時綁縛在支架上。冬季修剪時在主枝80厘米處進行短截,抹除競爭芽;夏季修剪主要采取連續摘心或者拉枝、扭梢處理減緩枝條旺長,疏除過旺枝,促進成花。
1.科學疏花。疏花需根據樹勢樹齡、開花量、氣候、計劃產量等而定,對于花量過大的,先疏串花枝、病蟲花枝后再疏細弱花枝、過密花枝;花量小的,適當少疏、晚疏。總之樹勢強多留花,樹勢弱少留花。
2.壁蜂授粉。在梨園開花量達到30%時,每畝地放入100只左右壁蜂授粉,在放蜂前15~20天全園噴施殺菌殺蟲劑,同時從盛花期開始噴施0.2%~0.3%硼砂+0.3%尿素2~3次,促進授粉受精。
3.疏果控產。愛宕梨豐產性好,需控制產量,避免果實出現大小不均、畸形果等現象,結果盛期的梨園每畝產量要控制在2500~3500公斤,不能超過4000公斤。
除做好秋施基肥外,還要適時追肥,追肥主要包括花前肥、促果肥、膨果肥和生長后期追肥。花前肥和促果肥以速效氮肥為主,一般株施尿素0.3~0.4公斤+過磷酸鈣0.05公斤;膨果肥以磷鉀肥為主,株施0.5~1.0公斤,促進花芽分化和果實膨大;生長后期以鉀肥為主,株施硫酸鉀0.4~0.6公斤,提高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愛宕梨需水量大,需及時進行灌水,但在花芽分化期和果實成熟前期要適度控水,避免影響果實品質及第二年的果實產量。
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做好清園工作,通過殺蟲燈、防鳥網、糖醋液等誘殺害蟲,減少化學藥劑的施用量;選用對人畜安全、對環境無污染、對目標害蟲高效的農藥;加強病蟲預測預報,嚴格按照農藥安全間隔期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