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進土壤管理,實行深翻改土,科學施肥,覆蓋保水,合理間作。
2.每年立冬時節進行葡萄秧落架埋土防寒時,在葡萄秧一側距根部35厘米處順行挖寬、深各30厘米的溝,然后將挖出的土把葡萄秧埋好,并用15厘米左右的麥秸或玉米秸填溝、踏實,填好后把一定數量的經過腐熟的土雜肥鋪到麥秸上。
第二年清明,葡萄秧上架時將扒下的虛土全部回填到溝中,回填的土可高出地面。開春澆第一水,經過夏季麥秸腐爛、虛土自然下沉成溝。從溝上開溝進行追肥后并埋土澆水。試驗田整個生育期共澆水3次,而對照田為常規管理,共澆水6次。其他的管理措施同一般常規葡萄園。
處理田果實上色提早3天,有光澤、果實成熟后外部形成一層白霜、味濃。全生育期葉片肥厚、濃綠;而對照葉片薄、黃、果實色淡,成熟后無白霜。在產量上試驗田比對照田增產22%。
1.溝中小麥秸腐爛發熱,在清明到谷雨地溫比較低的情況下,可提高周圍地溫3~5℃,從而有利于葡萄根系提前生長發育和增產。
2.入夏以后,特別是入伏以后氣溫升高,葡萄枝葉生長旺盛,葉面蒸騰地面蒸發量劇增,此期儲水溝中麥秸具有很好的儲水作用,同時其分解后生成的養分可供葡萄在較長時間內吸收利用,起到儲存水分和養分庫的作用。
3.溝內大量秸稈經過夏季腐爛,增加了土壤腐植質,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葡萄根系健壯生長。
4.麥秸等秸稈填入儲水溝內有利于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