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怡 賈嵐 劉智菲
來吧,來吧,讓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是啊,我們有力量,有信念,有追求,有夢想,青春的我們不畏阻擋!正所謂青春萬歲,我們更要讓青春向著光明大踏步地前進。最近閱讀了《青春萬歲》我想,我不僅僅是多讀了一本書,更是進行了一次內心的洗禮,明白了青春的真諦,明白了何為家國情懷。
首先,我先簡要概述一下《青春萬歲》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以及作者王蒙想要表達的觀點。這本書主要講述了1952年北京女二中的一群高三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書記鄭波,班長楊薔云對一些有困難的學生比如:在天主教會長大的孤兒呼瑪麗,出身資本家家庭的二小姐蘇寧以及對集體以及對他人都缺乏熱情的李春等同學的熱情幫助,使他們最終都融入到學校這個大家庭中,共同進步,也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之初,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的良好氛圍和思想覺悟。
在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同學們在觀看閱兵式的所感所言。“他們貪婪注視這浩蕩的鐵流的每一細節,生怕放過了任何印象。”鄭波默默地的對著行進的坦克表示:“我要勇猛頑強地學習,像大炮、像坦克一樣。”是啊,一群有志青年,一群充滿著青春活力的青年,面對著日益強大起來的祖國,怎能不心生感慨。這是對自己的自信,是對青春的贊頌,更是對祖國的熱愛與忠誠啊!
正如作者王蒙在這本書中所表達出來的集體的團結,青春的奮斗以及難忘的友誼種種,反映的其實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那個時代學生的一個思想狀態,那種激昂青春的氣概。
對于作者的觀點,我認為不但激勵了當時年代的萬千學子,萬千擁有著青春熱血的奮斗者,在當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青春萬歲,但是究竟何為青春萬歲?我想,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但是時間對于每個人卻又是公平的,青春也不過是短暫的一段光陰,但是如何能夠讓青春不朽,讓青春的熱血永遠奔騰在我們青年的體內,讓青春萬歲,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青春本來就是讓我們肆意揮霍的,于是整日渾渾噩噩,碌碌無為。就以當代大學生為例,有多少同學在宿舍里面整日打游戲甚至吃飯都要點外賣,也不肯離開游戲半步。這哪里是當代青年呢,哪里還有青春的朝氣呢?作者王蒙在書中表達過“青春萬歲,他們激情澎湃,斗志昂揚,其青春如四季之春,充滿朝氣,奮發向上”。不錯,當時正值新中國剛剛成立之期,也正是需要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的關鍵時刻。在這個關頭,鄭波,楊薔云等一代青年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應該為國家,為同學做些什么,也帶動了更多的學生凝聚成一個團結的班集體,讓青春在奮斗中實現價值。他們收獲的不僅僅有終生難忘的深厚情誼,更是一段驕傲且難以忘懷的青春歲月。
她們是高中生,但是她們更把自己放到了祖國未來的建設者的行列。這是什么精神,這是主人翁精神,更是為祖國的奉獻精神。她們有自己的追求,并且愿意為實現個人理想與價值,去奮斗畢生。她們的青春無悔,她們的青春亦萬歲!
青春萬歲,這并不是一個口號。身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我認為,在這本書中我能夠讀到的,感悟到的不僅僅有作者所表達的,當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的腦海中總是浮現出四個字:家國情懷。
不錯,家國情懷。我們心中不僅有小我,更要有大我,要心懷家國。如此,我們的格局才能夠大,胸懷才能夠寬廣,我們青春才能在為自己、為家庭、為國家的奮斗中彰顯價值,我們的青春才能不朽!