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萱
摘要:《機械設計》是大學生專業基礎性課程,對于機械相關專業的學生來說,對于這門課程的學習是不可或缺的,“課程思政”理念下的教學,意味著課堂教學中的思想品德的培養,這就需要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中,培養國家需要的人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思政意識。本篇文章探討了《機械設計》課程的現狀,并提出《機械設計》課程思政的開展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教改;思政;模式探究
一、《機械設計》課程現狀
(一)學習激情低落,氛圍沉悶
《機械設計》課程屬于機械類專業必修的一門重要專業技術基礎性質的課程,在整個教學計劃中,“機械設計”既包括理論性的知識學習,又包括實踐性的模型設計,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投入其中。然而,目前該課程仍是以傳統的授課方式進行,即采用線下分章節進行理論知識傳輸,這些抽象的理論對于大學本科生來說,既枯燥無味又晦澀難懂,使學生在課程的一開始就對這門課程失去興趣,甚至自信心大大降低,導致學習效果極其不理想,課堂氛圍極其沉悶,老師也久而久之不再對此課堂有任何的期待,每次上課都按部就班,也不顧及學生是否對這門課感興趣,或是否對講解內容消化理解,從而造成惡性循環,最終到了實踐課,學生的積極性也大大降低,這給這門課程的教學帶來了尤其嚴重的問題,需要加以改進。[1]
(二)傳統教學方式單一,教師教學素材少
目前機械設計主要以教師線下授課為主,實踐環節也僅僅是讓學生自主設計,團隊協作活動也幾乎沒有,實踐課題的題目也比較陳舊,不夠創新,不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也不能夠激發出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就會大大降低,這就需要高校不斷創學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對機械設計這門課程的興趣。此外,大學教師一般屬于較中年的老師,不善于利用網絡資源收集最新的教學素材,教學課堂使用的素材都較為陳舊,學生難以理解,也降低了學生的興趣,對于復雜的結構設計等理論知識,僅僅使用PPT進行講解,枯燥乏味,沒有一點活力,難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學習起來也較為困難,缺乏主動性,最終導致學生的聽課效率低下。
(三)師生互動性較差
由于這門課程的理論性知識較多,且較為晦澀難懂,學生難免會覺得枯燥乏味,而大部分教師又不會對教材進行優化處理,站在學生的角度,將知識簡單化,老師提出問題,學生一般都難以回答,導致課堂中師生互動幾乎沒有,僅僅是老師在上面自顧自地講解,而學生就在下面聽著,而是否聽懂,大部分老師也不會去深入了解,這樣一來,師生之間的關系極其疏遠,甚至絕大多數老師在課程結束后根本不認識學生,而學生也對老師沒有任何印象,在路上可能連老師的名字的叫不出來。[2]
二、《機械設計》課程思政的開展途徑和策略
(一)實際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
在課堂教學的同時,教師應該啟動“目標引領,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即教師需要針對機械設計這門課程的特點,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并讓學生在上課之前了解每一章節所需要學習并掌握的知識點,此外,將課程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實踐環節進行交叉融合,讓學生每學一節理論知識,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解決問題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最后,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以及不斷進取等美好品德,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式地思想政治教育。在機械設計課程的理論教學以及實踐環節等各個環節中深挖思政相關的要素,并結合思政相關要求,不斷創新機械設計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育人大綱,使思政教學較好的融入到課程教學中去,培養學生的思政意識。
(二)提高教師的思政和教研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專職教師的日常行為不僅對學生心智健康、行為習慣等產生影響,而且久而久之會對學生的思政意識、品德素養等造成影響,因此,教師不僅要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還要提升自身的思政意識以及品德素養,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與接班人,老師要做好學生的引路人,教師不僅是學生學業上的老師,還應該是精神上的導師,為學生排憂解難,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教師一般教學素質都較高,但是在教育為教學育人,大部分老師在教學方面做得非常優秀,但是卻忽略更為重要的育人,學生在知識學習方面是其次,其思想品德的塑造才是更為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對學生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學生,教師應該謹言慎行,提高自身的思政理念以及高尚品德,從自身做起,引導學生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3]
(三)課堂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進
將課程思政融入到機械設計的教學過程中,在課程教學上,教師需要通讀教材將書中知識點融會貫通,并盡力簡化,以學生能聽懂的方式制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并結合現代化網絡手段,在網絡上搜集機械設計的最新資源,迎合當代學生的興趣喜好,激發學生的興趣點。充分利用機械實物進行知識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以及充分利用實驗室進行現場教學。最后,采用學生“學”為主,教導為輔,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總結
《機械設計》課程對于機械專業的大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所涉及到的內容是學生整個知識學習中的基礎性理論知識,奠定了大學知識體系學習的基礎,而課程思政下的機械設計,更是融入了思政理念的課程,對于大學綜合素質的培養重視力度加強,這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培養自身的思政思維,站在學生的角度,開展適合當代大學生的教學課堂,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榜樣,而學生自身也要認真學習,配合老師完成知識的學習,并提高獨立思考以及主動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董欣.當前思政理念下機械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探究[J].中國設備工程,2020,(16):229-230.
[2]陳群賢.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在計算機專業教學過程中的研究與探索[J].活力,2019,(19):285.
[3]資紅梅.課程思政理念下中職數學課程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20,(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