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謙
關鍵詞: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校體育;傳承和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1)07 — 0148 — 03
引言:在黨的十八大正式召開之后,結合中央的有關要求,各地都在不斷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和整理,借助此項工作的開展,能夠充分發揮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優勢,促進國家文化建設。在我國長期歷史發展進程中,涌現出了很多獨具中國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這些體育項目具有非常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但是由于缺乏對相關項目的研究和重視,很多傳統體育項目都瀕臨失傳,這就要求高等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加大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和利用,積極探索高校體育教學與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探索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策略。
體育教學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盡管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已經得到了高校師生的廣泛認可,但在教學實踐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教學內容過于單調是目前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長期以來,大多數高校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都將重點集中在田徑類項目和各種球類運動上,由于學生從進入學校接受教育開始,一直接受的都是此類運動項目,所以學生普遍感覺教學內容過于單調,很難產生積極參與的興趣,這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需要高校體育教師認真做好教學研究和反思。
盡管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對于傳統民間體育項目非常感興趣,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教師所開展的體育教學都缺乏傳統體育項目的融入,這對高校體育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升也會產生制約作用,需要教師認真研究并加以改善。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很多教師也認識到傳統體育項目融入教學實踐的重要意義,但是由于教師對傳統體育項目缺乏認知,導致他們很難將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充分融入到教學實踐之中,這對高校體育教學也產生了很大影響,所以需要教師積極深入到對傳統民間體育項目以及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之中,借助不斷加大研究與傳承力度,來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
長期以來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活動都存在教學內容過于單調的問題,盡管學校所開設的體育運動項目,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發揮出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學生在長期參與體育教學的實踐中,對現有的課程內容已經失去興趣,因此高校體育教學很難吸引學生的積極參與,借助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應用能夠豐富高校體育教學的內涵,使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科的魅力。由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非常豐富,各地都存在形式多樣的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很多傳統項目的趣味性都很強,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能夠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因此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豐富高校體育教學的內涵,使高等學校體育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取得更大的價值。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由于缺乏傳承和必要的經費支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很多傳統體育項目都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這些傳統體育項目的消失對我國體育教育而言是一種極大的損失,作為高等院校要積極發揮自己在資金和人才方面的優勢,積極參與到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之中,要在體育教學實踐之中積極融入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教學內容,同時也要深度展開相關的研究,認真整理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資料。高校教師在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承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他們能夠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和自己扎實的體育理論基礎,來更好的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并將相關項目積極融入到教學實踐之中。由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融入,能夠有效改變目前的體育教學現狀,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所以體育教學能夠更好的傳承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過程中,文化自信是中央提出的最新要求,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體育文化的重要內容,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文化,所以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積極將高校體育教學與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密切結合起來,只有特別注意了這一問題,才能借助體育教師專業的教學,來推動高校體育教學和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兩者在教學和科研實踐中并不矛盾,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應用能夠起到互相推動共同發展的作用。
盡管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對于促進和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有效性能夠發揮出積極影響。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教師都將教學重點集中在現代體育項目上,盡管結合教學活動有效開展和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高校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內容融入到了教學實踐中,但是并沒有給予此項教學活動應有的重視,很多學校并不具備開展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教學項目的教學條件,大多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都存在形式主義的問題,這會對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傳承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深遠影響,所以教師的認識問題是目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普通的體育教學有很大不同,由于目前高校體育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系統學習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內容,所以在開展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很難將舞龍、舞獅、賽龍舟等傳統體育項目,充分融入到教學實踐之中。這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而且目前也缺乏此類專業師資,這對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需要高等學校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特別重視這一問題,相關院校也要不斷加大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師資的培訓力度,使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能夠更好的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之中。
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課時不足也會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產生嚴重影響,因為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操作技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很多動作并不是學生一朝一夕就能熟練掌握的,由于目前大多數高校每周只有36個學時用于體育教學,因此教師很難對學生進行專業的訓練,這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需要在課時設置方面進行必要的優化和改進,以此來改變目前的現狀。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對高校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所以結合傳承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需要,高等學校要不斷加大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為了使培訓活動能夠取得理想效果,需要積極創造條件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深入到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中,對高校體育教師進行培訓和指導以此來提高高校教師的專業技能,使教師全面理解和認識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由于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每一個教師都能系統學習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并熟練掌握,所以能夠很好的在教學活動中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并以此引導學生更好的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使教學活動發揮出更大的價值。教師要特別注意學習學生最感興趣的武術、太極拳、舞龍、舞獅等項目,使傳統體育項目能夠更好的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中,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為了更好的促進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融入,需要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加大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和整理。高等學校教師擁有豐富的科研經驗,他們能夠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才能,按照科學的方法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全面研究。并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條件,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理工作。將相關項目開展過程中的技術要點完整的記錄下來,在全面研究和整理的基礎上探索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策略,并形成豐富多彩的視頻資料,這對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和未來深入展開研究,都能發揮出積極價值。也能避免某些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由于缺乏傳承人或傳承人年齡過大無法現場演示而帶來的缺憾。借助教師的深入研究和整理,也能形成系統的教學資料,對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會產生有利的促進作用。
為了更好的促進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融入,高校體育教師要結合學校的教學現狀,不斷加大課程建設力度,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充分做好對學生的研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設計充滿趣味性的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學習之中。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教師要結合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教學的需要,積極向學校申請配備相關的教學輔助資料和器材,以舞龍、舞獅為例,為了使教學活動發揮出更大的價值,吸引學生的積極參與,學校需要配備舞龍、舞獅的器材讓學生在實踐中展開對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學習。由于這些項目具有非常強的趣味性,學生有著強烈的參與欲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融入其中,并產生對相關項目的濃厚興趣。當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高校體育教學就能真正發揮出引領作用,使學生更好的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
在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中,要想有效促進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融入,僅僅憑借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引導,很難發揮出教學活動的價值。所以在教學實踐中,高校體育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組建專業的社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建議學校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組建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學生社團。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社團在開展社團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配備很多專業的器材與道具,因此需要學校和有關部門不斷加大對學生社團的經費支持力度,同時也要結合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的具體要求,來認真做好對學生的培訓,高校要將社團活動與體育教學緊密結合,安排專業的教師和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深入到社團活動中,認真做好對學生的指導。師生共同配合,積極參與到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活動中,借助各種形式多樣的比賽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使此項教學活動能夠發揮出更大的價值。為了吸引更多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可以在重大節日積極組織學生社團開展舞龍、舞獅比賽,讓學生在實地觀看和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從而吸引更多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將其與高校體育教學密切結合,對于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夠發揮出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結合目前高校體育教學現狀,教師要認真研究自己在開展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不斷加大學習力度,提高自己的技能,為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融入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要深入到學生社團的活動中認真做好對學生的指導,促進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參 考 文 獻〕
〔1〕禚寶海.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傳承研究〔J〕.年輕人,2019,(10):3.
〔2〕藏威,李國金.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體育協同發展途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3):198-199.
〔3〕藏威,李國金.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體育協同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02):219-220.
〔4〕韓佳佳,李國金,藏威,石紹偉,黃坤.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接軌高校體育教育研究〔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49):101.
〔5〕柳慶.我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影響因素及路徑選擇〔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4(12):131-132.
〔責任編輯:楊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